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本週):三年前,在北京玉淵潭公園裏,我們認識了一個小男孩元元,當年八歲,雖然是個男孩兒,可卻扎著小辮,主要是為了躲那些專門拐賣小男孩的人販子,他跟著媽媽和姐姐在北京流浪了好幾年了。雖然元元媽媽的腦子一會清醒,一會糊塗,可兩個孩子卻特別聰明可愛。
|
| ||
|
|
元元的英文不太好懂,好在小傢伙肯一句一句耐心地給我們翻譯。
元元:clamp是烤羊肉串,pork就是豬肉,mutton就是羊肉,沒有烤的羊肉,beef是什麼來的,牛肉。還有chicken是雞肉。
元元説,他會的古詩啊,英文啊,其實都是媽媽教他的。
元元:母愛,小時候,母愛融在乳液裏,吮著它香甜甜,上學後 母愛藏在書包裏,挎著它沉甸甸,離家後 母愛藏在枕頭裏,枕著它幽思綿綿。
那期節目播出後,有很多好心人打來電話問元元的家在哪。這口井就是元元的家,自從我們的節目播出後,這“家”裏就堆滿了大家送來的吃的、穿的。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一位叫崔冬梅的山東大姐看完那期節目還來北京看元元了。崔大姐想要收養兩個孩子,還想把媽媽也一同接走。但是,流浪了太久,這一家三口已經不相信別人了。最後,崔大姐一個人失望地回山東去了,元元一家也突然不見了。我們到處找,直到前兩天,我們又在街上碰到了他們。
|
| ||
|
|
麗麗和元元一下子就能喊出我們的名字,看見我們特別高興。 三年沒見,元元的樣子沒變,還是梳著兩個小辮子,插了一頭的花,看上去更像個小女孩。麗麗卻變得漂亮了,頭髮梳得很整齊,臉也洗得乾乾淨淨。兩個孩子説,他們穿的花棉襖,都是媽媽親手做的。
“你媽媽給你做的衣服啊?你拿的針線是從哪來的?”
“撿的。”
“哪有撿的針線啊。”
“有些是人家放風箏挂在樹上的線。”
“你們現在還學習嗎?”
“學。一直都在學。還畫畫,我估計肯定要比以前畫得更好了。
這口井就是他們當年的家,為了遊客安全,已經被石板封住了。小元元扒著石頭縫,使勁看著自己童年的“家”。
“井裏還有東西嗎?”
“沒啦,全沒啦。”
元元雖然穿的是女兒衫,可卻藏不住小小子的淘氣勁兒,蹬梯爬高的,一會兒都不閒著。倒是姐姐麗麗變化挺大,上次見面時還是個不愛説話的小姑娘,這回已經有説有笑地向我們介紹她的作品了。
介紹植物:原先由於這些植物我們的畫上有,現在的介紹就是襯托畫,讓它更詳細一點。這一下記了好多,大概有七十多種,這每一頁都是。
每片樹葉標本的旁邊,都整整齊齊地寫著關於這種樹的介紹,這些全是麗麗從樹上挂的科普介紹牌上抄來的。在流浪的日子裏,他們見到的每一個字、每一張撿到的小紙片都成了他們的課本。
“這個都是麗麗畫的嗎?”嗯。這是剛才那幅畫。我們還畫了很多。這一本就是當時有顏料。這就是頤和園裏的一個風景。
麗麗的衣服很臟,可每一幅畫都保存得特別好,他們用最美的顏色,繪畫出這個世界上最美的東西。
“你從哪找的這些樣子?”廢報紙上。有剪輯的廢報紙。這張還比較大,就是人家都把它撕碎了,我們撿到的時候是兩半的,然後我們再把它粘起來,這些書法都非常小,要把它重新翻譯過來的話,非常吃力。
但麗麗不怕吃力,她不僅要畫好畫,還把這些詩詞也照著原樣寫下來,教給弟弟背。
元元: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是什麼意思知道嗎?”
麗麗告訴我們,她和弟弟都長大了,媽媽已經沒法再教他們了,他倆現在只能靠看看撿來的報紙學點知識。因為很多東西都看不懂,所以元元漸漸對學習沒了興趣,這讓當姐姐的特別著急。麗麗説,她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弟弟一起去上學,她把這個願望還繡在了衣服上。
麗麗的衣服上繡的都是世界名牌大學的地址和聯絡電話。
“繡這個是為什麼呢?這繡的都是大學,這邊也是。”我很羨慕能進大學。學習環境多麼好啊。
三年前,我們曾經問過元元一個問題。
三年前的元元:“如果別人讓你離開媽媽,想收養你,你願意嗎?”
為什麼?
元元:因為我小的時候,全都是媽媽養著我,要是我媽媽老了,要是她的孩子離開她了,就沒有人養活她了。
這回,我們問了麗麗同樣的問題。
麗麗:對於我們來説,雖然環境很困難,但是還有一個母親,真的,還有這樣一個很關心自己的親人,對一個孩子來説,應該也已經算是一種溫暖了。在苦難中,母親沒有把我們丟棄,更談不上説我們長大後把母親拋棄,真的不會。不管是對於我來説,不管對我條件多麼好,我都不會舍得把媽媽丟了。
雖然這一家三口不讓我們知道他們的行蹤,可我們約好了每週定期見一次,我們想給他們找間住的房子,想讓那位媽媽去治病,想讓兩個孩子去上學。可我們的能力實在有限,就想發動大傢伙,一塊想辦法。真不知道小元元剪掉小辮、穿上小男孩兒的衣服會是什麼樣?
責編: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