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8:19 來源:河南日報
專題:《政策解讀》專欄
新華網河南頻道6月7日訊 河南日報報道:“田成方,林成網,別墅建在水中央;村文明,人颯爽,處處都是新氣象”。這裡描述的是國家級貧困縣固始縣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發生的變化。
固始縣的變化是河南省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河南省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效果顯著:去年全省糧食總産首次突破1000億斤歷史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10年來首次達到兩位數增長;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不斷改善,邊遠地區通了柏油公路、自來水、廣播電視……河南的農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生機勃發,氣象萬千;河南的農民,從未像今天這樣神采飛揚,對新生活充滿自豪和希望。
回顧總結河南省新農村建設走過的歷程,記者高興地發現,河南省新農村建設之所以開局良好,進展順利,重要原因之一,是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在廣大農村實施了“五個一工程”,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強保證,走出了一條立足本省實際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路子。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這是黨中央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着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更好地體現執政為民理念的戰略部署。這一重大決策,對河南這個全國第一人口大省、第一農村人口大省、第一糧食産量大省來説,正逢其時,意義重大。
基於這樣的認識,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近一年多的時間裏,省委書記徐光春的足跡幾乎走遍了河南各地,“如何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篇大文章”,一直是他縈繞於懷的問題。其間,他專程走訪了全省20多個有代表性的村鎮,如新鄉縣劉莊村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老典型,臨潁縣南街村、鞏義市竹林鎮、衛輝市唐莊鎮等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起來的好典型,濮陽縣西辛莊村、武陟縣西滑封村等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典型,從基層組織建設、經濟發展、民情民風和黨的政策貫徹落實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科學分析,找出這些村鎮發展快、發展好的共性特點。
要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這篇大文章,必須有“一個好的&&人、一個好的領導班子、一個好的發展思路、一個好的創業氛圍、一套好的扶持政策。”這是徐光春總結這20多個先進村鎮的成功經驗得出的結論。這20多個先進村鎮的經驗,對推進全省新農村建設具有普遍的示範作用和借鑒意義。
於是,着力實施“五個一工程”被正式寫入了《河南省2006-2020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綱要》,成為指導新農村建設實踐的強大動力,在全省推廣開來。
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人
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人。新農村建設的&&人,是基層領導班子的主心骨,直接關係到基層組織強不強;是黨員隊伍的排頭兵,直接關係到黨的形象好不好;是發展經濟的領頭雁,直接關係到農民群眾富不富;是村務管理的當家人,直接關係到農村社會穩不穩。
縱觀河南省農村發展歷史中出現的先進典型,無論是劉莊、唐莊,還是西辛莊村、西滑封村、回龍村,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有像史來賀、吳金印、李連成、王在富、張榮鎖等這樣的好&&人。
在這些&&人身上,人們不僅看到了他們表現出來的共産黨員的優良品格,還看到了他們具有的懂政治、善經營、講奉獻的時代特徵。
他們懂政治,做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明白人,結合本地實際落實好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帶領農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繁榮發展。
他們善經營,市場觀念和現代意識強,始終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放鬆,抓住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這個重要責任不懈怠,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上發揮領跑者、組織者的作用。
他們講奉獻,有甘願吃虧的精神。一個好&&人,服務廣大群眾,帶動全村發展,必然要犧牲個人利益,影響自身收益,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有高尚的情操,勇於奉獻。
河南省9800萬人7000多萬在農村。建設新農村需要大批像史來賀、吳金印、李連成這樣的農村&&人。
近年來,河南省開始實施“&&致富能力強、帶動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工程。各地通過壯大農村黨員隊伍、培訓農村黨員幹部等舉措,實施“四個培養”:即把優秀致富能手培養發展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雙強”黨員培養成村幹部,把優秀“雙強”黨員幹部培養成村黨支部書記人選。
河南省積極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每年選派一批大學生充實到基層,為新農村建設增添活力。
在淇縣西崗鄉原莊村,大學畢業的介同彬,前年被選派到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他利用自己學畜牧的優勢,承包了村裏一個因虧損而閒置多年的養豬場,&&搞養殖,無償向村民提供技術。在他的帶領下,原莊村目前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村,全村僅1000頭以上規模的養豬場就有9個,50頭以上規模的養豬專業戶60多戶。
如今,像介同彬這樣能力強、頭腦活、知識水平較高的“大學生村官”,活躍在河南省許多鄉村,他們已成了建設新農村、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領頭羊”。來自有關部門的統計,目前,河南省的“雙強”村支部書記已佔到63.8%。
建設新農村的保證是要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
“農民要致富,全靠黨支部;農村要發展,全靠支部管”,這句話恰當地道出了基層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個好的&&人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還要有一個好的黨支部、好的村委會。只有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堅強有力,群眾信賴,才能更好地發揮領導班子的凝聚力、號召力、向心力,才能帶出一個小康村,富裕一方百姓。
圍繞建設好的村級領導班子,河南省各地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在村級組織中深入開展農村黨建“三級聯創”和“四學雙爭”活動,解決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問題,提高基層幹部加快發展的能力、執行政策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依法辦事的能力。
在林州市史家河村,村黨支部7名成員均是從全村黨員中挑選出來的骨幹和能人,村委會一班人有的領辦企業,有的是行業能手,全部達到“雙強”標準。鞏義市焦灣村則堅持從企業中培養和發展“雙強”黨員,進入“兩委”班子。而竹林鎮、西滑封村和舞陽縣魏莊村、延津縣王連屯村等,則通過從企業領導層、軍隊轉業幹部中選拔班子成員,甚至盛情聘請在縣、市工作的國家幹部回村工作,同時注重培養、選拔和使用素質高、懂經營、會管理的年輕人,形成了一個個強有力的領導集體。
一個好的領導班子離不開團結協作和民主管理。團結協作是一個領導班子有沒有戰鬥力、戰鬥力強不強的關鍵。而實行民主管理是村級班子團結協作的體制基礎。
全國聞名的西滑封村,綜合辦公樓門楣上懸挂着“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牌子。新任村支部書記王有利告訴記者:“與經濟財富相比,西滑封的另一大財富是民主。”他説,村裏的大事、要事和重大決策都要召開企業管理層、黨員代表、村民代表、企業職工代表會進行討論,徵求大家的意見,最後交由村民大會和職工大會表決,凡得不到70%以上代表贊成的事決不辦。
採訪中,一個基層幹部這樣説,如果説一個村子是一個生命體,那麼我們每個黨員幹部就是一個細胞,只有每個細胞活躍了,村黨委才能真正煥發生命的活力,新農村才能建設好。
經驗告訴我們,選拔配備好村級班子成員,要特別注重選那些具有改革開放頭腦、市場經濟意識、真抓實幹精神的各種農村能人,真正形成優勢互補、能力配套、結構合理的領導班子,讓他們成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建設新農村的根本是要有一個好的發展思路
民權縣王公莊村地處黃河故道,原本是風沙鹽鹼肆虐的窮鄉僻壤。而近年來,這裡的農民一手拿鋤頭種地,一手拿畫筆畫老虎,畫出了名堂,畫出了一個新産業,畫出了一個小康村:全村1000多口人,其中400多人從事繪畫産業,從這裡“跑”出來的“民權虎”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書畫市場的青睞,每年約有2萬幅畫作遠銷全國各地乃至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在600萬元以上。
能把畫虎這一民間愛好和工藝培育成致富增收的産業,就是因為王公莊村在建設新農村中理出了一個好的發展思路,選準了突破口、找到了關鍵點。
發展不足是廣大農村面臨的根本問題。沒有生産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沒有經濟基礎,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省長李成玉諄諄告誡各級幹部,建設新農村,最根本的就是發展農村經濟,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
從河南省的實踐看,一些已經具備社會主義新農村雛形的地方,無不得益於生産發展、經濟繁榮,更重要的是他們都能從各自實際出發,理清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村實際、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發展路子。
鄢陵縣姚家村充分發揮花木生産優勢,把花木産業作為特色經濟進行扶持發展,使其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産業。一些地方則立足比較優勢發展工業,如史家河村的汽車配件加工、西辛莊村的電光源産業、龍泉村的造紙業等都成了主導産業,走上了工業興村的道路。
應該説,無論採取哪種發展方式,最根本的一點是,他們因地制宜,面向市場,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有的“一村一品”,有的“一村多品”,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從一些經濟發展先進村的所走的路子看,他們的成功,一是靠發揚創業精神,二是有很強的市場意識,三是注重教育引導。畢竟當前廣大農村基礎相對薄弱、條件相對落後、信息相對閉塞,農民自身素質和市場意識也相對較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出一條好的發展路子,需要對農民進行教育引導。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農民特別是黨員幹部的培訓,幫助他們提高發展經濟的能力,引導他們開闊眼界、轉變觀念,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計劃,拓寬致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