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青藏列車乘客牛仔帽上記錄"天路之旅"點點滴滴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7日 07:29 來源: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由西藏至北京西站的首列火車平安到站。楊威/攝  

    京華時報消息:“到北京了,到北京了!”昨天(6日)上午,在北京西站,首列青藏高原進京列車───T28次列車打開了車門,乘客回到了北京。“太激動了,根本説不清楚,只有自己才明白這種感覺!”第一名下車的乘客激動地説。軍人蘇建政曾乘飛機和駕車兩上青藏高原,這次特意選擇通過青藏鐵路三上高原。在回到北京後,蘇建政請列車長在記錄自己高原之行的帽子上簽名,為這次具有特殊意義的旅程畫上圓滿的句號。

    ■乘客

    軍人走天路三上高原

    昨天剛一下車,乘客蘇建政就請列車長在牛仔帽上簽字留念。這頂帽子右邊帽檐寫著從北京發往西藏的T27次列車途經各站和抵達時間,左邊帽檐寫著返程時各站抵達時間。蘇建政説這都是他在路上記的,現在加上列車長的簽名,他的青藏鐵路之旅圓滿結束。

    蘇建政和妻子陳曉梅是僅有的兩名同時乘坐了T27和T28次首發列車的乘客。他們都是軍人,年齡在50歲左右。蘇建政介紹,本次前往拉薩是他們第三次進藏,2002年兩人首次乘飛機進藏,2004年他們駕車從四川進藏,今年得知青藏鐵路開通,他在售票第一天便買了兩張T27次車票,同時委託在拉薩的朋友購買了T28次的車票。陳曉梅説,他們在拉薩只逗留了10小時,晚上拍攝拉薩夜景,早上在拉薩吃了一頓早餐,便乘T28次回京。在車上,他們向車組核實後驚喜地發現,他們是僅有的兩名同時乘坐T27次和T28次首發列車的乘客。

    接站人

    山東“追車族”北京接站

    昨天接站的人群中,來自山東的高傑先生可以説是T27/T28次首發列車的“鐵桿追車族”。高傑説,他在山東勝利油田工作,昨天清晨剛從山東趕到北京來迎接T28次首發列車,而下午就又要趕回勝利油田。他説,T27次首發時他就趕到了北京送行,本來他是希望乘坐T27次首發列車去拉薩見證青藏鐵路開通的,但由於T27次首發列車的車票太難買,他只好改變想法,希望製作一本首發列車簽名冊留作紀念。為此,他在T27次的候車室委託《拉薩日報》記者白娟幫助他實現願望。當T28次返回北京時,白娟又委託列車長將這本簽名冊轉交給高傑。為了感謝列車長和白娟幫助自己實現願望,高潔專門帶來了勝利油田的紀念郵冊送給列車長表示感謝。

  ■揭秘一

    列車員每晚只睡3小時

    “累,這一趟真的累人。”被問及首發來回最大的感觸時,列車長谷建富和張鵬異口同聲地説。谷建富介紹,他們在7月3日晚抵達拉薩後,只在拉薩逗留了不到10個小時,由於在車上的兩個晚上每晚只能睡三個小時,雖然是開往拉薩的首班車,但他們到達拉薩後,基本上所有的列車乘務、機組人員都沒有出去欣賞拉薩的風光,而是在酒店裏休息。列車員小李説,因為列車要進入高原缺氧地帶,“確保乘客安全”是列車員的最大職責,為此列車每個座位底下都專門配備了輸氧裝置,並設立了專門的醫藥點。“由於乘客比較多,我們要時刻關注旅客的身體狀況,要做到對每個乘客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小李負責的車廂,一來一去沒有一個乘客出現特殊情況,全部安全到達,這讓他松了口氣。

    ■揭秘二

    氣壓低讓列車難供米飯

    T28次列車的餐車共配備了5名廚師,肖師傅就是其中之一,“工作量大,氣壓低,幹活比較累。”肖師傅説,由於做飯活動量比較大,廚師們的高原反應要比較強烈一些,做飯時會因為缺氧而喘不過來氣,因此要做一會就停下來用吸氧面罩吸一些氧氣,有時站起來取樣東西都會覺得頭疼。

    談到列車上的飲食,肖師傅説,列車上增設了牦牛肉等藏族特色食品,但乘客吃的比較多的還是川菜和北京菜。“可能是由於這趟車的藏族乘客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遊客吃不慣”。

    肖師傅説,與普通列車不同,T28次列車的餐車不提供米飯,全部都是麵食,或者麵包等快餐食品。這是因為青藏高原的大氣壓低,水加熱到70多攝氏度就開了,導致米飯煮不熟,而平常泡5分鐘就能食用的方便麵在高原至少要煮20分鐘。 (京華時報/記者 劉薇 郭鯤 夏命群)

責編:劉彥妤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