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在希特勒身邊12年:希特勒貼身女秘書回憶錄》 〔德〕克裏斯塔 施羅德/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在內心深處,希特勒覺得羅斯福是素質才能高過他的國家領導人。
希特勒從不掩飾自己對斯大林的欽佩和崇敬。
在戰爭期間,希特勒認為丘吉爾不過是羅斯福和斯大林手中的一個沒有主見的工具。
……希特勒最大的缺點之一,是他對國外的反應幾近完全無知。他實際上從未走出過大德意志的邊界線,對國外的看法是嚴重錯誤的。他在地理、經濟和歷史領域的全部知識,都是從文學作品中了解到的,或者從他的駐外大使的報告中所汲取。可是,由於多年來他與現實世界越來越隔絕,而他那些觀察家們的對外觀察報告又經過他的顧問們極其嚴格的審查篩選,所以他對德國之外發生的事情的看法越來越不正確。必須説明的是,他的駐外代表的出色表現,更多是由於他們對國家社會主義理論的忠誠,而不是他們的專業能力。他們的報告常常把希特勒引入錯誤的境地,這樣一來,他的預見註定要失敗,這一點也不奇怪。
他的任何一個部門所犯的錯誤都沒有外交部所犯的多。無論多麼荒謬的主意,當它們與著名的歐亞計劃有關的時候,都會受到熱烈的歡迎。在別的任何地方,人民的靈魂都不會遭受到如此踐踏,糊裏糊塗地遭受踐踏,但希特勒贊同這麼做。剷平所謂的“劣等”國家和種族、重新改寫全球經濟,這為他最大膽最異想天開的夢想提供了素材,他的預言在這裡像熱帶植物一樣茂盛地生長。
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曾經是葡萄酒代理商,他是希特勒最喜歡拿來開玩笑的人。然而,對於他的批評大可不必太當真,因為每次有人膽敢攻擊裏賓特洛甫,希特勒都會站在他那一邊。希特勒頭腦發昏到了把裏賓特洛甫視為自俾斯麥之後德國最偉大的外交部長的程度。
有一天,他微笑著告訴我,他如何在1932年把馮 裏賓特洛甫引薦給興登堡,當時他正在與後者商量移交權力事宜。那位老態龍鐘的陸軍元帥用又粗又重的聲音拒絕與他見面,堅決地回絕説:“還是讓我安靜安靜吧,我可不想與這個酒商見面。”
裏賓特洛甫是第三帝國的所有部長中,最擅長寫毫無價值文件的人,不過希特勒對他提交的沒完沒了的呈情書壓根兒就不重視。我經常看見他把那些材料氣憤地甩在辦公桌上,説他絕不想參與到不同部門的陰謀之中。外交部和宣傳部向來處在無情的鬥爭之中,哪一方對新聞媒體有控制權,希特勒自始至終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但在所有與英國相關的問題上,希特勒都完全受他鼓動,這並不讓人奇怪,他誠心誠意地把他視為了解英國事務的最權威的專家。常常是裏賓特洛甫煽動起元首對那個澳爾濱(指英國——編者注)的仇恨,我毫不誇張地説,希特勒在我們的部隊開進波蘭之前,放棄與柏林的英國大使就但澤走廊的命運舉行談判並進行最後的嘗試,裏賓特洛甫是唯一應當承擔責任的人。
希特勒同樣也是受他的影響,在戰爭末期對所有與英國有關的事務都懷有一種病態的憎惡。
可是,1940年,意大利與德國簽署著名的鋼鐵條約(《德意同盟條約》)的時候,希特勒對我説:“我寧可與英國人簽訂同盟條約。從人種的觀點來看,他們比拉丁人更接近德國人民。”
隨著對英國敵意的增加,他再也沒有發表過上述看法。我好幾次直接聽到希特勒和赫威爾大使會見的消息,赫威爾對英國的情況有著日積月累的經驗,努力使希特勒相信裏賓特洛甫對英國實施的外交政策是災難性的。這名外交部長既強硬又無理的態度傷害了英國人的感情,使他成了一個絕對不適合該位置的人。但是希特勒對這一切請求充耳不聞,總是一成不變地説:“我親愛的赫威爾,這些事情你是不會明白的。”
赫威爾不止一次地對我説,他把裏賓特洛甫當成一個病態的人,未老先衰。由於個人原因,他對與英國有關的一切都懷有盲目的仇恨。赫威爾確信,喜歡多管閒事的裏賓特洛甫太太對帝國的外交政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她在幕後指使,對丈夫産生了很壞的影響。不應該忘記的是,裏賓特洛甫出身卑微,而他的妻子卻非常富有。另外,從文化素質上來看,她明顯勝過他。裏賓特洛甫運氣特好,很快就習慣了奢華的生活。幾年下來,他的狂妄自大和愛好奢華變得讓人難以忍受。
對於希特勒,裏賓特洛甫相信他的判斷是正確無誤的。可是,説到底,他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他沒有什麼創意,只知道執行元首的命令,執行命令的同時不忘誇張地演出一番。
更多歷史新聞: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