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條有效途徑

————衡水市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5日 11:41 來源:CCTV.com

  2004年以來,衡水市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載體和土要抓手, 以“經濟發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實、環境良好”為目標,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廣泛發動,強力推進,使創建文明生態村這場偉大革命在廣大農村迅速普及開來,取得了豐碩成果,有效改變了農村面貌,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探索出了一條有效途徑。

  一、統一思想,協調聯動,始終保持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推動強勢

  兩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統一各級領導于部的思想為先導,不斷深化思想認識,努力夯實創建活動的思想基礎。特別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為深入開展創建活動指明了方向。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把創建文明生態村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大局,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始終保持了創建活動的組織推動強勢。市委、市政府先後組織召開了動員大會、工作培訓、現場觀摩拉練、現場經驗交流等7次規格高、規模大的會議。始終把這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強調各級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建立了各級領導包片包村、市縣直部門、企業結對幫建的工作制度,層層簽定責任狀,卡死了責任。為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他們對31個相關部門在創建工作中承擔的任務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設立了規劃、硬化、綠化、環境整治等十個專業指導組。市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領導小組對各部門每月一調度,每季一講評,半年一總結, 一年一考核,形成了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各部門分工負責、齊抓聯動的工作機制。

  二、立足實際,創新思路,形成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鮮明特色

  堅持以人為本,改善農村軟硬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是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重要著力點。為把改善農村硬環境和軟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我們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創造性地提出了 “六化”進村、“兩化” 出特、“三措”促動的工作思路。

  統籌推進,“六化”進村。我們在全市紮實開展了硬化、綠化、凈化、亮化、美化、文化“六化”進村活動,提出了“六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即硬化實現戶戶通,亮化實現街街明,凈化實現日日潔,綠化實現村村林,美化實現處處靚,文化實現人人樂;制訂了《衡水市文明生態村“六化”建設標準》,建立了一套規範的標準體系。

  因地制宜,“兩化”出特。在“六化”建設中,我們突出綠化和文化建設兩個重點,提出了抓綠化提“神”、抓文化鑄“魂”思想,力求在綠化和文化這“兩化”上抓出特色,抓出成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素質,促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特別是在文化建設中,我們以提高農民素質為主線,以加強農村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為重點,精心實施了“百村萬戶宣傳文化示範工程”,以建設“一部一場兩室三欄”(村部、衛生室、綜合活動室、村民文化活動廣場、科普欄、宣傳欄、村務公開欄)為重點,突出抓好文化陣地建設;以培訓文化骨幹為重點,加強文化隊伍建設;以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和各項規章制度為重點,加強文化活動的機制建設;以整合、開放各類服務資源為重點,積極推進“村民中心”建設。幾年來,全市建成了500個宣傳文化示範村,培樹了50000個各具特色的文化中心戶、文化大院,建設了155個“村民中心”,以此為依託,組織、吸引廣大農民學科技、學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廣泛組織開展十星級文明農戶、和諧文明家庭、填“壑”拉手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效提高了農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了農村人際關係的和諧和睦,有效改善了村風民風。

  抓住關鍵,“三措”促動。我們緊緊抓住資金籌措、家庭創建和“一池三改” 三個重要的關節點,推動“六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一是抓資金籌集解決創建瓶頸問題。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方籌措”的原則,構建了多元化的投

  入機制。二是抓“一池三改”提升創建質量。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的有利時機,在用足用好上級優惠政策的同時,各級財政拿出專項資金給予補貼獎勵,調動了農民群眾建沼氣池、改水、改廁、改廚的積極性。三是抓家庭激活創建細胞。堅持從社會基本單元一一家庭創建抓起,把調動廣大女王女的創建積極性作為切入點,廣泛開展了“美德在農家”、“十星級文明農戶”評選、創建“文明生態庭院”等活動,引導農民搞好家庭綠化、凈化、美化,加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了農民的衛生意識、生態意識和文明意識,使追求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時尚,促進創建活動在家庭這個農村的基本點上實現了聚合,産生了共振。

  近三年來,全市共投入資金近5億元,完成硬化街道2080公里,硬化衚同小巷l9000多條,植樹1800萬株,建設室外文化活動廣場500多個,安裝路燈39000盞,建設沼氣池45000個、衛生廁所70000個、垃圾池點3400個,全市近1000個村基本完成了六化建設任務,農村的環境面貌、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三、廣泛發動,激活主體,用群眾自己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

  創建文明生態村,是一場農民用自己雙手改變千百年來傳統落後的生活方式、創造美好生活的深刻革命,受益主體是農民,建設主體也是農民。為激活農民群眾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主要採取了三種形式。一是宣傳發動教育群眾。通過層層會議發動、新聞媒體和農村各類宣傳陣地高密度宣傳、組織機關幹部到村宣講、編演文藝節目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目的意義、方針政策和方式方法,宣傳創建工作先進典型,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創建活動的濃厚氛圍,激發了廣大農民群眾的主體意識。二是觀摩交流吸引群眾。組織鄉村幹部到外地先進村進行參觀學習,開闊眼界:各縣市區、各鄉鎮互相觀摩交流,真切感受文明生態村創建的種種好處,群眾由“被動”到“感動”再到“主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發生了從政府“要我建”到“我要建”的重大轉變,群眾自覺參與創建的熱情空前高漲。三是發揚民主激發群眾。他們把創建活動與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村民議事會、村務公開、民主評議幹部等形式,讓群眾充分行使表決權,參與創建全過程。無論是制訂創建規劃還是制定村規民約,都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六化”建設,凡涉及群眾出資出勞的,都讓群眾討論決定,向群眾公開。正是在發揚民主的過程中,群眾的主體意識和創造性被激發出來,他們積極提建議、獻良策,踴躍出義務工,主動為創建捐資捐物,各村墊路基、修便道、硬化衚同小巷、種樹種草種花都是農民群眾自己動手完成的。

  四、健全機制,科學管理,把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為確保創建活動深入持久、紮實有效地開展下去,我們積極探索建立了五種機制。一是領導機制。我們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市、縣、鄉、村“四級書記”親自挂帥,四大班子成員逐級分包,層層制定目標責任制,並將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終對各級黨委、政府目標考核序列。二是長效管理機制。堅持建管並重的原則,制定了《衡水市創建文明生態村長效管理辦法》,指導各地普遍建立和完善了村內道路維護機制、花草樹木管護機制,環境衛生保潔機制、公益設施的管理和使用制度以及群眾自治組織作用的發揮、民主政治建設的各項制度、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等,並以村規民約的形式確定下來,使創建活動做到了制度化、規範化、長久化。三是督查考評機制。制定了《衡水市文明生態村考評辦法》,建立了由“兩辦”督查室和創建辦聯合督查的制度,定期對創建工作的重大事項督查,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頗,督促進度,確保了創建活動的健康順利進行。四是激勵機制。對各示範村的規劃設計、造林綠化、沼氣池建設、道路硬化等項工作制定了具體的獎勵政策,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撥付。

  經過三年多的時間,衡水市的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已經形成了梯次發展、全面推進的格局,廣大農村呈現出村容村貌整潔、文化活動活躍、村風民風文明的良好局面,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得到明顯增強,一批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環境整潔、管理民土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衡水大地脫穎而出,有效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責編:馬芳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