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焦點訪談]"泥腳書記"鄧平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9日 20:00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鄧平壽的骨灰從重慶市梁平縣城被送往他的家鄉虎城鎮上豐村,從十里八村趕來的幾千名村民在細雨中手拿白花,自發地為他們尊敬和愛戴的好書記鄧平壽送行。
進入[焦點訪談]>>
專題:公僕楷模鄧平壽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6月18日播出):點擊看視頻〉〉〉

田坎書記鄧平壽

鄧平壽的女兒

鄧平壽的筆記本

     點擊進入論壇〉〉〉

    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黨委書記鄧平壽多年來把讓父老鄉親過上富裕日子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使得種桑養蠶、種植柚子成為當地老百姓的致富門路。今年2月,被鄉親們親切稱為“泥腳書記”的鄧平壽在檢查完蠶桑種植情況後,突發急病,走完了年僅51年的生命歷程。

老百姓對鄧平壽的評價是:他的宗旨就是為老百姓辦好實事。在擔任虎城鎮主要領導後,鄧平壽認準養蠶業能使群眾致富。只有初中文化的鄧平壽勤於鑽研,成了半個養蠶專家,每次下村,他都要帶上裝著蠶藥和桑剪的布包,為村民的桑樹修枝打藥。現在,全鎮養蠶業年産值已經接近500萬元,佔了梁平縣的三分之一。

  種植柚子是鄧平壽等鄉鎮幹部為老百姓找出的又一條致富門路。這幾年,他多次邀請專家給群眾培訓種植技術,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虎城鎮的虎蜜柚終於打出了品牌。

  在虎城鎮,老百姓最稱道的還是鄉村道路的變化。2000年,在鄧平壽&&捐款修起了全鎮第一條村路後,虎城鎮的幹部群眾每年都自發集資修建鄉村路。此外,全鎮還實現了自來水、電、有線電視、電話村村通,山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多年來,鄧平壽一直保持清政廉潔的作風。他的家至今仍在虎城鎮上豐村,家裏也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

  今年3月,中共重慶市委追授鄧平壽“重慶市優秀共産黨員”稱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向鄧平壽同志學習。

    詳細內容:

    鄧平壽:現在虎城鎮的村公路硬化才達到95%,組公路硬化才達到70%,只有80%的村民吃上了自來水和安裝了加密電視,我的目標就是要讓這一切都變成100%。

 演播室主持人 張羽:這段錄像資料是2005年拍攝的,畫面上的這個人叫鄧平壽,是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黨委書記。今年1月14號上午還在村裏檢查蠶桑種植情況的鄧平壽,回到鎮裏以後突發急性胰腺症,被緊急送往重慶搶救治療。十幾天后的2月1日淩晨,鄧平壽走完了他生命最後的歷程,年僅51歲。

  今年2月5號下午,鄧平壽的骨灰從重慶市梁平縣城被送往他的家鄉虎城鎮上豐村,從十里八村趕來的幾千名村民在細雨中手拿白花,自發地為他們尊敬和愛戴的好書記鄧平壽送行。幾公里長的鄉村路上,送葬隊伍排成了長龍。

  村民:他的宗旨就是為老百姓辦好實事。

  村民:對那些群眾最關心的一個人。

  村民:他那個人容易接近,靠得攏,挨得住。

  村民:他很好,確實他不該走,走了丟下那些老百姓好想他呀。

  鄧平壽,1955年出生於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上豐村,1975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曾經擔任過鄉團委書記、鄉長、鎮長,從1998年起,鄧平壽擔任梁平縣虎城鎮黨委書記。今天1月14號是個星期天,也是個陰雨天,這天早晨,鄧平壽和往常一樣和妻子、老母親打了招呼後,就和鎮幹部寥銘等人一起下村檢查蠶桑種植情況。

  寥銘(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黨委組織委員):開始雨下得比較小,我們都走路下去的,下去走的時候,鄧書記就是穿這雙膠鞋,走到養蠶大戶趙明全家了解栽桑情況,下去的時候,鄧書記挑土,看他尺寸栽的距離吻不吻合。

  回憶起鄧平壽當天在自己家裏的情景,虎城鎮韆鞦村的養蠶大戶趙明全記憶猶新。

  趙明全 村民:他走的時候説,他拍我的肩膀,他説,老趙,你要有信心,要把這個大棚建好。

  現在趙明全的養蠶大棚已經建好了,2007年第一季春蠶也已經吐絲了,但是這一切鄧平壽卻再也看不到了。鄧平壽擔任虎城鎮主要領導後,怎麼樣讓家鄉的父老鄉親們過上富裕日子,是他想得最多的事。他認準養蠶業能使群眾致富,只有初中文化的鄧平壽勤於鑽研,自己也成了半個養蠶專家。在鄧平壽的辦公室裏,有一個黃挎包,裏面裝著蠶藥和一把桑剪,每次下村他都要帶上這個黃挎包,隨時隨地為村民的桑樹修枝打藥,現在虎城鎮的很多村民都是依靠種桑養蠶增加家庭收入,全鎮養蠶業年産值接近500萬元,佔了梁平縣的三分之一。

  鄧平壽 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原黨委書記:只要我們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從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出發,老百姓就會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的。

  種植柚子是鄧平壽等鄉鎮幹部為虎城鎮老百姓找出的又一條致富門路,這幾年他多次邀請外地專家給群眾培訓柚子的種植技術,他還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了柚子樹進行嫁接改良實驗。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虎城鎮的柚子虎蜜柚終於打出了品牌,獲得了國家級金獎。在虎城鎮,老百姓最稱道的還是鄧平壽擔任書記這幾年鄉村道路的變化,虎城鎮是梁平縣西北部最偏遠的一個鄉鎮,距離縣城60多公里,就在幾年前,由於沒有公里,道路泥濘,村民們只能穿草鞋、膠鞋,雨天常常是一腳的泥巴。

  鄧平壽:我説我自己捐500元錢,另外一個農民再出100元錢,我説我們把那一條修起來。

  2000年,鄧平壽&&捐款修起了全鎮第一條鄉村路,給全鎮的幹部群眾做出了示範,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最後虎城鎮的幹部群眾每年都自發集資修建鄉村路。到了2005年,全鎮17個村的48條公路都變成了水泥路,總里程108公里。如今村裏的孩子們可以走在水泥路上上學了,不少家庭還買了微型農用車跑運輸,5000多輛摩托車來來往往好不熱鬧。在虎城鎮,鄉親們都愛把鄧平壽叫做“泥腳書記”,在鄧平壽的辦公室裏擺著三雙鞋,因為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田間地頭,最常穿的就是黃膠鞋和雨靴。常年辛苦勞作透支著了他的健康,2003年,鄧平壽因病住院手術,拿掉了一根肋骨、一片肺葉,但是他出院後的幾年,每次下村仍然堅持走路而不坐車子。

  趙洪越 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黨委書記:按照他的説法,就是坐在車子裏面與老百姓就隔開了一段距離,這種距離咱們鎮鄉級是不應該有的,所以説他堅決不坐車。

  虎城鎮有4萬多老百姓,絕大多數人都認識鄧平壽,每逢趕集的日子,鄧平壽那間不大的辦公室都坐滿鄉親們。他辦公桌上的這個大茶杯沏滿了當地特有的一种老蔭茶,供鄉親們喝。時間長了,群眾來得多了,辦公室的一個人造革沙發已經磨破了皮。

  劉政輝 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副鎮長:群眾揹包打傘的,帶小孩子的,有些老頭子、老婆婆,拄柺棍的,不大不小的事情都愛來找鄧書記問一問。

  這幾年在鄧平壽的幫助下,曾經的困難戶唐春藝一家也在村裏辦起了副食店。

  唐村藝 村民:我們家有今天也是靠鄧書記的關心,靠他的幫助。

  在鄧平壽辦公室的墻上貼著一首《廉政銘》,上面寫著“位不在高,勤政則名;官不在大,為民則靈”。早在2002年,組織上想調他到縣交通局擔任局長,他謝絕了。今年換屆,組織上再次推薦他到縣人大或縣政協任副職,提升他為副縣級幹部,他還是謝絕了。

  鄧平壽:我在虎城這個地方,對老百姓有感情,牢記了組織對我的培養,領導對我的信任,人民群眾支持我的工作,所以我感覺到,我還有很多的事業沒有完成,我願意紮根虎城。

  鄧平壽在鎮長、鎮黨委書記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十幾年了,他的家一直就在虎城鎮上豐村,這是一個普通的民宅,在他家裏找不出一件像樣的傢具,他家有妻子、女兒,一個88歲的老母親,還有一個智力殘疾的哥哥。平日裏,鄧平壽把部分工資捐給各村修路,捐給了貧困學生,他自己穿的衣服還沒有超過100元的。他家現在還種著三口人的承包地,還養了幾頭豬貼補家用。鄧平壽大部分時間住在鎮裏,一般只是在週五晚上才回家,每次回家他都要幫助妻子幹活。

  唐有清 鄧平壽的妻子:栽桑樹,打桑樹枝,喂蠶他都回來幫我。

  在鄉親們的眼裏,鄧平壽是個孝子,每次回家他都要給自己的老母親洗腳。

  鄧平壽:娘,我給您洗腳。

  鄧平壽母親:我兒子服侍我服侍得好啊,哪找到這麼好的兒子。

  鄧巧娟 鄧平壽的女兒:我爸爸還是離開了我們,因為他太累了,他需要好好休息。

  今年3月,中共重慶市委追授鄧平壽“重慶市優秀共産黨員”的稱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向鄧平壽同志學習。

  張道華 重慶市梁平縣委書記:第一點,要學習他怎樣想事,也就是要有一個發展的思路;第二點,要學習他怎樣做事,做事做到了實處,做到老百姓的心裏;第三點,要學習他怎樣做人,公道正派、清政廉潔、勤儉節約。

  演播室主持人 張羽:做什麼事都要貼近群眾的心、把準群眾的脈,這是鄧平壽生前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可見群眾是他思想的起點和落點,從參加工作以來幾十年間,鄧平壽用腳踏平了田間地頭的溝溝坎坎,因此當地百姓稱他為“泥腳書記”,“泥腳書記”走了,身後留下的是無數人用懷念搭起的一座豐碑。

更多精彩欄目推薦:

[焦點訪談]直轄十年看變化
[焦點訪談]緊急洪災 緊急救援
[焦點訪談]廣東九江大橋被撞坍塌
[焦點訪談]保護民族的DNA
[焦點訪談]河南高考替考案 16人被查處
[焦點訪談]失蹤的基本農田

責編:嚴晉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