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掌門人兼總設計師何榮相師傅自創一套獨特的裁剪技術,製作出來的服裝俗稱“圓膊頭”,肩膊位呈現圓形,前短後長,剛中帶柔,特別貼身,這樣的反常規設計效果超出想像,凸顯東方女性肩膊的優雅線條美。今天,就讓我們繼續關注何榮相師傅的故事。 |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
您看我的衣服,肩膀部分是一個直角,顯得非常硬朗。那麼,何師傅創造的那個神秘“圓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而這個“圓肩”的設想又是在怎樣的靈光一閃中産生的?讓我們去了解一下。
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何師傅開始潛心研究歐洲貴族典雅的穿衣風格和國際品牌的款式設計,他將中國上海派細膩剪裁技術融匯其中,探索出了一種獨特的裁剪方法:衣服前短後長、圓肩設計。這樣看起來似乎不合邏輯的設計,穿起來卻能體現出女人所有的優點。圓潤之美,説到底是女性柔中帶鋼的氣質的最好展現。 當時,歐洲受女權思潮影響,流行誇張的硬肩領。但何師傅認為,女性在工作中,硬肩會讓人感到有壓力,自己也覺得不順,不輕鬆。服裝對心理的暗示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何榮相:當時西方的國家流行外套的肩膀是美國足球隊員式的那種肩膀,很堅硬,是有棱角的。我就想這樣的服裝會很霸道,沒有美感,正好當時因為崇尚女權至上,要拋棄文胸,不帶文胸,然後我就想圓形的墊肩會不會柔和一點呢?於是圓形的肩膀就從我的思想裏産生出來了。
何太太:何先生很愛美,很想在衣服上表現女性柔美,圓肩衣服是完全按照人體骨架設計,很服帖。
由於70年代的衣服肩膀都是以“硬”為美,“圓肩”服裝剛剛推出的時候,並不被大眾所接受。
何榮相:最初的時候,還沒有流行這樣的墊肩,有一段比較短的時間人們是不接受的。
看著自己辛辛苦苦摸索設計出來的圓肩衣服不被大家所認同,何師傅的心裏當然不是滋味。但何師傅堅持認為,自己的服裝最終會被接受的。
何太太:一開始很多人不認同,但是經過實踐證明,圓肩還是很成功的。
何榮相:一開始因為是我自己創出來的,在外邊還沒有,所以有一段時間還沒怎麼接受,不過由於我手上的客人因為大部分是傳播界的,所以很快也就接受了。因為我自己認為,自認為想法是正確的,我會堅持因為我會覺得這樣強中打右,帶動一個女人她不失女強人的風範 ,又有一些美感,這是我堅持的。
何師傅的圓肩衣服在當時看起來是個“異類”,但它也應證了一句俗語:是金子總要發光。經過眾多演員、名流親自試衣之後,大家發現這圓肩啊果然有它的獨特之處。
何榮相:女性的身形她有一個胸圍,所以前面一定是長過後面的。但是我把這個傳統的剪裁法是我自己創出來的,我把它反過來,我把它的前面短過了後面,當時女裝的上衣給前胸是留了地方的,但在香港是前面短過後面的是我創出來的。
就這樣,何榮相的“圓肩”服裝逐漸在香港市場確立了自己的位置。最輝煌的時候他的裁縫公司幾乎包辦了全港大小宴會的晚裝。當時香港當紅明星的代表人物,如:邵氏電影公司的當紅明星李麗華、鳳凰電影公司的當家花旦夏夢等都是何師傅的座上客;就連台灣的歸亞蕾、姚蘇蓉、唐寶寶等都借到港演出的機會找何師傅訂做服裝。這其中,還有發生過幾個有趣的小故事。
何榮相:當我做到90年代,我們的圓墊肩已經是大行其道的時候了。在聖誕節前後,我們公司已經賣到了一件衣服都不剩,那個時候有許可先生的太太,還有香港電臺的臺長張敏兒、電臺的臺長葉極興、台灣的影星張艾嘉、他們見到我們一件衣服都沒了,師傅在那兒做衣服熨衣服的時候,因為熨完衣服是熱的,他們就問師傅你的麵包什麼時候出爐,在這兒等著來買,是一個很開心的事。
何太太:演藝界明星來買衣服,大廈停電了,她們不肯走,就拿著手電筒照著試衣服,場面非常熱鬧,最後她們還是選中了,很開心。
裁剪半生,感嘆喜且喜,莫忘微時悲。在輝煌的背後,常人看不見的努力,又有多少?
在香港中環最繁華地段的一幢小樓上,何師傅三十年如一日,就站在櫃臺後面,堅持親手設計圖樣。
何太太:我先生是個很可愛的人,做事情很認真,每一件衣服都要做到最好,每一個客人穿上都很滿意。我喜歡他的才華,在香港上班,站在櫃臺前設計,我就怕他累著,要搬高腳椅給他坐,他説不要坐,坐著畫圖樣會慢,會影響設計。
辛勤努力的背後,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在默默地支持著他,拓展著他的理想
何榮相:人畢竟都是人,有情緒或者遇到不開心的事,自從創立這個品牌之後,我一直都是做的很好,但有時終歸遇到有一些困難,有太太幫助,而且我也有一些客人為我提供的思想,都是很有意思的。
八十年代開始,何師傅開始潛心研究歐洲貴族典雅的穿衣風格及國際品牌的款式設計,並將上海派的細膩裁技術融入歐洲的設計精髓,進一步完善“圓肩”設計。貼身的肩位、妥貼的腰線、考究、細膩的配襯物料,使每位穿上高仕服裝的女性顯出高貴典雅、大方得體的味道;同時,何師傅以他的勤快,每週都推出不同的款式,讓眾多樂於穿著的客人也不至有撞衫的檻尬。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透過輾轉相傳的良好口碑,何師傅的顧客群擴大至政府高官、社會名流及各個行業的知識女性。
何榮相:我們的顧客身份是比較特殊的專業人士,香港很多高官和我們內地的領導人,所以他們的身份比較特殊,但是我們不能夠做的太多,做了之後就撞衫了。我們的産品是貴精不貴多,我們的公司每一件衣裳,幾乎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出産的不是很多,我們公司有一個特點,別人的公司是換季換季,一過季就有新的服裝出來,我們是論星期,我們是一星期一換的。
在和一些成功女性的交往中,何師傅除了耐心聽取她們的穿衣愛好和意念外,還吸收了許多人生道理,他學會感恩于機會、不斷進取、堅持自我、不為利益所動的做人方式。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在獲得客人對他的充分信任和認可的同時,也在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由於何師傅經常接觸的都是一些香港的高官,使得他比別人更有機會把自己對社會的一些想法及時傳遞出去。
何榮相:當時非典的時候,傳染的很快,那時候香港有一個很大的桃大花園,水上建築群傳染的很快。我的心很急很急,有什麼辦法啊?可以想一個辦法把這些人隔離開郊外公園,一想到之後,因為我的工作,我認識了香港的高官高層,馬上我就把桃大花園那些住客隔離開,放到郊外公園的方案給了他們。然後禮拜天我回來公司,我們的同事張師傅他就提議另外一個辦法,香港政府不是有好多那些公寓,他們是沒租出去沒買出去的。他們説可以把那些非典的醫生和護士隔離在那兒,我一聽到馬上就有這一個電話打過去。直到禮拜二,他們開了一個記者招待會,他們説我們每天都和局長處長開會,和市民提供的意見兩個方案他都接受了。發生了這個情況之後,我感覺救了人,也為這個社會也有點貢獻,覺得很舒服。
在香港,何師傅的服裝做大了,當新的世紀到來的時候,何師傅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廣東恩平。
正是陽春三月時節,路旁的樹上開滿紅花,天空飄著細碎的雨。恩平高仕服裝廠開業了。
何榮相:因為我是恩平人,這是我的家鄉,我很想儘自己的一份薄力,為我們恩平的經濟發展。我現在這個廠不是很大,但是我現在是一個開始,我現在很希望在恩平各方面的配合之下,把我們精品的時裝在我們恩平發揚光大。
當年何師傅出生的那個小村子,現在已經變成一個繁華小城,摩托車來來往往,一派朝氣。由何師傅投資修建的燕翔公路直直延伸,伸向看不見的遠方。
看到這裡您可能要問,為什麼這條公路的名字不是榮相,不是何太太的名字倩儀,而是燕翔呢?
何榮相:由於我很窮的時候出去到外地,我的父母很窮,是很窮的農民。我來到香港的時候我幫人做了很久的工,我也不是拿很多錢回來給父母,因為那個時候最初不是賺很多錢。當自己的父親去世之後,我覺得自己很內疚,他生前我沒辦法養他,他愛喝酒,我想多買點酒給他都不行。為了紀念他,我一賺到錢,就捐給鄉里,我第一個要求,就是用自己父親的名字命名那條公路。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幫助我們恩平,幫助自己的鄉親,我已經滿足了。
2004年,在香港已經成功經營30年時裝的何師傅在廣州開設了第一家專賣店,打開了進軍內地服裝業的大門。從此,內地女公務員也慕名而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上了高仕時裝。2007年新年伊始,何師傅又把服裝業務延伸到了北京,他在北京嘉裏中心的開了專賣店。開心的何師傅還有什麼樣的願望沒有實現呢?
何榮相:其實我們來內地開店有一些願望的,因為我也講過對自己的名利得失不是那麼看中。為什麼來這兒開店,更加辛苦,問題是我就是為了這個中國內地的女性穿衣服出來不老套。我一來到我們中國內地,很希望我們中國女性開心點,所以我們公司用很多顏色鮮艷的衣服,它鮮艷的話就不土氣了,加上我們的剪裁,一些款式穿出來之後,開朗一點,走出來有信心。
春去秋來,轉眼之間,何榮相與高仕時裝一起走過了三十多個春秋。一個裁縫能左右香港政經界女強人的時尚風向,這就是裁縫的功力與修為所得。這也是這個睿智的人能走出作坊、做大品牌的魅力所在。
何太太:銀行家喜歡唱女高音,要做裙子,站在前排。我先生就花費很長時間,很多心思為她設計,要適合那時的場合。又要合身,最後她穿著裙子站在前排唱歌,很開心,我們也很高興。我們的希望就是看到客人穿的漂亮,這就是我們的滿足。我先生是個幹實事的人,不會宣傳,默默用功,他的願望就是看到更多的人穿著他設計的衣服,變的漂亮,不輸給外國人 。
何榮相:我可以儘自己的能力我就達到,因為強求是沒用的,我進取,我每天思考,我自己的東西一定會成功的。
的確,當一個人站在山巔上,被清風吹拂,回望那麼多年有苦有甜的日子,感慨豐富多彩的生命的時候,他才會真正感受到一覽眾山小的快樂。我們也期待何師傅的尺寸人生越過越完美,他所設計的服裝能夠給更多的人帶來歡樂和美麗。
何榮相:我們做人也好,成功非僥倖,一個人成功一定是有他自己的一套,失敗也有他的道理是不是?但是,無論他的出身貧窮,或者是富家子弟,如果你很勤奮,你也會有成功的一天。
當今香港,服裝品牌層出不窮,各領風騷,令人目不暇接。高仕時裝卻能在其中獨樹一幟。以高雅的設計、優質的布料、流麗的裁剪、精巧的工藝 深得香港及內地名流歡心。
責編: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