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被疑藏有寶物 重慶佛塔遭尋寶人破壞(圖)

 

CCTV.com  2009年01月23日 13:5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掩映在都市中的金剛塔。鄒飛 攝

  作為(重慶)市級文保單位,原國民政府重慶首任市長潘文華70多年前修來“鎮邪”的渝中區觀音岩菩提金剛塔,如今已傷痕纍纍。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金剛塔所遭受的破壞竟有一部分來自於好奇的“尋寶人”——一些市民看了暢銷小説《失蹤的上清寺》後居然競相前去“尋寶”,結果對文物造成破壞。文物專家表示,究竟金剛塔內有無“寶貝”,目前還不能確定。昨日,記者從市文廣局文物處獲悉,菩提金剛塔將在下月進行大修。

  現場

  金剛塔風化剝落現象嚴重

  據了解,金剛塔位於高樓林立的渝中區純陽洞,雖然周圍民房環繞,仍難掩飾它的精美。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塔頂是一個垂雲式花輪,頂端為三級圓形寶頂,僅寶頂就有近3米高,塔身有一個佛龕,上有彩繪的精美文殊、觀音像。記者發現,金剛塔的風化剝落現象十分嚴重,塔身和塔檐四週佈滿苔蘚和植物根係,還有石塊鼓起;塔身多個部位出現成塊的塌落,損壞了塔身的石刻經文;有人還在塔正面底層貼上了墻面瓷磚。

  原因

  上百市民獵奇金剛塔“尋寶”

  市文廣局文物處專家吳濤表示,金剛塔破壞程度嚴重,這是因為長期遭受了粉塵污染和酸雨侵蝕,而人為因素也讓塔身雪上加霜。據介紹,自從網絡小説《失蹤的上清寺》熱賣後,由於小説裏提到塔內藏有寶物,一句“亂墳鬧鬼不清凈,菩提鎮邪多寶藏”吸引了不少獵奇的市民前去“尋寶”。

  有多少人來“尋寶”?住在純陽洞金剛塔巷的居民張必林肯定地告訴記者,“前前後後至少有上百人!”他表示,很多年輕人為了找到“寶貝”,曾試圖撞開塔門,只是未得逞;還有人爬上塔的第二層,甚至掰下塔上的構件,或用手去摳風化的塔身。

  周圍居民也紛紛證實,塔周圍的一圈圍墻原本是完整的,是為了保護文物而修建的,但在去年春天的一個晚上,一夥吵吵鬧鬧的年輕人打着手電筒來到金剛塔旁。居民們在聽到一陣響聲後出門一看,發現金剛塔的圍墻已被人推倒了一個缺口,一夥年輕人嘻嘻哈哈地離開了,估計他們都是來“尋寶”的。

  “晚上來的人多,白天來的人要少點。有人還帶着叉棍、樓梯、電筒,翻墻進入金剛塔‘尋寶’。”張必林説,還有人在塔身石刻經文上用小刀刻字“留念”。

  措施

  春節後大修 打造成山城一景

  吳濤説,“尋寶人”對金剛塔的破壞已經違反了文物保護法,查實後會依法對相關人員進行嚴厲的處罰。“保護好金剛塔及環境風貌,可以展示出這一歷史時期的真實場景。”吳濤説,金剛塔建築形式獨特,集漢藏和中西文化於一體,是渝中區的一個特殊景觀,並在2000年獲批成為了我市直轄後的首批市級文保單位,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據了解,目前損壞嚴重的金剛塔的保護性維護方案已制定,預計春節後就將進行大規模維修。專家表示,將用砂漿修復砂岩條石砌成的塔基和墻面,進行防風化加固,塔身周圍地坪則用青石板鋪砌,修復和開闢人行通道,修建花臺、綠籬,設置石頭桌凳,美化金剛塔現有環境,以供游人休息。據悉,現在有3棵靠近塔身的落葉刺桐,根係已深入塔基,對金剛塔基礎保護不利,將進行移植。此外,有關部門還將增設金剛塔燈飾照明,讓它成為山城一道獨特的夜景。

  吳濤表示,金剛塔此前長期缺乏專人看管,在大修時準備修建與金剛塔風格一致的管理房,將設置專職“看護人”,以有效防止“尋寶人”對文物帶來的傷害。

  謎團

  塔內有無寶物尚難斷定

  吳濤表示,究竟菩提金剛塔裏面有沒有傳説中的“寶物”,目前還很難斷言,估計該塔奠基時可能在塔內留下珍貴物品,但畢竟舍利子、珍貴經書等都只是傳言,在沒有進行確鑿考證前難以斷定。但金剛塔本身就是重慶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實物例證,是主城區少量保留下來的重要文物之一,作為歷史名城的一部分有很高保護價值。

  《失蹤的上清寺》作者、知名作家羅渝等人則表示,按我國佛教傳統,佛塔在開光時,均會留下一些珍貴物品,因此在沒有對金剛塔考證前,不好下結論。“我希望我的書得到市民關注,更希望市民都來愛護身邊的歷史遺跡。”羅渝説,他寫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市民都能把身邊的文物保護好。

  背景

  70多年前潘文華請來活佛建塔

  據文物專家吳濤介紹,上世紀20年代末,原國民政府重慶第一任市長潘文華為擴建市區,決定開闢一條通遠門以外(七星崗—上清寺)的汽車路。由於通遠門外是一片亂墳崗,馬路必須穿過此地,於是潘文華下令,凡是有主人的墓一律遷葬,無主墓則挖出屍骨埋葬。施工時,不少屍骨被工人亂拋,當時人們稱之為“白骨堆”,導致周圍百姓很害怕,夜間不敢單獨行走,一時間人心惶惶。還有人傳言潘市長“修路挖墳、破棺露骨,冒犯了神靈”。

  面對流言,潘文華決定根據佛經上的説法,建造一座“使死者超度、生者永得安寧、消災避難”的金剛塔。於是,他通過當時已皈依多傑喇嘛的重慶市公安局局長喬毅夫,與洛那活佛取得聯絡。據了解,金剛塔修建歷時2年,耗資4萬銀元,從奠基到落成,均由西藏喇嘛指導,並由佛學家張心若為金剛塔撰寫了碑文。1930年金剛塔建成後,洛那活佛還率數十名喇嘛來此誦經祈禱,場面十分壯觀。據記載,當時金剛塔香火興旺,漸漸地,通遠門外鬧鬼之事不再有人提起。 (新華網重慶頻道-重慶商報 紀文伶)

責編:趙德禮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