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軍事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軍入役第二代野戰醫療方艙等最新保障裝備

 

CCTV.com  2009年07月30日 09:3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解放軍報  

  中國軍網吉林洮南7月28電 戴岳報道:在盛夏的北疆草原,“和平使命—2009”中俄聯合反恐軍演徐徐拉開戰幕。此時,我軍第二代野戰醫療方艙、群車加油系統等最新保障裝備也鑽進陣陣硝煙,一個初具現代後勤特色的保障戰場同時擺開。

  野戰兵站求解保障難題説明什麼

  ——適應戰場需求野戰後勤要向科學化管理提升保障力

  4月20日,瀋陽軍區聯勤部被賦予承擔“和平使命—2009”中俄聯合反恐軍演後勤保障的重任。這既是展示我軍現代後勤建設成果的大好機遇,也是破解保障難題的艱巨挑戰。那一夜,瀋陽軍區聯勤部常委會議室的燈光亮到深夜。

  離軍演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保障需求尚不明朗、保障標準尚不明確。特別是自身既要完成保障設施建設任務,又要參加戰役籌劃演練和保障科目演練;既要對參演部隊實施後勤支援保障,又要協助完成好接待保障任務;既要指導軍區參演部隊戰術後勤保障行動,又要組織後勤裝備維修及展示活動,還要擔負俄軍入、出境的輸送及沿途保障任務,建、保、演、展同步籌劃、同步展開,保障任務異常艱巨。而且,這次中俄軍演保障對象多元,涉及到雙方參演陸軍、航空諸兵種,各系統、各專業保障關係錯綜複雜。

  聯勤部常委會決定成立由王愛國部長和吳長海政委任組長、各二級部主要領導為成員的中俄聯合反恐軍演後勤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根據軍演要求以戰役後勤形式抽組野戰兵站,下設7個保障組,具體負責中俄軍演後勤保障工作。

  演習先演後勤,打仗先打後勤。6月27日,中俄聯演洮南野戰兵站成立當天就佈滿了緊張的空氣。戰場建設、伴隨保障、自身演練、裝備展示同步籌劃,同步展開,時間緊,任務急。6月29日,中俄聯演第三輪磋商專家組視察野營村;7月4日,野營村管理委員會成立;5日,野營村竣工剪綵;6日,兵站醫療隊進駐野營村;7日,中方參演陸軍部隊進駐野營村……兵站作戰指揮室的日程表被擠得滿滿噹噹。

  戰鬥雖未打響,各專業保障分隊已進入戰位。205醫院野戰醫療隊剛進入展開地域就收治患者;208醫療隊進駐野營村,野戰醫療方艙剛剛組裝完畢,就做了第1例闌尾手術;從全區範圍內抽組的13台野戰被服洗滌車和飲食保障車抵達後就開始作業……野戰兵站通過超常組織實施、多種手段籌措、全方位協調,硬是提前將各保障要素齊備到位。

  野戰兵站總指揮、聯勤部副部長陸炳榮少將坦言:“作為第一次由戰役後勤抽組的野戰兵站,這本身就是現代後勤面對的一個新課題。野戰兵站要對分散在兩省一區的10個保障地域的共50個保障點實施精確保障,野戰後勤更是要按建設現代後勤的要求向科學化管理聚焦。”

  野戰兵站積極探索科學化管理新模式,採取了按系統、分專業管理、委託式、協調式管理、自主式管理、動態管理等科學管理模式。野戰兵站構成要素圖上,在建立7組6隊管理體制上,不僅對力量編成實現機關和部隊合編,陸軍和空軍合編,軍隊與地方合編,對職能又進行細化,如保障分隊按業務職能再細化為給養保障隊、洗滌保障隊、油料保障隊、衛勤保障隊、營房保障隊和警通保障隊等,實施按級管理,真正建立了一個縱向到人、橫向到邊的科學化管理網絡。

  在中俄軍演野營村,每天都有醒目標示的白色麵包車在野戰兵營遊弋。他們或是軍演官兵稱為野營村110的營房保障隊,或是來取送換洗被服的洗滌專送車。年近六旬的謝強就隔三差五乘坐他的“洗滌專車”來到這裡服務,這位有著30年兵齡的老兵是321醫院洗衣班負責人,但在中俄軍隊進駐野營村後,他又多了一個“野戰兵站洗滌保障隊第5保障組組長”的頭銜。這位老兵説他很在意組長這個稱謂,能為俄軍服務,加深中俄兩軍友誼,是他這個老兵莫大的榮耀,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每天都與兵站保持聯絡,全天24小時聽候指令。”自受領任務以來,他負責的321醫院洗滌中心已為俄軍換洗了2520件(床)被服。但每件漂洗過的被服,都他被的眼睛再細細瞟過一遍。“這是中國軍隊的保障水平,一定要達到一流。”這位老兵説著話時格外認真。

  野戰兵站站長陸曉東介紹説,象這樣提供洗滌、給養、衛生、營房等生活服務的專車,在10個保障地域共有26台,時時處於全天候待命狀態,隨時出勤為中俄軍演官兵提供服務保障。

  其實,俄軍參演官兵自入境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中國軍隊這份精細週到的保障。7月11日13時17分,在黑水車站,鮮花和禮樂迎來了俄軍參演部隊第一列車梯隊161名官兵。俄軍指揮官格裏少將在致辭中對中方提供的優質保障,連用了兩個“嘛拉介次!”(中文意“真棒”)。

  但鮮為人知的是,野戰兵站為這次跨國鐵路輸送破解了一道道保障難題。聯勤部軍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琦説,僅啃下俄軍裝備鐵路運輸裝載加固這塊硬骨頭,野戰兵站就科學調度整合力量,參照我軍裝備鐵路軍事運輸裝載加固方案,制定了19種適用俄軍裝備加固方案,並經受了這次千里跨國運輸的實戰檢驗。針對軍列運行途中社情、民情和夏季東北地區降雨量較大的特點,實施科學化管理調度,科學制定軍列會車、避讓、技術作業等應急保障預案,確保每個列車梯隊均按正點運行。成立軍用飲食供應臨時指揮機構,科學組織沿線軍代處、軍供站以及鐵路、交通、公安和食品檢驗檢疫等部門,確保俄軍全程乘車人人有鋪位、每餐有熱食、全程有空調。鐵路輸送對外軍實施飲食保障,這在我軍還是首次。

  演習中的科學化管理更是助推了野戰後勤保障力大大提升。據聯勤部軍需物資油料部副部長任亞臣介紹,這次軍演中,除了300多臺各式輪式車輛和履帶車輛,雙方還有29架直升機參與軍演,給這些鐵馬戰鷹實施戰場全天候輸血,是戰時油勤保障的新課題。野戰兵站科學指導聯勤分部和戰區內軍兵種部隊油料部門,採取通用保障集中組織、專項保障分散組織,輪式裝備定點保障、履帶裝備前出保障、零散車輛集中保障等方法,破解戰場複雜條件下多型裝備多種油品的保障難題。尤其是成功對俄軍某型坦克加注噴氣燃料,開創了我軍“空油地加”的先河。

 

  野戰兵營不見一名保障兵為什麼

  ——適應戰場需求野戰後勤要向社會化保障維護戰鬥力

  這個佔地14.8萬平方米的現代化野戰兵營,只用了50天就建成了。

  俄羅斯武裝力量機關報《紅星報》7月17日、18日分別以《在友誼路上》和《洮南的“和平使命”》為題對野戰營地和中方保障工作進行了大篇幅報道。隸屬於俄羅斯國防部的“星光”電視臺每天製作1-2期新聞節目報道聯合軍演。節目稱在新營地俄軍官兵能吃到地道可口的俄羅斯飯菜,能住上寬大舒適的野戰帳篷,還配有互聯網、電視房、超市、國際電話亭、洗衣室等各項生活服務設施。這次演習期間,參演俄軍要消耗27噸蔬菜、3噸水果、7.5噸肉、3.5噸魚,都得到了中方後勤保障部門的大力支持。參加軍演的俄軍第二摩步營負責教育工作的副營長德米特裏科濟克接受這家電視臺採訪時説:“我們給這裡的條件打滿分!”

  野營村管委會主任陸炳榮少將介紹説,野營村建設是這次中俄軍演後勤保障工作的一項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近3000多名中俄聯合軍演官兵吃住在一處,野營村的後勤保障質量將直接影響到軍演質量。

  基於這種考慮,野營村在建設之初根據聯合軍演與一般軍事行動營房保障的區別,進行了科學論證和調研。承擔這個亞洲最大野戰兵營建設指揮重任的軍區基建營房部部長曹森説,野營村建設從保障戰鬥力、節約戰鬥力、保護戰鬥力出發,建設一個既適合中俄兩軍共同居住,又含有科技、環保、健康、人文元素的現代化野營村,既求同存異,又體現雙方對等原則,可謂貫穿到每一個野營村建設環節。比如,在衛生間設計上,是建簡易廁所、還是建水衝廁所,考慮到俄方衛生習慣、夏季蚊蠅較多等因素,確定建設水衝廁所。以往中國軍隊演習訓練主要採用搭設帳篷、借用民房等方式,以部隊獨立保障為主。而此次聯合軍演,實施野戰化保障,配套供水、供電、道路、綠化、消防等設施,尤其突出了消防安全設施配套,是一種全新的保障方式。

  相關鏈結: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