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士丹頓街是香港荷南美食區的一部分,來到香港的遊人到這裡走一走看一看,再找一家西洋情調的酒吧坐一會,可以領略到香港城市裏那種歐陸式的悠閒與寧靜。今天的士丹頓街以它的異域特色聞名,但在19世紀末,它卻和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有關,而且後來它又得了另外一個名字叫師姑街,也就是尼姑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一起看看裏面有什麼樣的故事。
士丹頓街離蘭桂坊不遠,雖然沒有那樣璀璨奪目,卻有一份自己的安閒,窄窄的街道兩邊遍佈異國風情的餐廳,大部分侍者都來自國外,室內裝飾、餐具擺設也都是歐陸特色,這個佈滿了小餐館灑遍了小情調的地方,是白領階層、中産人士、優皮一族的最愛,遊客也常常在此停留休息。
旅客:我很喜歡,在這裡非常放鬆,可以坐在這裡享受風景,食物飲料也很好。
記者:你是第一次來嗎?
遊客:我來了六次,住的地方離這很近,所以經常來。
記者:你呢?
遊客:我喜歡香港,這是我第七次來。
士丹頓街的建築大多不高,只有五六層,房子比較老舊。一般樓上是住家,底層或出租或自己做商鋪。士丹頓街的來歷與香港的開埠歷史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在19世紀末,這裡的一棟舊樓曾經發生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香港著名歷史學家蕭國健:這裡叫士丹頓街,士丹頓街本來是紀念一個人,英國的下議院議員。他是提出將香港開放成商埠的一個人物,其實除了紀念他之外,這裡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19世紀的末期,當時國父和他一班志同道合者,就在這座建築物裏創立了乾亨行,用這個乾亨行掩人耳目,其實是興中會的總部,創立了不久被人發現,他們搬走了。
這裡就是當年乾亨行所在地,香港興中會總部舊址. 一八九五年孫中山先生借乾亨行商號為名,掩護興中會反清政府活動。這棟樓屬於興中會核心成員的黃咏商所有,據説乾亨行幾個字也是他寫的。現在,孫中山先生在香港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已經成為市民遊覽的地點,各地點都有特製的橢圓形紅色銅牌。時間慢慢地過去,士丹頓街也在改變。
後來這裡成為商人云集的地帶,1903年由於中環地帶發展,很多店舖搬走了,一些女尼搬來這裡住,於是有很多師姑庵的出現。今天大部分的師姑庵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了一間永善庵可以見到,由於曾經一度有很多師姑庵在這裡創立,有的人就叫這條街師姑街。
因為有這樣的歷史緣故,才會在興中會的舊址看到“永善庵”的名字。現在這棟樓仍在使用,只是鐵門深鎖,無法一探究竟。
士丹頓街上的古老與現代,東方魅力與西洋氣息就這樣不經意地纏繞,讓人措手不及,就象它成為荷南美食區其中一部分一樣,也沒有經過任何的規劃。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商鋪的租金不斷飆升,小本經營的餐飲店只有遠離繁華的中環心臟地帶;加上荷李活道有不少遊客,異國食肆便逐漸遷往荷李活道附近的士丹頓街、伊利近街等地,形成特有的美食集中地。
記者:你這間店舖是什麼時候開的?
士丹頓街店主:1998年已經開了。
記者:剛開始客人多不多?
士丹頓街店主:都挺多的,通常都是外國人,夜晚有很多人逛街。
由於這個位置在荷李活南部,英文為South of Hollywood Road,所以便簡稱為SOHO,廣州話發音為蘇豪,既傳神,又諧趣,一時便流傳開來。
在這條小街上,有新舊交替的樓宇,也有中西匯集的美食,仿佛與歷史沒有關聯,卻又在車水馬龍間可以見到百年古跡,讓人在繁華中感受香港的過往與現在、歷史與未來。
責編: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