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7日 14:14 來源:光明網
專題:公僕楷模鄧平壽
光明網消息 每個星期五的黃昏,鄧平壽年近90歲的老母親總會蹣跚著在家門口張望,盼兒子歸來;鄧平壽的傻子哥哥,也穿得乾乾淨淨地坐在門口,一臉憨笑著等弟弟回來。這是鄧家的一個規矩:星期五晚上一家人要團聚。鄧平壽的妻子總會早早地準備好他最愛吃的菜:肥肉炒酸鹹菜,排骨燉湯,豆腐煮白菜,這對於在辦公室吃慣了酸菜煮麵的鄧平壽來説,晚上的"盛宴"足以讓他滿足。
吃飯時,鄧平壽總是拉著妻子坐在靠墻的位子,讓老母親坐上席。他時常把瘦肉夾給老母親和妻子,與傻子哥哥幹上兩口白酒;鄧平壽知道女兒喜歡吃豬皮,他就先把肥肉咬掉,把皮子留給女兒。這就是一個星期僅有一天鄧家團聚的溫馨畫面。
"兒啊!你連一句話都沒有跟我説,就走了,你給我托個夢來吧!跟我説兩句話,喊我一聲娘!"
在許多人眼裏,鄧平壽是一個千金難買的好兒子。工作再忙,每個週五的晚上,他都會和自己的老母親聊天,同時打上一盆洗腳水,把母親那雙長滿老繭的腳放在水裏泡一陣,仔細地洗了又洗。如今,快90歲的老人始終無法相信兒子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事實,每天扶門期盼成了老人寄託哀思的唯一方式。(攝影 新華網記者朱繼東)
老母親腿腳不方便,每次鄧平壽回家吃過晚飯,都會給老母親洗腳。他輕輕地幫母親把鞋脫好,用手試好水溫,再把老人的腳放進去。然後蹲在地上,他一邊慢慢地揉搓,一邊時不時地問老母親:"您還咳嗽不,要不要看醫生,最近腳還疼不疼?"洗完後,鄧平壽會把老母親扶到床上給她蓋好被子,冬天冷得快,他就把老母親的腳放在自己懷裏暖熱了才離開。鄧平壽的同事知道後也不禁佩服他的孝順,有人説自己也很孝順母親,但是至今也沒有為母親洗過腳。而鄧平壽卻每週都堅持做到。
"電視裏的夫妻又在吵架、打架,如果他也這樣對我,我也不會這麼想他啊!"
鄧平壽賢惠的妻子。(攝影 新華網記者朱繼東)
鄧平壽的家離鎮裏只有幾公里的路,但一年到頭,他在家的時間加起來不到兩個月,鄧平壽的妻子唐有清,也就成了這個家的支柱。妻子50歲了,養大了兩個女兒,種著4個人的地,為了補貼家用,每年還要喂幾頭豬,養幾張蠶。鄧平壽經常對女兒説:"媽媽是家裏最辛苦的,要好好孝順她,多給她買好吃的。"
唐有清雖然大字不識幾個,至今還在家務農,但鄧平壽從來沒有嫌棄過她。結婚30多年,他沒吼過妻子一次,沒在妻子面前發過一次脾氣。有時晚上幫妻子洗完腳後,妻子喜歡踏鄧平壽那雙42碼的大拖鞋,他就讓她踏,自己去穿她那雙38碼的小拖鞋,半個腳後跟都拖在鞋外面。像這樣滑稽又溫馨的畫面在鄧平壽家裏常常見到。
2005年,唐有清因為膽囊炎和胃炎同時發作,到鎮衛生院住院。醫生要求食物要清淡,鄧平壽每天6點多鐘就起床,為妻子熬好稀飯,端到她的床邊,一勺一勺地吹涼了喂她。看著妻子吃了,他才放心地下村去。晚上從村裏回來,鄧平壽又忙著給妻子做晚飯,幫她洗衣服。那一週,是他們待在一起最久的一次。
"爸爸在我的心目中是最好的!"
鄧平壽的女兒鄧巧娟接受採訪時,講到傷心處忍不住悲痛,失聲痛哭。(攝影 新華網記者朱繼東)
女兒是鄧平壽的心頭肉,但他從不嬌慣她們。女兒工作了,鄧平壽讓她們每天晚上給自己和她們媽媽打電話,他還經常囑咐女兒:"對老百姓要熱心些,處理問題要耐心些。不懂的要多向同事們問,要虛心……"
小女兒鄧巧娟調到虎城工作後,宿舍和父親同在鎮辦公樓裏。巧娟説爸爸經常給自己做飯,煮雞蛋他最內行,煮三分鐘最好吃。有時,爸爸也會下面給她吃,"好吃嗎?多提點意見,把手藝學好,等以後退休了我就在街上開個面館,煮麵賣。"鄧平壽經常這樣和女兒開玩笑。
父親離開了後,巧娟埋怨自己沒有把爸爸照顧好,她説爸爸那件90塊錢最貴的衣服是她給買的,她還沒來的及給爸爸買更多的衣服。直到現在她還不相信,爸爸已經離開了她們。當記者問她,爸爸做的哪件事讓她印象最深刻時,巧娟哭著説:"我真想不到哪件事,因為他對我們都很好!"
鄧平壽很忙,很累,但再忙,再累,他都把家人裝在心中。只是那張老母親期盼的全家福再也沒有機會照了。鄧平壽最喜歡看的電視劇是《上將許世友》,因為他最敬佩許世友這樣正直、無私的將軍。他曾説:"我也要像許世友一樣,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鄧平壽做到了!
責編: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