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關注安全生産 遏制礦難
進入[新聞社區]>>
CCTV.com消息(新聞社區):今天上午,河南陜縣淹井事件中被救的33名礦工康復出院,剩餘的36名礦工根據恢復情況也將陸續出院。69名礦工的成功脫險,成為中國煤礦救援史上的一個奇蹟。
蘭建寧是這次事件的第一個獲救者,此時他的身體已經完全恢復正常。
獲救礦工蘭建寧:我剛出來的時候恨不得馬上跪下磕個頭,感謝全部的救援人員。我是激動,可不只是高興,重生的感覺。
7月29日早晨8點半左右,洪水突然涌進礦井,蘭建寧和工友們在井下被迫退到高處。他並不知道,就在這個時候,“一堵二排三送”的科學施救方案已經在地面形成。首先是堵。350名武警官兵在大雨中奮戰6小時,終於堵住了泄漏口,確保了井下不再進水。接下來就是向外排水。河南義煤集團救援隊伍在最短時間內整建制趕到事發現場,距離事故發生還不到兩個小時,第一台水泵已經開始向外排水。
與以往類似事件不同的是,這次淹井事件中,地面與井下的聯絡沒有中斷。
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安全處副處長李震寰:這條電話線它對工人起到安慰,指方向以及計劃協作,各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保持了相互井上下的溝通,能夠了解到很多的具體情況。
這次救援還創造性地使用了在送氣中加氧的方法。整個救援一共使用了175瓶氧氣。除了保證呼吸,還要讓被困礦工喝上、吃上東西,救援指揮部又想到了一個奇特的辦法。
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安全處副處長李震寰:我們又在壓氣的基礎上,又採用了送食物的辦法,主要事物以流體的鮮牛奶為主。
1號上午11點半,打頭陣,冒險在井下趟過200米水路的蘭建寧終於和救援人員把手握在了一起。12點55分,最後一名礦工走出礦井。正是有了科學決策和有關各方全力以赴的精心救援,才創造了這個煤礦救援史上的奇蹟。
責編: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