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2004年12月,張仁傑從武術學校畢業了。經人介紹,他來到北京,在一家健身俱樂部裏做教練。可是就在那年冬天,張仁傑下班回家的路上,遇見了一位走失的老人。
張仁傑:在一個公交車站的旁邊,天特別特別冷,就看一個奶奶,孤零零地走在大街上,身上很臟,衣服臟的程度我沒法形容多臟。後來我就過去,我説奶奶你在哪兒去?奶奶那時候可能凍得特別特別恨,講話也講得不清楚了。但是我那時候分辨她的意思是説,奶奶説要回家。我説奶奶你家在哪兒?我能不能我送你?然後這個奶奶就説,我家在哈爾濱,黑龍江牡丹江之類的,反正她表達,不能完整表達她自己家住在哪?是哪地方的人?這個時候來説,我最後問她,奶奶,你餓不餓?説這話的時候,奶奶講得非常非常地清楚,説我幾天沒有吃飯了。
張仁傑帶老人來到了路邊的一個小飯館,為老人點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
張仁傑:就在吃飯的時候,我給她倒了一杯開水,她一直沒有喝。她為什麼沒有喝很清楚,她喝了怕暖的那種東西丟掉,她跟我説,我腳疼,我説奶奶你腳疼是不是?我就把他腳打開一下。當那腳打開的瞬間的時候,腳是用塑料薄膜裹起來的。腳指頭掉了,凍掉了,這是個奶奶呀。
第二天,張仁傑把老人送到了海淀救助管理站。
奶奶:能不能把我領回家去?
張仁傑:我現在找不著你的家怎麼辦?
奶奶:找不到家得坐大轎跑車。
張仁傑:要是我找不到你家怎麼辦呢?
奶奶:找不到我家,我姑娘他們也在家。別哭了,給你照相,你是不是想小丫頭了?
奶奶:俺們家不就是瀋陽嗎?瀋陽蘇家屯。是瀋陽牡丹江。還有姑娘還有兒子,我在這地方有兩個小姑娘。
張仁傑:跟他們進去吧。回去回去,奶奶再見。
看著老人的背影,張仁傑想起那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江濤老人。於是,從救助站回來,他便立刻把老奶奶的情況發佈到了網上,下決心,一定要幫助老奶奶早一點找到她的家。
兩個月後,張仁傑接到了齊齊哈爾救助站打來的電話。説是當地公安局已經協助找到了老人的家庭住址,他決定護送老人回家。
張仁傑:奶奶咱就快到家了。高興吧。高興吧。哎呀。
張仁傑:怎麼説呢,于奶奶這次能找到家,也是我心裏最大的一個心願吧,也算是完了我一個心願,不管怎麼説,這麼老的一個老人,一直在外面幾年了,我想落葉要歸根,于奶奶能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回家,我想對於我來説,盡了我的責任了。
(火車起動)
(大家下火車)
在當地救助站的協助下,張仁傑在公安局的戶政處,找到了老人的名字。老人名叫于亞珍,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幾個兒女已經相繼離開了人世,只有一個兒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大家試著來到了于奶奶的家。
奶奶:這好像是家。
張仁傑:是你家嗎?
奶奶:這麼拐兒那麼拐兒的,一瞅變樣了。
張仁傑:是你家是吧?
奶奶:是。
張仁傑:是你家是吧?
奶奶:是。你看這門鎖。
來到院子中,于奶奶變得很興奮。她終於回家了。可是,這裡卻早已經沒人居住了。在大家不知怎麼辦的時候,一個鄰居的小夥子認出了于奶奶。他説于奶奶的兒子,在一百公里外的一個農場給別人家放牛。於是大家便趕往那個牛場。
奶奶:別磕頭,快起來,別磕頭。
(于奶奶和兒子)
奶奶兒子:給你們添麻煩了。
張仁傑:你媽媽這次能回來。
奶奶兒子:全托你們的福分。
張仁傑:你媽媽這次能回來,我心裏非常高興,真的,從北京大老遠的來到這裡,真的,看到你,我希望你和你媽媽將來能過得更好一些。
于奶奶終於和自己的兒子團聚了。張仁傑和救助站的同志們也都放心地準備離開了。可是,就在張仁傑要走的時候,于奶奶卻緊緊地拉住他不讓他走。
奶奶:幹什麼你?
張仁傑:奶奶,一會兒我送你行不行?奶奶,我走了,我走了奶奶。
奶奶:幹什麼?
張仁傑:奶奶我走了。
我馬上就要過到海淀橋,海淀橋過去看看那幾個老人在不在?又發現老人了,就是今天一早又發現老人在那邊了。我不知道在哪邊,凍得可能不行了,我要點衣服,現在我的女的衣服多,沒有男的衣服,我想給他弄點衣服,到春節我好送啊,現在碰到我都沒辦法。
如今張仁傑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自行車奔走在大街小巷,用別人總給他的這臺數碼相機,拍下那些需要救助人的生活,晚上回到自己的小屋裏把拍攝的照片放到電腦裏,並寫他們每個人的故事。
張仁傑:其實有時候覺得自己確實真的很累,再往下幹,真的,畢竟每天救助電話那麼多,都想從中得到一些幫助,當我看到我幫助的人露出笑臉的時候,我也跟著高興。當我看到他們救助我的人,失望的身影的時候,確實很難過,真的,我不想看到他們那種表情。是失望的那種表情。
在張仁傑的網站中,關注老人的同時,更多的是為一些殘疾兒童選求救助。小文小武患有腦癱。為了籌集十萬元手術費,曾經沿街乞討。通過張仁傑網上求助和多方奔走,小文和小武獲得一些慈善機構的救助,並且完成了一期手術。可是,就在二期手術將進行的時候,醫院卻打來了電話,説住院費已經用完了。張仁傑立刻趕往醫院,他不知道該到哪去籌集小文小武的手術費,也不知道對他們兄弟倆的救助是否還能繼續下去。
責編: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