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講武堂。上一講講到晚清時期。第一講講的明朝,講它在海權和黑火藥時代的雙重落伍。到了清朝,又在蒸汽機與鐵路時代雙重落伍。我們這一講主要是回顧一下民國時期,中國在這一次新軍事變革中是怎麼落在後面的。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大清王朝成為一個歷史的名詞。1911年建立中華民國,3年之後,1914年歐洲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次世界大戰,實際上整個歐洲都陷入了全面混戰,後期到1917年美國也被捲入。這正好是觀察中國和世界軍事差別的一個絕佳時機。第一次世界大戰,可以大體稱為半機械化戰爭。這是以工業化為基礎的。大規模的動員和遠距離的運輸,強大的炮兵火力的持續轟擊,初級的空中武器,原始坦克的出現,毒氣的被運用,無限制潛艇戰的登場,上述的這些綜合因素,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技術特點。本來熱兵器的出現,已讓步兵的數量優勢受到削弱,機關槍、戰壕和鐵絲網整個體系的出現,使步兵的優勢就更加沒有了。只有長時間、高強度的炮擊,再加上集團步兵的持續突擊,炮火把對方的陣地,整個體系摧毀一個口子,然後集團步兵發起衝鋒,向前一步一步地推進,這正如美國學者梅爾指出的那樣,火炮才是真正統治戰場的武器。整個一戰期間,大炮殺死的人,比輕武器和空襲殺死的人要多,而且比其他任何武器殺死的人都要多,這種情況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期,大炮的優勢被充分地發揮,這個時候實際上機關槍的作用已經沒有了,特別是當坦克出現的時候。沒有大炮,步兵既不能在進攻中取勝,也不能在防守中完成防守作用。大炮除了進攻時發揮作用以外,防守也能發揮作用。於是就形成了“炮兵征服,步兵佔領”的模式。直到二戰期間,蘇聯軍隊還把炮兵稱為戰爭之神,實際上很多的記憶都是來自於一戰。這對一個國家的炮彈供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雙方都在拼大炮,誰的炮多,誰的炮大,誰的炮彈多,在戰場上你的軍事優勢就能體現出來。而這個能力又來源於工業生産能力,看你後方的生産線怎麼樣。
(1)對中國來説,一戰是一個機遇。因為列強陷入了互相殘殺之中,自然放鬆了對中國的壓迫。可惜,積貧積弱的中國,卻只能趁機賣些輕工業製品,輸送一些廉價勞工。此後,自身陷入長期的軍閥混戰狀態。一方面是國家的工業化建設遲遲不能提上日程,另一方面卻是軍事支出居高不下,嚴重阻礙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更談不上軍備革新了。
當時軍隊裏面流傳著一句語,“老兵怕機槍,新兵怕大炮”。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當時中國軍隊配屬的大炮數量非常少,而且質量也比較差,炮的品種主要是山炮和步兵炮。由於炮彈非常少,甚至很多炮兵都不會進行直瞄射擊,因為你沒有炮彈,炮彈非常昂貴,訓練跟不上,在戰場上就不會用。這就導致打起來後,不會直瞄,只會間接瞄準,那就等於是亂打一氣,亂射一氣,和過節放煙花一樣。炮擊只是象徵意義。有些新兵沒有聽過炮響,不知道炮彈會落在什麼地方,加上炮聲非常大,所以很多新兵害怕這個東西。但是老兵知道,這種沒有準頭的炮火,沒有什麼意義,真正要他命的是機關槍。
這種現象非常典型地説明,當時中國軍隊和同時代先進國家的軍隊的本質區別。如果當時這些軍閥的軍隊,遇上的是歐洲列強的軍隊,那這些老兵就不會只怕機關槍了。我們可以看看西方關於一戰的片子,展現的不僅是炮多、炮好,而且步炮結合,戰鬥打得非常好。
在中國的軍閥內戰中,由於火炮缺乏的原因,老式的城墻依然還是很有價值的防禦體系。在清軍平息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李鴻章最佩服的洋人的武器就是開花大炮,大炮一打上去,對方持輕武器的步兵沒辦法防禦,就連那些工事也完全沒有辦法去防禦大炮。非常厚重的城墻,瞬間就被摧毀。所以淮軍非常注重這種開花大炮。由於炮兵武器的大量裝備,使淮軍成為了清軍的後起之秀。
軍閥混戰時期,中國軍隊各方的攻堅能力,絕大部分還沒有達到晚清內戰時淮軍的水平。這又是一個讓人非常震驚的退步。晚清時期的鐵炮,反而不如清初時候的紅衣大炮,軍閥混戰時候的火炮還不如淮軍的開花大炮。
再就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駁殼槍,這是德國人發明的,但是德國軍隊自身裝備的非常少,幾乎都被中國軍隊裝備了。當時無論是國民黨的軍隊還是共産黨的軍隊,手上裝備的駁殼槍都非常多,那為什麼中國會成為駁殼槍的大市場呢?原因還在於,當時中國工業基礎非常薄弱,中國的軍隊沒有強大的炮兵部隊,機關槍的數量也非常有限,就導致步兵的火力非常地薄弱。如何提高單兵的火力,就成為影響戰鬥結果的一個大問題。這個時候中國軍隊還沒有裝備衝鋒槍,同樣還是因為工業基礎,你造不了衝鋒槍,因而駁殼槍就應運而生了,成為提高單兵近戰火力的一個利器。雖然這個槍造價昂貴,但是卻非常適合當時中國軍隊的需要,因為德國軍隊他們裝備大量的衝鋒槍,它不需要裝備這個東西。中國人在駁殼槍的使用上,在戰場應用中對技術性能的發揮,後來連德國人也感到非常地震撼。我曾經看到過一個資料,德國人説,中國人竟然能夠把駁殼槍架在一個胳膊上,以胳膊做支架,這樣橫向能夠打一個扇面,能夠掃射,這實際上就是衝鋒槍一種的用法。他感到非常的驚訝。背後的原因,實際上可以追溯到我們工業基礎的落後,不得不為之。
(2)中國軍閥混戰,與一戰相比,本身造成的破壞有限,這與一戰的破壞性形成了鮮明對比。相反,敗軍趁機劫掠百姓,甚至化身為土匪,才是當時中國百姓最害怕的事情。敗軍“遣之則兵散為匪,招之則匪聚為兵。”遣散也就成了製造土匪的代名詞,而招募則成了土匪穿軍裝的合法化過程。這樣的軍隊,又如何保家衛國?就在中國軍隊忙於不怕大炮的低水準內戰時,一場新的軍事變革又啟動了。
從軍事的角度看,這是內燃機引發的一次機械化戰爭的變革。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一戰的後期,很多機械化兵器問世,如飛機、坦克、軍艦、潛艇等等熱機械化裝備相繼出現。
一戰後期,英國率先發明了坦克,之後坦克就被定義為步兵的支援武器。在當時,一些軍事思想家像英國的富勒、李德哈特,法國的戴高樂,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德國的古德里安等,認為坦克的出現,就意味著未來戰爭是內燃機戰爭,是以集中使用裝甲部隊進行的大縱深、全戰區的立體化戰爭,因為飛機也出現了。這個時候軍隊的攻擊速度,不再以最慢的步兵和輜重單位為標準,而是以最快的坦克部隊為標準。這就是革命性的變化。
但是,這些思想家提出這些觀點的時候,他們的觀點並沒有得到本國決策層的重視。因為他們那些國家,都沒有要在歐洲和世界上追求霸權的需要,所以這也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國家的戰略目標往往成為世界或者本國軍事革命的強大的推動力和牽引力。如果有了這樣的一個國家戰略目標,有了這樣一種力量,軍隊當中的一些思想家,具有優秀頭腦的這樣一些人物,就會被重視,就會被重用。如果沒有這樣一個目標,喊再多的口號也無濟於事。所以你有再多優秀人才,他也不會用,這些人最後就會紛紛湮滅。就像法國的、英國的這些人,包括蘇聯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年輕軍官,都沒有得到重用。
德國的古德里安,卻得到了重用,原因就在於德國有這樣一個戰略需求。德國要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之仇,想要稱霸歐洲,進而爭奪世界霸權。因此它就非常關注古德里安的建議,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德國迅速形成了全新的,以飛機和坦克兩大機械突擊力量合成的機械化戰爭體系。飛機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閃電戰方式得以實施,實際上就是把這些技術力量、軍事體系,形成了一種合力,再加上這些先進軍事人物的思想貫穿,最後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特點。
世界歷史的規律,就是當有實力的一方率先完成一場新軍事革命,使原來的軍事體系被打破的時候,大規模的戰爭就會發生,並且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持續到什麼時候呢?要麼是到新的軍事平衡建立,要麼就是具有軍事優勢的一方把它自己的新軍事革命的能量全部釋放殆盡。或是奪得太多的土地和資源,奪得太多的國家利益,慢慢地進入消化狀態,然後籌備下一場新軍事革命。如果不是這樣,率先完成新軍事變革的這一方,是不會停下來的。
稍微展開一點回憶,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當年的歐洲,挾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擴張衝動,首先是徹底的掠奪、蹂躪了美洲,由於美洲整體上還處於原始社會,比歐洲落後了兩個時代,所以印第安人作為一個在美國佔統治地位的民族,幾乎被屠滅殆盡。在他們的屍體,在他們的屍骨,祖祖輩輩居住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個歐洲的移民國家——美國。之後,歐洲又將其工業技術和經濟凝聚而成的先進軍事實力,揮戈指向中國,指向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
回到機械化戰爭的話題上。按照一戰的老黃歷,戰爭的發展,都是從邊境地區的前沿部隊交火開始,然後逐步升溫,最後雙方軍隊形成了連續塹壕的正面,隨後雙方組織後方的兵員,大規模地支援前線,大規模參加,大規模生産火炮,生産炮彈,這就進入了整體消耗戰的狀態。然後再一點一點地突破。
但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時候,景觀完全不同。在一戰後,發明了無線電,包括雷達,二戰時期得到大規模運用。德軍借助新的無線電工具和機械化的運輸手段,以強大的裝甲集群為矛頭,在空中支援下,進行大縱深的分進合擊。
當德國和波蘭的戰爭爆發時,沒有人相信波蘭會勝利。大家都知道,波蘭肯定打不過德國。但是都認為至少可以打上三四個月,可是沒有想到,波蘭只抵抗了28天,主要的戰鬥僅僅進行了17天。接著,德軍的戰爭力量轉向西線。4個小時控制了丹麥,1個月拿下挪威,42天消滅了法國,法國與德國基本上是實力相當的國家,42天就把它消滅了。徹底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模式,第一次世界大戰,應該説最成功的經驗就是防線。第二次大戰當中,幾乎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防線,包括如此堅固的馬奇諾防線也被繞過去了,毫無用處。這就是先進的軍事體系展現出的對舊的軍事體系摧枯拉朽的力量。
當時丘吉爾就感到非常疑惑,説德國為什麼打這麼快,它使用的那些技術和武器,基本上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已經出現了的,而且英國和法國在技術水平上並不比德國落後。為什麼戰爭會打成這樣一個情形?它實際上沒有意識到,這是經過新思想,新軍事思想的一個整合,居然能夠完全顛覆上一場戰爭的模式。實際上當時感到震驚的不光是丘吉爾。其實德國人當時自己也沒有完全認清這種戰法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在波蘭一試,證明了閃電戰的威力巨大。後來希特勒就把這個戰爭模式直接運用於蘇聯,跟蘇聯開戰。所以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反復強調,你不光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不光要有先進的軍事編成,你還要有先進的軍事思想,你還要有高超的組合能力。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國家有一個遠大的、堅定的戰略目標,這才是根本性的動因。希特勒的德軍創造的這些奇跡,都可以從這個地方找到它的原因。
在西線攻勢發起前,進行了一次兵棋推演,德國參謀總部的高級將領曾經問古德里安,當你的裝甲部隊推進到馬斯河的時候,你的重炮兵部隊恐怕還在本土,因為它跟不上你前進的速度,那你如何突破法軍的防線?沒有重炮,坦克過去了你怎麼辦?古德里安回答説,我將用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就是我們今天説的強擊機,取代傳統的炮火。所以炮兵一定能跟上,他的思維就是這樣。前面那個高級軍官想的還是一戰的思維。你坦克走了,你炮兵跟不上,你怎麼辦,火力怎麼辦,他想的是這樣。而古德里安想的卻是立體化的一種新陸戰,一種新模式。而英法聯軍,也沒有從這個角度出發思考問題,他們認定古德里安,會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思維。古德里安呢,沒有辦法在坦克前進的過程當中突破馬斯河,寬闊的馬斯河,德軍走到這個地方以後,就要等待它的炮兵,至少要停留六到七天,但是事實上德軍只在馬斯河這個地方休整了半天,就發起了進攻,而且在當天就突破了馬斯河防線,英法聯軍根本就沒有想到,德國的炮隊居然是在天上。
(3)當我們把目光再轉回到同時期的中國身上時,就不能不承認,在老的缺課內容沒有補上時,又來了新的缺課內容。二戰前夕,斯大林曾經説:中國沒有軍事工業,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她。這種落伍,首先在中國和日本的較量中殘酷地展現出來。當時的中國與日本,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因為中日之間的實力相差懸殊是非常驚人的。從經濟基礎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業産值相當於60億美元,中國當年的經濟産值也就13.6億美元,日本當年的鋼産量是580萬噸,而中國當年的鋼産量只有4萬噸。日本當年煤的産量是5070萬噸,中國是2800萬噸。中國那麼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點。日本的石油儲備169萬噸,中國的石油只有1.31萬噸。銅呢,日本是8.7萬噸,中國只有700噸。飛機,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當年就能造這麼多,中國一架也造不了。大口徑的火炮,日本當年生産了744門,中國連一門也造不了。日本當年造了330輛坦克,中國一輛也造不了。汽車,日本當年造了9500輛,中國也是一輛造不了。軍艦,日本當年生産的軍艦是52400噸,中國一噸也造不了,也就是説當世界進入這個機械化軍事時代的時候,中國居然不能生産任何一種機械化時代的主戰兵器,坦克、飛機、軍艦、大炮都不能造,那麼無論是經濟形態、技術形態還是軍事形態,日本都已經遙遙領先中國一個時代。
具體到雙方軍事實力的直接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差別就更大。盧溝橋事變以前,中國海軍,中華民國的海軍兩萬五千人,裝備艦船是66艘,分為巡洋艦、輕巡洋艦、運輸艦、練習艦、魚雷艇等等,總噸位只有57608噸。
而日本海軍截止到1937年,它擁有艦船285艘,總排水量達到115萬噸,比中華民國的海軍整整多了110萬噸,日軍的海軍編成是12。7萬人,當時的編成,有4搜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是6.9萬噸,將近7萬噸。水上飛機母艦2艘,3.1萬噸,戰列艦9艘,27萬多噸。重型巡洋艦12艘,輕型巡洋艦21艘,驅逐艦102艘,潛艇59艘,練習艦1艘,一個練習艦就有1萬噸排水量。潛水母艦5艘,還有佈雷艦、海防艦、炮艦等等,一大批的軍艦還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兩艘戰列艦,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大和”號和“武藏”號。一艘軍艦的排水量就在7萬噸,也就是説它一艘軍艦的排水量相當於整個中華民國海軍海軍的噸位,這就是雙方當時海軍的差距。
當年明治維新時期,和中國洋務運動時期,本來清朝造艦能力應該在日本的十倍以上,到了中華民國時期,居然差距有這麼大。空軍呢,當時中國空軍僅僅裝備是600余架飛機,作戰的飛機只有305架也全部是買人家的,美國的、歐洲的,歐洲的主要是意大利的雙翅膀飛機。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在抗日戰爭當中,先是蘇聯支援中國大量的飛機,還派出它的航空隊過來幫助中國作戰,在後期美國的飛虎隊帶著飛機也過來,就是因為你自己不能造,空軍非常弱小。你沒有這個整機生産能力,零部件也沒有,這就是是航空工業的差距。
在抗戰爆發的時候,當時民國空軍能夠投入作戰的飛機,只有200余架,能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只有600多人。可是日本呢?每年生産飛機是1500多架。戰略後期進入極限動員以後,日本每年能生産飛機一萬到兩萬架。當中日進入全面交戰以後,日本的海陸軍航空兵總共有飛機2700架。它還有艦載飛機,大量的艦載飛機。陸軍戰鬥力差距就更大了。從人口上看,當時我國是四億多人。熟悉戰爭史的讀者都知道,自從拿破侖戰爭以後,各國實行的都是平時少養兵,節省經費,多儲備預備役的兵力。當時中國正好相反。平時養兵,民國的時候養兵170萬,四億多人的一個國家,養兵170萬。當時國民黨的現役的步兵是182個師,還有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加上還有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等等。當時中國的預備役,只有150萬人。以當時中國人口數量這麼大,可是只有這麼少的預備役的部隊,説明動員能力非常差。
那我們再看日本,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候,日本的人口為九千萬,日本把它統計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萬人左右,日本當時養的常備軍38萬人,變成17個常備師團, 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還有5個野戰重炮兵旅團、3個戰車聯隊、16個飛行聯隊,還有一些守備部隊等等。
日本有一個規定,就是凡是17歲到40歲之間的男子必須服兵役,也就是説戰爭一旦發生,它可以動員的參戰的兵力達到一千萬人。其中受過軍事訓練,可以迅速形成戰鬥力的人,最後達到將近450萬。它前面28萬人,到最後侵華戰爭爆發的時候,迅速補充了幾百萬人。日本,當時的軍事動員體系,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極高。日本可以利用朝鮮到華北的鐵路網,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別是西太平洋的海軍優勢,把兵員運到中國,運到朝鮮,很快就能輸送到中國的腹地。
當時有一個統計,就是它從朝鮮每星期可以運兩到三個師,從朝鮮運到滿洲,每星期運兩個師。在華北戰場,日軍可在開戰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運來兩到三個師團。在沿海戰場,日軍第一梯隊用兩到三個師的投入,就要一個星期。而後呢,再續加同樣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
一個中國將領曾對日本有這樣一個判斷,事實上在後來的戰場發展中,就是這個樣子。它的動員能力甚至還超出了中國政府的預見。再就是在兵員的訓練上,同樣中國和日本的軍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當時中國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文盲,黃仁宇寫過《萬曆十五年》,他在抗戰的時候,當排長,據他的記錄,他就發現了基層的軍官,連點名的花名冊都點不了,不認識字。平時就更談不上研究戰術了,打仗全憑血氣之勇,憑冷兵器時代那種動員,那種激勵士氣的方法。進攻的時候呢,以密集的隊形蜂擁蟻附,像螞蟻、像蜜蜂一樣。可是一旦失敗,就各自逃散,完全沒有戰術。單就射擊訓練來看,當時一發子彈的價值,在中國相當於7斤半大米,或者是35個雞蛋。所以平時,由於這個東西如此昂貴,軍隊在訓練當中,捨不得打子彈,一發子彈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沒有了,只能是空槍射擊,這就導致後來軍事訓練素質非常低下,槍法不準,在戰場上就體現出來了。
當時條件最好的中央軍,裝備最好,也不過是每個兵配發15發子彈,做實彈射擊。而打起仗來以後呢,每個兵只能配發20發子彈。可是日軍,《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的子彈,步槍不能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結果就是日軍每個中隊都有三分之一步槍兵可以達到優秀射手的水平。中國軍隊和日軍作戰,他的槍法非常好,加上步槍的性能也好,在對戰當中,中國軍就非常吃虧。至於火力差距就更大了,“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候,中國全國75毫米以上的火炮,只有800多門,全國只有這麼多,而其中的重炮只有48門,你想中國軍隊,整個火力連日本軍隊的一個零頭都不到,
抗戰爆發以後,中國與日本在工業生産能力和經濟實力的差距進一步被拉大。初期抗戰剛一爆發,就丟掉了現代工廠的94%,上海、沿海這一帶全都丟掉了,發電量的96%。到1939年,當時的中國政府,控制區每年産鐵量只有1200噸,到1944年,也不過有一萬噸産鐵量。而美國當年的鋼鐵産量,在1880年就達到了110萬噸,1890年為430萬噸。在中國抗戰前,美國的鋼鐵産量已突破了千萬噸的大關。戰前只有15%的中國民眾生活還算是過得去,整個中國的民眾的70%,一半是處於半饑半飽,一半是常年掙紮在赤貧線上,根本就吃不飽、穿不暖。戰爭一起,中國又發生惡性通貨膨脹,很多的工廠又被摧毀,工業體被摧毀,導致中國物價飛漲。1944年的物價是1937年的500倍,七年當中通貨膨脹率達到了500倍。當時有個説法,就是民國期間曾有過黃金十年,有很小數量的中産階級出現。但戰爭一打,很快讓這些中國已經萌芽的中産階級全部歸於消滅,這麼高的通貨膨脹率,不可能存在。中國也還有富裕階層,只是個別的,像官僚壟斷集團,就是四大家族。
(4)1944年10月,美國顧問魏德邁來華,就發現中國士兵普遍營養不良,長期處於半饑餓狀態,甚至連行軍都感到困難。這就是落後的代價。而這個落後還只是和日軍的比較。如果和世界最先進的軍事力量相比,差距更大。而當時的日本,雖然海軍比較先進,但其陸軍卻並不先進,只能在東亞稱雄。如果與蘇、美、德等國相比,甚至連一戰的水準都沒有達到。
由於日本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陸戰,導致日本對這一次內燃機革命體會也不太深刻,它只是工業基礎在進一步奠定以後,跟上來了。實際在軍事上的發展,海軍跟上來,陸軍沒跟上來。對付當時國民黨的軍隊和八路軍的軍隊還可以,因為你有炮兵,中國軍隊沒有。但是一遇到蘇聯和美國這樣的對手,日本在軍事水平落後馬上就表現出來了。1939年日軍和蘇軍在諾門坎這個地方發生衝突,這個時候日本發現它火炮的射程全面落後於對手。蘇軍的火炮可以輕而易舉打到日軍陣地上,而日軍的火炮沒有辦法還擊。後來就導致整個戰爭慘不忍睹,可以説整個陸軍被蘇聯的機械化打得落花流水,這也就改變了日本陸軍的戰略走向,
日軍在機械化方面,也是全面落伍的。它的野戰炮兵,基本上還都是用騾馬牽引,西方至少還有自行火炮,而日本的步兵還是依靠徒步行軍。我們再看德國,德國軍隊和當時的蘇聯軍隊,包括美國軍隊,都是摩托化行進。戰術日本也是非常落後的,它的坦克也把它定義為支援步兵,它的坦克甲板非常薄,坦克又小。它有一種97式的戰車,全重只有13噸。日本還迷信夜戰,叫白刃格鬥,動不動跟人家拼刺刀,卻忽視單兵武器射擊的速度,所以它沒有衝鋒槍,不裝備衝鋒槍,也不裝備半自動步槍,非常少,突擊步槍也非常少。而美軍就不是,它在戰爭爆發後,普遍裝備了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日軍的步槍每打出一發子彈,就要手動把槍栓拉開以後,再把彈殼退出來,然後再裝另一發子彈。在太平洋戰爭當中,就吃了大虧。日本士兵每打出一槍,美軍可以打出八槍。在實際當中,相當於美國具有了日本八倍以上的火力。日軍尚且如此,而中國的軍隊的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由於中國連續失去了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遇,以至於抗日戰爭,乃至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中國軍隊,只能是以農業時代的生産力和戰鬥力,對抗工業時代的生産力和戰鬥力。而不得不承受戰場上人員慘重的損失。當然,這兩場戰爭中國都取得了勝利,這種勝利主要是精神的勝利、信仰的勝利、民族團結的勝利和東方智慧的勝利,而不是憑藉我們自己強大的工業力量和技術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質上的軍事實力。
因為歷史的欠賬,一再錯失社會變革和軍事變革的機遇,在清朝付出纍纍白銀和山河破碎的代價之後,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又付出了纍纍的白骨。這是我們永遠應該銘記的教訓。
(5)如果説在抗戰時期,中國人民迫不得已,只能在自己的國土上保家衛國。那麼,隨著戰爭形態的變革,傳統的以佔領土地、直接掠奪資源為目的的戰爭,已經逐漸變為以摧毀國家經濟、戰略設施和未來發展潛力的戰爭,這就是我們今天的這個戰爭樣式。
在這樣一個戰爭樣式中,誰的國土成為戰場,誰在開戰以前就已經失敗了。為什麼呢?因為對進攻者而言,即使這個戰爭打不贏,比如説像美國,打這個越南戰爭,它打不贏它不過就是走吧,放棄了,放棄對敵手的打擊。那麼對於防禦者,你即使打跑了對手,你贏得的也不過是一個廢墟。就像現在我們看到的伊拉克戰爭,人們都説美國打了消耗戰,在伊拉克沒有打贏,美國付出多麼多麼大的代價,但你要想想他們伊拉克、阿富汗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打不贏頂多是損失一些裝備、浪費一些錢,損失一些人員,但你的國家呢,你的山河破碎了。
所以我們以趕走日本人為勝利,代價是我們的山河破碎。我覺得在軍事觀念上,絕不能再以這個為勝利標準,絕不能説敵人來了以後,入侵了我們的國土,我把你打跑,那不是戰爭的標準。我記得中國一位偉人説過,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敵人消滅在他的出發地,而不是滿足於把他打跑。你入侵了我,我一定要把戰爭打到你的國土去,要你也付出相應的代價。甚至你在威脅我的時候,我可以先你打擊,不能讓我們自己的國土成為戰場。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原來的戰爭概念上,總是想著別人什麼時候打我們,打完以後我們再把他打跑,我認為這是非常愚蠢的。你要是有這樣的想法,別人打你一次把你打爛了你再建,滿足於這種勝利的話,我覺得,我們可能會在這樣的勝利當中,走向國家的衰敗。
如何創造性地發展國家的武裝力量,如何有效地保障國家的安全,如何開拓國家利益,就成為了新的時代課題。我們首先應該在思想、思維方法上完成我們的革新,對世界軍事發展史,對中國軍事發展史,作一些基本的梳理,對我們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展開系統的反思,找到其中的規律,總結經驗教訓,以服務於當前中國正在進行的新軍事變革。然後再發現未來適應新軍事變革的規律,或者迎頭趕上,或者切半徑趕上,那樣我們才能夠一直走在世界軍事的前列,這才是國家安全的根本之道。而不是等別人戰爭打來了以後,我們再把他打贏,如果我們把精力放在這個地方,我認為是舍本從末。謝謝大家,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