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軍事頻道 > 全部新聞

清廉:共産黨人永遠的政治本色

講武堂特別節目:解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

發佈時間: 2013年08月14日 1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掃一掃,立即關注!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微博

原標題:

  主講人:南京政治學院教授  劉正斌

  為什麼説清廉是共産黨人應有的形象?

  為什麼説清廉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源遠流長?

  為什麼説中國共産黨歷來重視清廉建設?

  為什麼説清正廉潔事關生死存亡?

  為了永遠清廉的政治本色,該如何改進作風做出榜樣?

  敬請關注,《講武堂》8月10日10:18播出

  南京政治學院  劉正斌教授解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三《清廉:共産黨人永遠的政治本色》。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來到講武堂。

  關於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上次我們聊的是"務實"問題,今天我們談一談"清廉"二字。

  第一個問題、清廉是共産黨人應有的形象

  中國共産黨講的"清廉",就是要求嚴於律己,廉潔奉公,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産黨人的浩然正氣,切實做到拒腐蝕、永不沾。

  解放初期,有一位老農民到書店買年畫,他買了一張毛主席的像,又要買共産黨的像。書店的服務員告訴他,沒有共産黨的像。他硬是不信。他説:人們經常講,這個人像共産黨,那個人不像共産黨,共産黨怎麼能沒有像呢?那麼,共産黨有沒有像?共産黨的像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前幾年,一家中美合資企業要成立共産黨的支部,中方經理、也是黨支部書記跟美方經理商量這件事。美方經理問:我們這兒誰是共産黨員啊?中方經理説:你猜!美方經理一口氣報出20多個人的姓名,竟無一差錯。這位美方經理是根據什麼猜出來的?在他的心目中,共産黨又是個什麼樣子?

  有人説,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時刻豁得出來的人,就是共産黨人。這話很對。

  也有人説,無數優秀的共産黨員早已用實際行動做出了具體的闡釋。共産黨員就要像周恩來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像鄧小平那樣,把自己當成"人民的兒子";像鄭培民那樣信奉"老百姓比天還大";像焦裕祿那樣"心裏裝著全體人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這話當然也很有道理。

  還有人説,其實很簡單,黨章上規定了黨員的八項義務,按照義務去做,就是共産黨員。八條義務是什麼呢?我把它概括起來,就是:第一條,學習上的標兵;第二條,工作上的排頭兵;第三條,無私奉獻的尖兵;第四條,嚴守紀律的老實人;第五條,團結的模範;第六條,糾正錯誤的勇士;第七條,群眾的貼心人;第八條,道德的楷模。這些標準都很高,如果都能夠按照這八條去做,無疑是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共産黨員。這話無疑也是正確的。

  但是,我認為,共産黨人的形象,首先應當是一個清廉的、不貪不腐的形象。特別是作為執政黨的一員,作為手中有一定權力的共産黨的幹部,清廉是起碼的要求,清廉又是很高的要求。

  為什麼説清廉是起碼的要求?因為清廉的對面是腐敗,腐敗就是變質。打個比方,一個廚師要做一盤好菜,起碼的條件是食材要好,要新鮮。食材都已經腐敗變質了,再高超的烹飪手藝,做出來的菜也好不到哪兒去。所以説,共産黨人的良好形象前提是清廉、品質不壞。

  為什麼又説清廉是很高的要求?因為,要做到清廉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來,人性中有弱點。《西遊記》的開篇詩裏説:"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人們常説: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慾望無止無休,克服起來很難,如果沒有足夠的修養功力,沒有堅定的信仰、信念,誘惑當前,就很容易把持不住。正如王陽明所説:"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二來,社會上有慣性。有個領導同志講了一個故事,他説去醫院看望病號,門衛不讓進,理由是現在不是探視時間,要看,明天再來。領導説,我明天要出差,能不能通融一下?門衛説不行,醫院有規定,我不能違反。這時司機走過來,跟門衛握了握手,門衛立刻笑逐顏開:請進。領導納悶地問司機:他那麼堅持原則,怎麼你一握手就同意了?司機説:我給他10塊錢。

  (1)毋庸諱言,當今社會,還存在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消極因素,還存在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等仍大有市場,這必然會對包括共産黨人在內的全體社會成員産生不良的影響。所以説,要做到清廉不容易。清廉是對共産黨人很高的要求。別人可以做不到,共産黨卻必須做到。

  第二個問題、清廉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源遠流長

  "廉",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早在西周時期,《周禮》就提出對官員的考核有六廉:廉善、廉能、廉靜、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説,一個官員必須具備善良、能幹、敬業、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廉政,成為歷朝歷代考核官吏職守的重要標準;到了明清兩代,君主更是煞費苦心地給官吏們樹立清官典型,要求官吏做到"廉以立志,廉以律己"。例如,雍正的時候,設立養廉銀,是官員年薪的一百倍。如果你拿了養廉銀還照貪污,不管數目多少,查到了就抄家殺頭。明朝的郭允禮寫的《官箴》,系統而明確地提出了一套公正、清廉的主張,他説:"吏不畏吾言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吏不敢慢,廉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這是對清廉最為後世稱道的經典闡釋。

  中國歷代有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為節操,在歷史舞臺上留下了很好的名聲,被後人所歌頌。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西門豹,西漢的趙廣漢、黃霸、楊震,唐朝的徐有功、狄仁傑,宋朝的包公、陳希亮,明朝的海瑞、況鐘,清朝的于成龍、呂璜等,都有不錯的清廉之名。

  戰國時魯國魯穆公的宰相公孫儀,特別喜歡吃魚。想求他辦事的人紛紛給他送魚。都被他回絕了。他的弟子不解:"您平時喜歡吃魚,為什麼不要他們的魚呢?"公孫儀説:"吃幾條魚固然微不足道。但是假如我吃了別人的魚,就要遷就于他,就要腐敗枉法,就會被罷免相位。到那時,就沒有人給我送魚了。現在我不收別人的魚,倒還可以安穩地做宰相,自己能夠經常買魚來吃。"

  《左傳》記載,宋襄公時代,有人得了一塊好玉,去送給大夫子罕。子罕説:"美玉是你的寶貝,不貪是我的寶貝,假如我收了你的寶貝,那咱倆就都沒有寶貝了。你還是拿走吧。"

  漢代華陰人楊震,風雅清正,志存高遠,人稱關西孔子。他曾推薦一個叫王密的"賢士"做昌邑縣縣令。一次,楊震因公事路過昌邑縣,晚上住在館驛。夜深人靜之時,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王密説:"此時深夜,無人知矣。"楊震説"豈可暗室虧心(暗地裏做些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一時傳為美談。

  明朝的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體察民情,革除弊政,積極反對貪污和奢侈;禁饋贈,懲貪官,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審理積抑,昭雪了許多冤獄。海瑞的儉樸到了一般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張破席上,身上蓋著他夫人的舊裙子。海瑞死後,他的遺物只有一隻竹籠,裏面裝著八兩銀子的工資,還有幾件舊衣服,最後還是同事們捐錢把它下葬的。所以海瑞深得百姓擁戴,發喪之日,市民送者夾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絕,被百姓呼為"海青天"。當時有名士王世貞給他九個字的評價:"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

  關於拒禮守廉,歷史上還有一些有趣的傳説故事。

  清乾隆年間河南巡撫葉存仁,為官幾十年,清廉自守。在他告老還鄉時,官員們為他送行,卻遲遲不讓起錨。一直等到晚上,月明東升,只見一葉小舟駛來。原來是下屬們要給他送禮,怕人知道,所以要等夜裏來送。葉存仁叫人取來文房四寶,賦詩一首:"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包公六十大壽那天,堅決不收禮金。不料第一個來送禮的是當朝皇帝宋仁宗。送禮的太監用紅紙寫了一首詩:"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勞似魏徵。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理不通。"包公回詩一首:"鐵面無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勞本是分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

  清康熙年間江南總督張伯行,在衙門口立一塊匾,上書:"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

  (2)在中國幾千年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裏,由於剝削階級的本性所決定,官場大多污濁不堪,官風大多腐化墮落。有人翻遍史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記載的有名有姓的清官不過幾十個人而已。但是,清官越少越稀罕,越受到追捧,所以流傳起來越久遠。北宋文人周敦頤在《愛蓮説》中,這樣寫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幾句話反映了人們對清廉的嚮往,成為歷史上清廉文化最傳神、最生動、最理想化的點睛之筆。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講武堂 特別節目 的新聞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