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買東西不合算了?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前幾天我們在節目裏解釋了一位朋友對“自由港”的疑問,涉及到關於“關稅”方面的問題。節目播出之後有一位廣西的梁子燕觀眾發來電子郵件,説她了解到中國進口稅上調了,不知道稅率調整之後在香港買東西還合不合算,希望我們能在節目裏面詳細講解一下。其實是這樣的,梁女士提到的進口稅的調整指的是奢侈品進口稅的上調。中國財政部公佈, 2007 年 1 月 1 號起,攜帶或郵寄入境的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的進口稅稅率由 10% 調整為 30% ,化粧品稅率由 20% 調整為 50% 。這樣一來,在香港購買這類物品成本明顯提高了。但是,據我了解,從開始實施這項政策到現在,半個月,內地到香港遊玩、購物的人並沒有減少。那麼,稅率上調之後在香港買東西是不是仍然划算呢?政策又是如何實施的呢?
在香港買高檔化粧品、服裝、手錶等奢侈品比內地便宜,已經被大多數人所認同。以化粧品為例,目前在內地商場裏銷售的進口化粧品須繳納增值稅、進口稅以及消費稅,如果從香港購買,就可以免去部分稅費,算下來,相當於內地市場上同類産品 60%到70% 的價格。
吳小姐在上海一家公司任職,一到年末工作特別繁重,分身乏術的她想到請人代購。吳小姐看中的是一個護膚品牌的優惠套裝,她算了這樣一筆賬:這套化粧品在上海某商場打出的價格是 695 元,但在香港莎莎化粧品店買的話,只要 350 港幣,折算成人民幣還不到 350 元。加上代購費和郵費,最多也就 420 元,比在上海買便宜了兩百多。看準這一行情,精明的生意人打起了“香港購物賺大錢”的主意,由此催生一批專門到香港給人帶貨的“職業代購人”。不過從 2007 年 1 月 1 號起,這批“職業代購人”的生意就不好做了,因為到港帶貨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攜帶或郵寄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入境,進口稅稅率由 10 %調整為 30 %,化粧品稅率由 20 %調整為 50 %。
有分析指出,這一新關稅政策目的就是為了縮小境內外同類商品的價格,間接保護內地高檔手錶、化粧品等商品的市場,引導消費,同時抵制以代購為生的“境外倒爺”。
我要繳納進口稅嗎?
我們在北京海關相關部門了解到,並不是説只要帶了奢侈品就要交稅,在現場,會有工作人員進行評估,如果認定攜帶數量屬於“合理自用”的範圍,就不用繳納進口稅了。
根據目前的規定,旅客自帶入境物品按總價值高低分為 3 個級別, 1000 元以下, 1000 元 ?5000 元和 5000 元以上。 1000 元以下的物品免稅,其他兩個級別的物品都需要繳納進口稅。對於價值在 5000 元以上的物品,自用的物品要提供發票,按照發票的金額繳稅,不屬於自用的則需要進行正常的報關手續並按照貨物的稅率繳納進口稅。
在實際工作中,海關一般按照數量來判斷。例如,如果自帶 5到6 瓶化粧品,就屬於合理自用數量。但是如果帶進一箱或幾箱化粧品,則必須按照貨物來算,通過正常的報關手續繳納進口稅。
算清帳 再購物
這樣的規定我認為還是很合理的,既制約了以代購為生的“倒爺”,也沒有為難那些以旅遊購物為目的的消費者。難怪政策實施以來,赴港購物熱始終不降。
香港文匯報發表題為“奢侈品徵稅上調,赴港購物熱不降”的文章(這裡用文匯網上 1 月 7 號該條新聞的照片),表示“稅率調整後,到港採購仍便宜”,還表示“面對新稅率,港商不擔心”。
不過,細算起來,關稅調整之後,價格還真差了不少。以手錶為例,如果在香港購買一款名牌手錶的價格是 1 萬元,以前按 10% 繳納關稅,帶進內地的價格為 1 .1 萬元。現在關稅調整為 30% ,那麼就意味著要多花 2000 元。如果內地同款手錶的售價與香港售價的差額小于 2000 元,那麼在香港購買就不合適了。所以“境外購物,要先算一筆帳”。
而香港也有評論認為,雖然之前的元旦假期內地前往香港的遊客並未大量減少,但預計新稅率的影響會在春節、五一黃金周過後的節假日顯現,屆時出境遊的旅客消費意識也會更成熟。
香港八達通
香港德輔道之二──鹹魚生意海味街
昨天我們給您介紹了德輔道的海上街,那麼今天我們今天繼續講述德輔道的故事。從位於西環的電車總站出發,坐在叮叮噹當響著的電車上,行駛在德輔道西古老街道上,一路能看到好多年深月久的建築。香港最著名的海味市場就坐落在這裡。
由於香港的地鐵工程只修到上環,因此反而令西環這片地方保留了更多的舊城區特色,這裡被港人戲稱為“唐人街”。
當中環熱鬧繁華的辦公區已經曲終人散時,西環的夜才剛剛開始。
電車在德輔道西縱橫交錯的窄街小巷之間緩緩行駛,不時發出到站後丁丁噹噹的提示聲。在這裡,水果檔與大排擋相鄰,海貨的腥味夾雜著剛出爐的蛋塔香,穿一身黑香雲紗中裝的阿伯,以一口濃重的本土話,在沿著馬路的涼茶鋪櫃臺上與人聊天,真有時光倒流70年的感覺。
20世紀初是德輔道西的鼎盛時期,當時這條長不過300米的街道上,8成以上的店舖經營的都是鹹魚生意,滿街都是潮州話和卜卜嗒嗒的木屐聲。道路兩旁粗粗的石柱上,密密麻麻寫著該處店舖的店號,一看就是很傳統的色彩。
後來,鹹魚鋪逐漸減少,海味鋪逐漸增多。德輔道西也有了一個別名,叫作“海味街”。
幾十年過去了,這裡仍然集中著大量海味、南北貨等的批發鋪。沿途所見多為一家家海産品批發店。陣陣鹹魚味從敞開的電車車窗飄進來,乘坐的人們仿佛呼吸著過往歲月的辛酸與甜蜜。
這是德輔道西的一家海味老店,名叫海昌隆。
這裡仍然保留著很多海味店的老規矩。譬如,擺放整齊的貨品上絲毫找不到標注的價格,客人購買時,必須向員工詢問售價。而員工會相互詢問入貨價,但卻不能讓客人聽到,所以員工相互之間都有暗語。德輔道西上的每間海味店都有自己的暗語,目的是方便店內員工溝通。暗語除了數字以外,甚至還有詩句。
52年前,當時只有17歲的麥澄波決定發展自己的海味事業,轉眼間,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海昌隆號已經是德輔道西一帶數一數二的老字號。
海昌隆號老闆 麥澄波:其實海味街是這幾年才叫的,以前這個西區全部的樓,最高的只有四層,多數是三層。那個天臺就用來曬鹹魚,現在改成了高樓大廈,變得曬鹹魚沒得到做,所以形成了海味鋪比較多,所以叫海味街。以前的這些樓宇,一買就買一座或者租也是一座,所以上宿下鋪。
從海味街轉一個彎,就到了文鹹西街,海味街的海味大都來自這裡,每天早上麥澄波都會來這裡看看貨,順便了解一下今天的行情。
海昌隆號老闆 麥澄波:這是大賣手。
他是我賣手。
在文鹹西街上,幾乎每一家海味商戶都有自己精明的賣手,華人傳統行業中討價還價是一門學問,因此深諳此道的賣手在生意往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麥澄波:算便宜點,便宜點啦,便宜點啦。把貨裝起來。寫張單子給我,這是鮑魚,鮑魚按大小分一級二級大概三級了,這是關參,這種乾貝全部都來自日本,北海道的。
在很多人眼裏,香港經濟的好壞從海味鋪的生意就可以反映出來。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很多顧客購買海味都非常豪爽。一開口就説:“有什麼貨式最靚?”“稱幾斤給我!”據説十幾年前的海昌隆有一位女熟客,帶了20多萬元現金來買海産品,為了避免發生意外,銀行甚至派了專人陪伴。但自從97金融風暴之後,這樣一擲千金的豪客已經找不到了。
和麥澄波一樣,這裡的批發商大多也上了歲數,在他們的記憶裏,文鹹西街昔日的熱鬧喧囂是難以忘卻的。文鹹西街是連接德輔道西和德輔道中的一條交通要道,早期進入香港的華人在這裡聚居,並在這裡發展了自己的傳統行業。請繼續關注香港德輔道之三──文鹹西街與南北行。
精彩香港行
香港青少年制服團體系列(二)──香港小交警
昨天我們的節目向您介紹了小小飛行隊,今天我們繼續給您講述香港製服團體。每天,在香港不同地區的路口,你總能看到一群身著統一制服,學生模樣的人協助學童和路人安全過馬路。他們來自於哪?都要接受什麼樣的訓練?這樣的經歷對他們的人生都有著怎樣的影響?今天我們就帶您走進另一支香港青少年制服團體──香港交通安全隊。
老師:有沒有同學可以説説,這個交通標識是什麼意思?
學生:意思是車輛高度不能超過4.5米。
老師:對,有這個標識就表示超過4.5米的車不能通過。
這是沙田蘇浙公學裏一間普通的教室,教室裏的69名學生來自學校的各個年級,不同班級,每個禮拜五放學後,他們就會組織成這個特殊的班級。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稱──沙田蘇浙公學交通安全隊。
沙田蘇浙公學交通安全隊副總隊長 談亦琪:你知道嗎?我們在香港過馬路的時候,如果那裏有斑馬線,如果你在斑馬線附近的15米亂過馬路的話,我們會被罰錢的。
剛剛學了新知識,談亦琪就現場給我們當起了小老師。5年前剛加入學校的交通安全隊那會兒,她可沒有這麼積極。
沙田蘇浙公學交通安全隊副總隊長 談亦琪:我當時沒有想過會加入(團隊),而且沒有想過會參加這麼久,我想最多不過一兩年,我就會離開的,但是參加之後,我捨不得離開。平常見到我們學校的同學亂過馬路的話,我會告訴他,你不可以這樣子的。前面有斑馬線,或是天橋,我會叫他們走那邊,不要圖方便。
完成今天的交通安全知識學習,時間已近黃昏。不過隊員們今天訓練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
如果説交通安全隊在六十年代年成立的初期,著重是對青少年灌輸交通安全常識。隨著香港道路交通設施的完善,現在的交通安全隊更注重的是對孩子能力的培養。
沙田蘇浙公學交通安全隊隊監 賀採雲:因為香港是一個非常富裕的環境,所以孩子們在很多方面會有所欠缺,所以我會在步操的訓練方面是特別嚴格要求,希望通過這種艱苦的、長期的磨練,讓他們有另外一種方式去成長。
隊員們被分成兩組,一組在進行步操訓練時,另一組就要負責後方支援。擦皮鞋、熨制服這些後勤保障工作也不能含糊。
還真有點專業擦鞋匠的樣兒,加入團隊三年來,婁聖軻學到的可不止這麼多。
我們不是只有單一的這一個動作,我們可以有幾個動作,比如説:第一,近距離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這個動作引導車過來;第二,比較遠距離的時候,我們就要用這個手勢,可是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直接指著別人,我們要用有禮貌的方式,請他把車開到這個位置或這個方向來。
沙田蘇浙公學交通安全隊隊長 婁聖軻:剛加入的時候,我是個挺膽小、害羞的男孩,動不動就臉紅。經過三年的訓練,參加了很多活動,結識了很多朋友、隊員,膽子也越來越大。
1月27日,新界南總區又要舉行一年一度的檢閱禮了,婁聖軻和隊員們是既緊張又興奮,他們交通安全隊可是檢閱禮上步操比賽的常勝將軍,今年他們準備再接再厲,捧回第三十二座獎盃。
沙田蘇浙公學交通安全隊高級副隊監 戴麗儀:我們很注重(步操)比賽,因為每次比賽之後,隊員們都會更加喜歡交通安全隊,更加喜歡他們的課外活動,因為他們在比賽中得到的令他們有信心,有成就感。
戴麗儀是學校的英語老師,15年前也是在這所學校,還在念中一的她加入了交通安全隊,從此她和這個團隊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沙田蘇浙公學交通安全隊高級副隊監 戴麗儀:我覺得自己學了很多,課本上是學不到的,因為在課本上是學的知識,但是從這裡學到了組織隊員,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還有就是讓自己成為領袖。這些我覺得就是我留下繼續做交通安全隊的原因。
從最初的四十個人,兩間學校,到現在全港二百八十多間中小學校,超過一萬四千名隊員參與,交通安全隊四十四年間,吸引了一代又一代香港青少年投身其中。
沙田蘇浙公學交通安全隊隊監 賀採雲:其實這麼多年來,其實我很開心,因為我看到孩子在交通安全隊的大家庭裏是真的成長了,有些孩子剛剛加入交通安全隊,很內向,沒有信心。但是經過多年的磨練,如果他不退出的話,你會看到他們改頭換面。
責編: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