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既可排除裝備疑難故障,又能搞科研攻關,還會“著書立説”,這名“全能型”人才,就是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團雷達技師、一級軍士長呂滿海。
呂滿海1991年入伍。2000年,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呂滿海被抽調到剛引進某新型武器系統的該團擔任雷達操縱員,憑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他一步步蛻變為“兵專家”。
20萬字的筆記和80萬字的“寶典”
由技師突然變為操縱員,還要操縱極具挑戰性的新裝備,呂滿海面臨的是從零開始的新知識、新技術。這激起了他無窮的鬥志。學習之初,首先面臨的難題就是語言關。那段日子,他兜裏揣著一本外語詞典,過起了陣地、飯堂、學習室“三點一線”的生活。資料翻來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寫下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在學習室學睏了,就趴在桌子上歇一會兒,他每晚都加班到一兩點才睡,沒多久,他的體重就從68公斤降到55公斤。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兩年,呂滿海就掌握了兵器原理和操作技巧。
隨著對裝備的深入學習,呂滿海發現,引進的該裝備的技術資料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過於分散、查閱煩瑣的弊端,此外,技術資料沒有對隨車的電路圖進行具體分析,對於專業技術人員來説,可操作性和實用性都不強,難以理解和掌握。
為解決這一難題,呂滿海再次“開足馬力”,開始了新的攻關,他先後繪製了100多幅電路圖,經過多次分析、研究和驗證,整理編寫出80多萬字的《某型搜索雷達高頻艙電路原理詳解》一書,填補了該專業無教材的空白,成為官兵學習使用新裝備的“活”教材,大大縮短了官兵學習掌握新裝備的週期。
連當時的專業技師都豎著大拇指對他説:“老呂啊,你走在了我們前面!”工廠、科研院所看了這本書,都很震撼,説這是本學習搜索雷達的“寶典”!
大膽創新,專家都排除不了的故障他能行
在多年的武器裝備使用和維護中,呂滿海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線基層技師,停留在“會使用”“能排故”是遠遠不夠的,“大膽創新”同樣重要。
雷達插件和組合價格昂貴,被大家稱為“金娃娃”。有一次,13個“金娃娃”送修,卻被多個廠家、科研所判了“死刑”,原封不動地退回來。呂滿海偏偏不信邪,不甘就此罷休,一頭扎進實驗室不分晝夜的研究起來。運用自己發明的測試平臺,他對插件逐個進行檢測,並大膽使用自己總結的“對比法”、“波形檢測法”和“靜電測試法”嘗試檢修。
僅用了七天!這13塊曾經讓專家們一籌莫展的插件板和相控陣雷達天線電源組合全部得以修復!“絕症”的成功“治愈”為部隊節約經費30多萬元,也開創了營級單位獨立維修某新型兵器配件的先河。
多年來,呂滿海先後排除兵器疑難故障300多起,修復和調試好兵器緊缺組合、插件60多個,創造性地保障了兵器裝備,為部隊節約外匯200多萬元。
培養新兵,共同成長助力強軍夢
自己成了技術專家,但呂滿海並不滿足。在他心裏,只有戰友們共同進步成長,才能實現強軍目標。
一直以來,該團都是按照“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人員成長較快。但是近年來,人員流動性較大,影響了裝備保障和日常戰備工作的展開。
為解決這個問題,呂滿海打起了新兵的“主意”。隨著兵員素質的不斷提高,新兵逐漸能勝任許多崗位,為此呂滿海積極向營連領導建議,制定了選拔培養新兵的方案。
那段時間,呂滿海逐個找新兵聊天、組織“文化程度”考試,在摸清底數的情況下選拔幾名大學生士兵到主戰裝備上擔任操縱員,把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經過手把手幫帶,如今,這批新兵正在茁壯成長,在主戰裝備上幹得有聲有色。大家共同在實現強軍夢的路上,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