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連載(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9日 04:54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連載(六)
《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推動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連載(四)
《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連載(三)
《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連載(二)
《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連載(一)
《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網上座談會實錄

    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社會全面進步的過程。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大力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

  1.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思想。

    四位一體佈局的思想,是深刻總結我們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提出來的。早在新中國成立前,毛澤東同志就提出,我們不但要建設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建設一個文明先進的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建設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提出我國工業佈局的思想,後來又提出要建設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在探索中形成了關於社會主義建設佈局的一系列新認識。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佈局,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十三大確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五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進一步明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任務。黨的十六大強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要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四位一體佈局的戰略思想更加明確,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和任務的認識,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規律的認識,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

    按照四位一體佈局的要求,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協調,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共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建設,是緊密聯絡、相互促進的。經濟建設為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物質基礎,沒有經濟的發展,其他方面的發展就缺乏物質條件。政治建設為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政治保障,沒有政治建設,就不可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沒有一個以健全法制為保障的發展環境,其他建設就不可能順利進行。文化建設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沒有文化建設,就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就不能形成昂揚向上、開拓進取的主流精神。社會建設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提供有利的社會條件,沒有社會建設,就不能形成促進其他建設的良好社會環境。

  2.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胡錦濤同志指出:“要堅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緊密結合新的實際,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推向前進。”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保證人民群眾既享受發展帶來的物質成果,又充分享有民主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堅持走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切實改善黨的領導,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原則,不斷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共産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最重要的是堅持好、發展好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胡錦濤同志指出:“這個制度健康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就有保障,黨和國家的事業就順利發展;這個制度受到破壞,人民當家作主就無法保證,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遭受損失。”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産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支持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增強監督實效,使國家的立法、決策、執行、監督等工作更好地體現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人民政協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是黨和國家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是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要認真貫徹中國共産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促進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充分體現和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要發揮人民政協團結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不斷鞏固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聯盟,不斷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們黨解決民族問題的一個重大創造,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個制度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體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原則,體現了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統一。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切實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正確把握維護國家統一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之間的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擴大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趨勢和重要基礎。要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進一步完善城鄉基層政權、基層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堅持和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辦事公開制度,保證基層群眾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拓寬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形成能夠全面表達社會利益、有效平衡社會利益、科學調整社會利益的利益協調機制,保障廣大人民行使民主權利。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要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不僅要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而且要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依憲執政,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允許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要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要加強立法工作,到二?一?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積極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確保政法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不斷提高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能力。要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做好普法工作。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從中國國情出發,走自己的道路。世界上沒有抽象的、一般的民主,民主從來都是具體的、歷史的,是同一定的社會制度聯絡在一起的。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世界上一些發展中國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導致了嚴重的社會政治後果,這方面的教訓我們一定要引為警戒。”只有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才能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遵循有利於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有利於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原則。要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進一步完善適合中國國情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拓寬和健全監督渠道,充分發揮各監督主體的作用,提高監督的整體效能,把加強對權力約束的制度建設與對幹部的有效監督結合起來。要圍繞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資源,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在要求。人權是具體的、相對的,不是抽象的、絕對的,與一個國家的政治狀況、經濟發展、歷史傳統、文化結構和整個社會的發展水平有很大關係。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根本途徑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於發展中國家,生存權、發展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我們尊重國際社會關於人權的普遍性原則,但普遍性原則必須與各國國情相結合。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要根據我國的國情,把集體人權和個人人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公民、政治權利統一起來加以推進。不斷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切實保障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不斷提高人民享受經濟、文化、社會權利的水平,保證少數民族享有平等權利和特有的各項權利,保障殘疾人的各項權利。

    建立鞏固的國防和現代化的軍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必須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戰略全局,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又快又好發展。必須堅持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根本性質和宗旨,著眼于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以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為戰略目標,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以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威懾和實戰能力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落實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要統籌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與軍事鬥爭準備,統籌機械化建設與信息化建設,統籌諸軍兵種作戰力量建設,統籌當前建設與長遠發展,統籌戰略方向建設,進一步實施科技強軍戰略,著力推動軍事理論創新、軍事技術創新、軍事組織體制創新和軍事管理創新,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促進和帶動軍隊現代化建設整體發展。要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積極探索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新途徑新方法,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先進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程度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胡錦濤同志指出:“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面對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我們要更好地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萬眾一心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奮鬥,就必須大力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著眼于服務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和全黨全國工作大局,著眼于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努力形成體現中國先進生産力發展要求、體現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體現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論指導、輿論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條件。

    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一元化指導思想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想。要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著力回答幹部群眾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增強黨的思想理論工作的創造力、説服力、感召力。要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努力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凝聚億萬人民、鼓舞人們奮發進取的旗幟,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寫照,是激發社會活力的強大力量。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進一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養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質,切實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教育,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生動具體地納入青少年成長的各個環節,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問題,既要鼓勵先進又要照顧多數,既要統一思想又要尊重差異,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發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眾文化。

    要把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在社會主義社會裏,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都必須旗幟鮮明。要教育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扶正祛邪,揚善懲惡,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

    現代社會,宣傳輿論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能不能做好宣傳輿論工作,關係人心向背,關係事業興衰,關係黨的執政地位。要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增強引導輿論的本領,牢牢佔領宣傳思想陣地,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牢牢掌握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引導新聞媒體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進一步改進報刊、廣播、電視的宣傳,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要重視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導,積極開展輿論監督,完善新聞發佈制度和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型傳媒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加快建立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加強互聯網宣傳隊伍建設,形成網上正面輿論的強勢。要著力營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良好氛圍,著力營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著力營造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的良好氛圍,促進全社會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幹部群眾增強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誌,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生活質量。繁榮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事業,創作生産更多更好的優秀文化産品,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的精神境界。各類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都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努力宣傳科學真理、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精神。要根據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穩步實施的要求,不斷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革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性障礙,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業,增強文化産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要形成科學有效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産和服務的微觀運行機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和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創新體系,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要加強對外宣傳,讓中國的聲音傳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營造客觀友善的國際輿論環境。

  4.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對於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發展,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産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馬克思、恩格斯在繼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勾畫了美好社會的藍圖,指明了實現美好社會理想的正確途徑。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我們黨不斷探索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理論,強調要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正確處理我國社會的一些重大關係。鄧小平同志科學闡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江澤民同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強調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為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正確認識、全面把握和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這些基本特徵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切實貫徹和體現。

    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和必然要求。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要進一步營造平等競爭、共謀發展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要在全黨全社會大力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大力營造鼓勵創造、尊重創造、保護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支持人們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方面的創新,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始終充滿蓬勃的創造活力。

    要在促進發展的同時,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妥善協調各種具體的利益關係。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從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從收入分配、利益調節、社會保障、公民權利保障、政府施政、執法司法等方面採取切實措施,逐步做到保證社會成員都能夠接受教育,都能夠進行勞動創造,都能夠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參與社會生活,都能夠依靠法律和制度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切實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要同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同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同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要深入研究社會管理規律,更新社會管理觀念,整合社會管理資源,推進社會建設和管理的改革創新,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提高依法管理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對全社會進行有效覆蓋和全面管理的體系。要更加重視和善於發揮村民自治、社區自治組織、社會團體、社會仲介組織等的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共産黨員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發揮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的作用,發揮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仲介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作用,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隨著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我國社會出現了人民內部矛盾多發多樣的狀況。這是我國社會深刻變革中難以完全避免的現象,關鍵是要正視矛盾,提高解決矛盾的本領,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確途徑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處理矛盾的體制機制。要深刻分析現階段人民內部矛盾産生的原因特別是深層次原因,注重從源頭上減少人民內部矛盾的發生。要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暢通群眾的訴求渠道,完善信訪工作責任制,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等方法,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堅決依法糾正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著力避免因決策失誤和工作不當引起群眾不滿和抱怨。要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堅持依法辦事、按照政策辦事,既依法維護群眾正當權益,又依法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5.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積極因素

    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和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創造性,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始終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發揮各方面的創造活力,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奮鬥。

    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幫助人們幹好事業的良好社會環境,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充分發揮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廣大農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勵和支持其他社會階層人員為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民族問題始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一個重大問題,民族工作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規,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認真貫徹黨的僑務政策,做好僑務工作。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方針成功地付諸實踐。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採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妥善處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發展的問題,實施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安排,確定了多項支持香港、澳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政策,努力保持香港、澳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加強內地同香港、澳門在經貿、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旅遊、資訊等服務産業,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支持澳門發展旅遊等服務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發展,不斷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在香港、澳門取得更大成功。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香港、澳門事務。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堅持胡錦濤同志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的四點意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要貫徹實施《反分裂國家法》,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同時絕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個主題,推動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推動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恢復兩岸對話和談判,加強與反對“台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台灣各黨派的對話和交流。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促進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密切兩岸經貿關係,推動全面、直接、雙向通郵通航通商,爭取逐步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鼓勵和推動有利於維護台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兩岸關係的其他活動。依法保障台灣同胞正當權益,竭誠為台灣同胞服務。

責編:王茜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