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在香港,公務員是一個熱門的職業,很多職位的報考錄用比例都超過了100:1以上。高收入、高福利、工作穩定是吸引很多人加入這個職業的最大原因。然而,香港的公務員也需要履行很多職責,個人操守也受到嚴格的監督,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們的工作生活。
在國際美食界各種各樣的協會當中,有一個獨特的機構,叫國際禦廚協會。這個協會由世界各國領袖們的禦廚組成,是世界上最為獨特、最為尊貴的美食學組織。這個組織給自己的成員頒發的最高榮譽徽章獎是C.C.C金章,迄今為止,全世界只有三個人獲此殊榮:其中一人為前法國總統禦廚,已經逝世;另外一人是美國5任總統的禦廚,已經退休;第三個人是一個中國人,來自香港號稱“鮑魚之王”的楊貫一。
楊貫一人稱“阿一”,上至國家元首下到平民百姓都叫他“一哥”。他74歲高齡,一生獲獎無數,國際禦廚協會的C.C.C金章是他最為看重的,而他的廚藝,確實得到了世界各國領袖們的高度稱讚。
香港人將楊貫一視為自己的驕傲,實際上,楊貫一不但是香港的驕傲,還是全球華人的驕傲。但是,又有誰知道,這個在全世界傳播精湛廚藝的中國人,卻有著一個悲慘的少年時代。
做童工就是負責飯館裏裏外外的衛生,一天只能睡3、4個小時的覺,他還是會節約出時間來看書寫字,充實自己。直到70年代末,楊貫一發現一家為高級食客服務的餐館生意非常紅火。中餐中的“鮑、參、翅、肚”價格最貴,也最受大家喜歡。這個餐館的成功給楊貫一很大的啟發。經過仔細的考慮,他決定選取鮑魚這種既貴重、又難製作的食物材料,進行有計劃的研究和炮製。
當時,曾經有人預言,楊貫一不可能成功。因為炮製一隻美味的鮑魚,需要兩天的時間,楊貫一又堅持精工細作,鐵打的人也得累死。再説鮑魚本身又很貴重,萬一炮製的鮑魚質量不如對手,沒有食客,飯店的損失更加慘重。但是楊貫一説了句這樣的話,“吃得了苦的人比神仙還有力量。”他前後購置了價值十幾萬元的鮑魚,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和炮製。在當時的香港,這筆錢可以買下一層樓。
1980年之後的頭3年,楊貫一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精進廚藝,將自己30年來在飲食行業浸淫的經驗不斷發揮出來,他自創了一套用中國砂鍋在客人面前烹調的奇技,令高手林立的香港餐飲界驚異之餘,也不得不大為嘆服。
1985年,楊貫一南下新加坡表演,名聲開始遠揚海外。同年他北上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表演廚技。
“當鄧小平吃到之後,他説真是好,這個鮑魚真的很好吃。所以後來有一句話,開放改革就有這麼棒的鮑魚吃了。一句話,就成了名。”
自此之後,楊貫一名聲大噪,香港富商、美食家、外國遊客、各國政要紛沓而至,而楊貫一也不停地在中國、海外做巡迴表演,並獲得各種大獎。
“今年我74歲,但是在這個歲月中,有苦有樂,人生的命運是註定是這樣走的。所以我跟別人説,你不用灰心,年輕人大把機會,最重要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的座右銘就是忍,忍出彩虹。我門一定要做到,人家沒有,我有。人家要是有,我就要優了。人家優的時候,我就要更優。”
他這樣要求自己,也這樣要求他的徒弟們。有人説,象他這樣刻苦研究出來的獨家的製作秘方應該保密、嫡傳,但是,他卻把自己所有的經驗完全沒有保留的教給喜愛廚藝的年青人。
“不能夠收藏起來,不告訴別人,這樣就失傳了。所以我認為人,不會永遠光榮,不會永遠得到一個永遠永遠的地位保護你自己。一個人會老,會生病,甚至會死亡。所以,我們有好的發明的菜式,要貢獻。我的心意是這樣的。”
責編:朱春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