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0日 14:33 來源: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高考已蛻化為一種意義空洞的表演儀式。那些真正改變人們命運的選拔機制,卻沒有多少人去關注
轟轟烈烈的高考結束了。年年高考,年年都興師動眾,場面宏大。千百萬人都信奉高考是一場改變命運的公平競爭。但與此同時,“讀書無用論”卻在中國鄉村流傳,揭示了這樣一個冷酷的真相:高考已經不能改變命運。高考已經蛻化為一種名不副實的意義空洞的表演儀式。
由於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公平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讀書與考試能夠改變命運,這一觀念深深地融入了中國人的深層意識之中。自隋唐正式設立科舉制度以來,傳統中國社會一個人、一個家族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和社會聲望,都與科場考試的成敗緊密相關。比如,一個人通過考試有了秀才這一等級的功名後,就有許多東西來顯示他高出常人的地方:訴訟時在縣太爺面前可以站立回話而不用下跪,遇有大罪先要革去秀才功名才可以動刑,屋門可以比一般人家高出三寸,還可以少出一些地丁錢糧,等等。
1905年,在歐洲文明前所未有的衝擊下,晚清政府取消了科舉制度。一個延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精英選拔制度就此宣告終結。中國進入革命與內戰時期,軍人、黨人和革命者成為社會精英。這時,社會就成為一所最權威的大學。
1949年之後,全國實行了高考制度。當時,上大學免費,畢業後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雖不能説考上大學就等於富貴,但大學畢業後就成為國家幹部編制中的一員,工作好,收入高,比起那些沒有上大學的人來,地位自然要高不少。
中國民間將這種命運的改變,比喻為鯉魚跳龍門。不過,同樣是讀書、考試改變命運,一位業界前輩曾經指出過這樣一種區別:在傳統社會,一戶人家往往要通過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才能供養出一位有功名的讀書人。因此,一個人一旦出人頭地之後,就不能只對自己負責,而且要對整個家族負責。到了新中國,由於國家實行免費教育,一戶人家往往一代人就能考出來一位大學生,並不需要幾代人供養,這意味著個人憑藉自己的素質就能改變命運,而家族功能在無形中就弱化了。
新變革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高等教育出現産業化傾向,大學開始實行收費制度,擴大了招生名額,同時取消了畢業分配製度。不知不覺之間,中國社會完成了一個巨大的轉折:一考不再定終身,高考不再改變命運。
這一轉折本來可以給中國帶來一場教育革命。首先,由於高考不再充當直接為全社會選拔人才的工具,這一作用已經由其他社會選拔機制來替代,因此,高考可以改革為兩三門基礎課程的考試,錄取過程也可以變得簡明,從而使小學、中學可以隨之擺脫應試教育的困境,使我們社會的教育品質更健全,具有更高創造性。其次,高等教育可以走向大眾化、普及化、低廉化,讓更多人有機會跨進大學校門,接受高等教育。由於大學畢業之後,還要經歷社會上其他選拔機制的挑選,才能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專業位置,因此,大學不過就是在小學、中學之後,一個繼續改變人的文化素質的階段罷了,用不著那麼高不可攀,費用昂貴。
歷史有慣性,利益需要維持。人們仍然在神化高考,炒作名牌大學,濫收教育費用,這一切都打著高等教育改變命運的旗幟進行。但是,當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跳過高考這道龍門,花費巨大代價讀完大學之後,卻發現自己並沒有變成龍,而仍然是一條魚。要想變成龍,前面還有很多道龍門,有形的,無形的,在等待他們。但是,許多人已經無力再去跳越了。
的確,高考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公平的一道選拔機制。但是,因為不再直接改變命運,高考公平的意義就顯得空洞而虛弱了。難道除了高考之外,我們就沒有普及全社會的公平選拔機制了嗎?難道只有聽憑家族競爭重新來臨,讓家庭地位、金錢和社會關係成為決定命運的因素嗎?難道我們就無法阻止社會階層的斷裂繼續加大嗎?
實際上,今天那些真正能夠改變人們命運的選拔機制,比如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錄用和國營企業招聘等等,都分散在社會各個領域,處於一種半明半暗的狀態。這些選拔機制與選拔過程是否公平,是否需要整合成一種全新制度,以承擔起社會上下層之間對流的功能,並沒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監督和思考。由於現實的遮蔽與思維的慣性,人們仍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意義已經空洞化的高考這一關口上。
責編: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