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消息:由於許多考生未填三B志願或填報不合理,今年廣東第三批專科B線院校的生源不足。近日廣東省招生辦根據生源的實際情況,下調了部分院校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讓未被錄取的上線考生重新填報志願,普通類300分以上者均有資格補報志願。省招生辦負責人提醒考生,這次第三批專科B線院校補填志願,是許多考生上大學的最後一次機會。(8月21日《信息時報》)
儘管招生部門表示,300分的標準僅是補報志願的資格,並不是錄取的最低控制分數線,後者在下調之後最低為320分,但筆者相信考300分就有機會被錄取,否則招生辦為何允許他們補報志願呢?況且,媒體在進行報道時用的標題,也是“廣東學子高考300分仍有最後機會上大學”。
高考只考出300分的成績,也有機會進入高校就讀,這個消息對於很多考生來説,無疑是個令人振奮的喜訊。也難怪在讓這些考生補報志願時,招生辦負責人提醒他們珍惜機會。要知道,廣東高考實行的是標準分制度,滿分為900分,今年北大投檔線為823分,中山大學為691分,華南師範大學也有637分。300來分的高考成績,幾乎很難找到及格的科目。
科科不及格都有機會上大學,除了能説明廣東高考考生“幸福”,還能説明廣東高教事業“發達”,大學教育已成為大眾化教育,真正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這樣一個“喜人”局面的出現,當然是高校擴招帶來的“利好”。可是,那些只考出300來分的考生,是否具備接受高等教育的資質,是否能夠正常完成高校的學業,卻不能不讓筆者深深地擔憂。
當然,高考分數的高低只是一個方面,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學習能力。可是,滿分900分只能考出300來分,怎麼也難説得上有足夠學習能力。這樣的學生進入高校就讀之後,想讓他們將大學的功課都考及格,降低考核要求幾乎是唯一的辦法。難道高校把這些考生招收進來,就是為了讓他們能擁有一紙文憑,讓家長們圓上孩子的“大學夢”嗎?
眾所週知,近年來隨著高校的大幅度擴招,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有人提出,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職業能力的嚴重不足。這樣的觀點應該説有一定道理,然而,大學生為何會職業能力不足,是否與大學門檻的降低有關係呢?如果沒有高校“饑不擇食”的招生,不會出現大學“上了白上”的情況。
筆者絕不反對國家的擴招政策,畢竟發展中的中國需要更多人才。但是,擴招不能搞成“大躍進”,大學不能成為人人可進的飯店。孔子曾講過一句話叫“因材施教”,不適合接受高等教育的考生,給他們上大學的機會未必是好事。讓高校適當壓縮一些招生計劃,讓部分考生走更適合的人生道路,對高教和社會的發展都會有利。(李清)
責編:劉彥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