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春教授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
這是黑龍江省佳木斯樺川縣集賢村的孩子們,這一張張聰明可愛的小臉,讓一位天天惦記著他們的八十多歲的老人感到很欣慰。他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再回到這裡,能夠親眼看到他們。
李樹春教授已經84歲了,他這一生都在從事兒科的醫療和科研工作,雖然現在年事已高,但仍擔任著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名譽院長,仍在從事自己難以割捨的兒科工作。
李樹春:我特別喜歡孩子,大人我不太敢(給他們看病),我害怕,討厭,小孩有病他也可愛,你不知道,真的。
李樹春和樺川縣的集賢村結下不解之緣,是因為32年前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
1974年,52歲的李樹春是佳木斯醫學院從事兒科醫療的專家。為了搞一個農村兒童保健的研究課題,李樹春需要找一個村子作為試點,對農村兒童進行體格和智力方面的調查和研究。
李樹春:我原來去是到樺川縣,到了樺川縣以後,他(衛生防疫站)説你自己先找一找。到那兒去就聽他們講,説我們蘇家店鎮有個傻子屯,我説什麼叫傻子屯啊,他説粗脖根,因為這個,我説那好,上那兒也行。
今天這個村子就是32年前李樹春來過的地方,佳木斯東北部樺川縣的集賢村,顧名思義,人們希望這裡是一個聚集賢人的地方,可是,那時候,這個村子遠近聞名卻是因為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傻子屯。
當李樹春和他的醫療小組來到集賢村時,他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村口路邊到處可以看見有大粗脖子的村民,還有很多村民身材矮小,或聾或啞或有嚴重的智力障礙。
許振忠:當時叫“癡?呆傻滿街走,聾子啞巴擺劃手,粗脖根人人有,大氣瘰像個柳罐鬥”。
任立華:確實是那樣,你到街裏頭,到大道上一走,隨處看到傻子。
村子裏小孩的情況更是讓李樹春擔心,90%以上的孩子都有脖子粗、身材矮小、智力發育不全等症狀。
李樹春:有一個三歲小孩媽媽抱著,本來應該逗逗他,都知道檢查嘛他害怕,哄哄他。我説,哎,你怎麼樣?啊,就那樣。
許振忠:有個張林,生了五個孩子,生一個想盼質量好一點的,生一個想盼質量好一點的,生了五個,那炕上,擺了一炕,夠不夠嗆,最後他媳婦就瘋了。
現在,村子裏的很多人對32年前村裏的情況還有很深刻的印象。集賢村當時有1313人,經過李樹春他們的檢查,有859人患有地方性甲狀腺腫,有154人患有克汀病,全村患病的人數幾乎佔到了總人數的3/4。一直以來,村裏人都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一代一代的得這樣的怪病。李樹春給出的原因很簡單。
李樹春:缺碘。
缺碘,這可是村裏人頭一次聽説。
集賢村是1938年日本侵略中國以後,村民們陸續遷到這裡並的屯,1974年那會兒還不到40年時間。對於村裏人得的怪病,村裏的老人認為是村頭的山在作怪,是山上的石頭惹的禍,年輕一點的認為是村裏的水土不好,但從來沒有人真正去追究過原因。
任立華:對這個病不太重視,都是知道是水土的事,這方面是知道的,但是究竟是什麼引起的,都不太明白。
那時候,村裏的很多人都沒有聽説過“碘”,根本不知道“碘”是什麼東西。
李樹春和他的醫療小組挨家挨戶地跟村民講解,但仍有很多人對患病是由於缺碘的説法不以為然。
碘,是一種微量元素,是人體各個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發育所不可缺少的。人體如果缺碘,就會患上碘缺乏病。輕者甲狀腺腫,重者智力發育不全。3歲以前的嬰幼兒缺碘,會患上克汀病,導致腦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矮小、聾啞甚至癱瘓。集賢村就是因為長期缺碘,大多數村民才會患上嚴重的碘缺乏病。
李樹春向佳木斯的衛生防疫部門反映了集賢村的碘缺乏情況,立刻引起了重視。衛生防疫部門開始對集賢村的水樣、土樣、糧食樣進行化驗,發現集賢村嚴重缺碘,尤其是村民們的飲用水是地表水,水裏的碘含量幾乎為零,這樣的水連牲畜都不適合飲用,可村民們硬是喝了幾十年。
任立華:説是咱們地方性缺碘特別嚴重,必須從根本上,一是改水,另一個是藥物治療。
1974、1975那兩年,李樹春和他的醫療小組經常到集賢村,吃住在村民家裏,提出了很多科學補碘的治療方案。
任立華:口服碘藥、肌注碘油、碘醇注射。
許振忠:送藥的送藥到手,吃下再走,眼睛瞅著咽下去了才走,做了大量的工作。
注射和服藥必須每週兩次,而且價格昂貴,並不適合對全村的村民進行補碘治療。徹底解決集賢村飲用水的問題提上了日程,改水工程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村民們就要喝上含碘豐富的深層地下水了。可是改水並不能完全改變集賢村嚴重缺碘的情況,因為人體所需要的碘僅有10%-20%來自於飲水,80%-90%都來自日常所吃的食物。
李樹春:後來我就提出來,考慮能不能食物中間注意,另外呢,能不能考慮食鹽加碘,這個方法好。
因為碘在人體內每天都在進行代謝,所以人體必須每天都要攝入碘,食鹽加碘被認為是人體每天攝入碘的最好方法。食鹽加碘最早是由瑞士提出和實施的,1923年,瑞士對食鹽加碘進行了立法,後來很多國家都把食鹽加碘寫進了法律。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我國還沒有實行食鹽加碘,集賢村可以説是第一個食鹽加碘的試點。
許振忠:當時(食鹽)加碘也很艱難,也沒有經驗。用一個炕蓆,放到地上,把鹽放上去,用噴壺,把碘化了,用噴壺往上(鹽)澆,鹽庫説這個鹽我們往幹里弄還弄不幹呢,還澆上水,它不是結梁了嗎?就那樣人家也堅持加碘,堅持加,惟獨給這個村加。我是第一個嘗到碘鹽的,我們村是中國食鹽加碘第一村。
1979年,我國的改革開放邁開了步伐,這一年,集賢村的命運也徹底改變了。村民們不僅吃上了加碘的食鹽,還喝上了含碘豐富的深層地下水,村裏的碘缺乏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1981年以後,集賢村出生的孩子,沒有一個患碘缺乏病的。更值得一提的是,集賢村補碘的成效促進了食鹽加碘在我國的逐漸推廣。
1979年12月,我國頒布了《食鹽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暫行辦法》
1994年,8月,國務院頒布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
1996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食鹽專營辦法》
現在,我國已經全面普及了加碘食鹽。
一晃30年過去了,1976年11月是李樹春最後一次去集賢村。他知道今天的集賢村肯定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傻子屯了,今天集賢村的孩子們肯定也和過去不一樣了,他們一定非常聰明,非常健康。
對於集賢村的人來説,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位八十多歲的老人,那位當年使他們擺脫了疾病困擾的老教授。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