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愛西柚推薦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視頻專輯熱播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他是現在中國最偉大的演員,他十歲便是一個音樂家,十二歲成功的扮演了旦角,他擁有四百個保留劇目,他創建了一個流派或是一種傳統,1930年一位美國的戲劇評論家這樣描述著,他所認識的梅蘭芳,而在同時代的一位中國文眼中梅蘭芳則是造物主精妙無比的傑作。

  1930年的北京已經從它習慣的中國政治中心的地位走了下來,就連城市的名字也改叫北平,儘管時局還在動蕩,但和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很多地方的人比起來,北京人的生活要顯得悠閒、從容得多,能去天橋看看把式,喝碗豆汁,吃塊驢打滾,日子還算過得去,雖説各地的軍隊還在,時斷時續地開仗,可是北京城裏,前些年,像走馬燈似地,換來換去的那些總統、總理們好歹算是消停下來了,中國政治的舞台中心已轉移到南京,北京的一些百姓或許不知道誰又當總統了,可京戲四大名旦的順序絕不會弄顛倒了,聽京戲成為當時北京人最主要的娛樂,要是能到戲園子看一看名角唱戲,那是再舒坦不過了,這也正是京劇,最黃金的一段歲月。

  1930年農曆正月的北京風箱多日,的各戲班,依照梨園行的舊曆,元旦開臺,這是一年裏戲臺上最熱鬧的時候,戲看的雖過癮,不過不少的戲迷心裏還是覺得缺了點什麼,因為他們喜愛的梅蘭芳,梅老闆沒有露面,此時的梅蘭芳正和他的劇團,座著一艘名為加拿大皇后號的客 輪橫渡太平洋,他將要去美國,做一次巡迴演出,這一年,梅蘭芳三十六歲,上了海船四面茫茫大水眺望漸漸遠別的祖國,雖稍有暢往,但當時那種痛快的意味,確是筆墨無法形容的,梅蘭芳的好友齊如山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形容他們蹬船後的心情.加拿大皇后號給與了,梅蘭芳最高的禮儀待遇,不僅船上唯一的一間特等艙,供梅蘭芳一個人使用,每逢海上有什麼奇異的景色.船長必親自,邀請梅蘭芳,蹬甲板觀看,這些照片就是梅蘭芳,在加拿大皇后號上的留影.梅蘭芳和劇團的朋友們在太平洋上渡過了這一年的春節,僅管漫長的旅途是愉快的,但梅蘭芳的心裏並不輕鬆,在出發前,國內外的很多媒體已將他訪美的事炒的沸沸洋洋的,可是梅蘭芳很清楚,這次前往美國有多麼不容易,在美國演出能不能成功他沒有把握,雖説在中國他以號稱伶界的大王,四大名旦之首,可去這麼一個文化歷史環境完全不同的國家,實際上他是在進行一次冒險。

    梅蘭芳和他的京戲將面臨一次面對面的文化交鋒,這也是中國京劇第一次登陸美國。今天的很多外國人來北京肯定得看京戲,可在民國初年那會兒,西方人把進中國戲園子當做是丟身份不體面的事,這樣的情形直到1915年美國的駐華公使偶然地看了梅蘭芳的一齣戲,便喜歡上了京戲。日子一長,來到北京的外國人都有這麼一句順口溜這就是:“遊故宮、登長城、訪梅宅、看梅戲。”看梅蘭芳的戲,到梅家去拜訪梅蘭芳,成為二三十年代眾多外國人到北京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

  十幾年下來,蘭芳在家設宴招待外賓有八十多次,不下六七千人,這裡面既有泰戈爾這樣的大文豪,也有瑞典皇儲、美國總統夫人這樣的政要,每到這種場合,梅蘭芳除了用純粹中國式的用具招待客人,還熱心地向客人講解京劇的種種奧妙,美國公使離任前説了這樣一句話:“若欲中美國民更加友好,最好請梅蘭芳去美國一次。”他的這番話打動了梅蘭芳,於是梅蘭芳和他的一些好友開始了長達八年之久的準備。八年多的時間裏,梅蘭芳對京戲進行了多次改良,而這時的中國文化界也正在發生著一場曠日持久的文化改良運動。西方的生活方式、西方的各種思潮、在西方人槍炮的侵入中,也開始廣泛的影響著這個時期的中國人,古老的中國正在背離和否定著他古老的傳統。

  這種背離和否定把矛頭也對準了京戲。當時的一些文化界名流寫文章説到:京劇的許多表演粗俗、不真實、是自欺欺人的造作,而西方的戲劇是人類精神的真實表現,有人甚至提出,京戲應全數掃除,盡情推翻。毫無疑問梅蘭芳對這些話不但不贊同,心裏也不憋著口氣。去美國訪問演出,梅蘭芳也想看一看西方的戲劇究竟有哪些高明的地方。梅蘭芳決定訪美後,所有的道具、服裝、樂器甚至舞臺都進行了重新設計。

  每一處都儘量體現出中國藝術的原汁源味。齊如山,早年留學于歐洲,對歐洲南代戲劇有深入的學習、了解。回國後在長達十多年中幫助梅蘭芳改革京劇,創立梅派藝術。在訪美的準備和策劃中,齊如山起了許多關鍵的事情。

  張彭春是中國早期話劇的奠基人之一。1908年留學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歐美現代戲劇,訪美中擔任梅蘭劇團的總導演,成為梅蘭芳訪美中重要的策劃人。這是齊如山編寫的有關梅蘭芳與京劇的宣傳冊,在這些宣傳品中,對京劇的歷史演變、劇情、梅蘭芳本人的表演都作了詳細的英文介紹。齊如山還把許多宣傳品不斷的寄到美國,到梅蘭芳訪美前,美國國內介紹過梅蘭芳的雜誌、報紙不下六、七十種。這大概是中國最早期的一部京劇曲譜,同一首樂曲既有中國的宮尺譜又有西方的五線譜,它的編寫是為了便於讓美國觀眾了解中國京劇音樂,齊如山特地請來大名鼎鼎的劉天華教授,將曲譜由中式的宮尺譜譯成五線譜。譯好後,劉天華拉琴給梅蘭芳聽,由梅蘭芳一一指出不準確的地方再進行修改。

  整個曲譜花了七八月的時間才大功告成。如今這份曲譜還完整地保存在梅蘭芳紀念館中。訪美所需要的萬元銀洋經過多年的籌備也籌好了。梅蘭芳一行人離開北京去往上海,準備在那裏登船赴美。可就在登船前的兩三天,梅蘭芳突然接到美國方面的一份電報,説美國發生金融危機, 如要來美十萬元已不夠。1930年的美國正處在史無前例的大蕭條之中,成千上萬的人失業,無家可歸。

    一位美國記者撰文寫到:“整個國家仿佛陷入元望的黑暗之中。”可是為了這次訪美,梅蘭芳早已傾其所有,如果去不成美國,用他自己的話説:“只有跳黃埔江,沒有臉再回北平了。”幸好梅蘭芳的一位好友動用了在銀行界的全部關係,又湊足幾萬塊錢,梅蘭芳這才得以登上“加拿大皇后號”。

  1930年2月8日,紐約的一家報紙上出現了這樣一行標題:“受五萬萬人歡迎的大藝術家梅蘭芳來到紐約了。”這是紐約百老匯的第四十九街外景。

  1930年的2月16日,京劇就是在這裡第一次登上了美國的戲劇舞臺。而在此後的半年多的時間裏,梅蘭芳也就一直成為了美國各界爭相觀注的新聞人物。梅蘭芳當晚演出的劇目有:《汾河灣》、《劍舞》、《刺虎》等。這些劇目中有的我們已經很難在現在的京劇舞臺上欣賞到了,而當時的美國人仿佛是一夜間就接受了梅蘭芳和他的表演。梅蘭芳在紐約一炮而紅,兩個星期的戲票三天內便預售一空,以至後來不得不又在國家劇院連演了三個星期。70年前處在大蕭條的美國被梅蘭芳迷住了。五美金的票價不僅高出梅蘭芳在北京演出的最高票價,更被票販子們炒到十五、六美元。算得上是大蕭條時期百老匯的天價了。

    梅蘭芳在美國每齣戲開演前,都由這位叫楊素的女士向觀眾介紹劇情,如果她今天還健在的話,也有九十多歲了。美國人雖然聽不懂梅蘭芳唱的是什麼,但卻被劇情打動。有一位老太太在看了《打魚殺家》後,跑到後臺問梅蘭芳:“這麼一位可愛、孝順的小姑娘,鬧了這麼個大亂子,就逃跑了,她跑到哪去了呢?”梅蘭芳告訴老人,“小姑娘去了另外一個城市,遇見了自己的未婚夫,兩人就相親相愛地生活著。”老太太聽了特別高興。從這些黑白照片上我們還能依稀看出當時的舞臺。有一段文字這樣描述它:“朱紅描金,富麗堂皇,外國人對戲臺上的一切佈置感到壯麗調和,劇場內外的一百多盞紗燈和宮燈輝煌燦爛,這些為的是保存中國劇的真面目和真精神。”可惜的是今天的我們無緣再見到這樣的京劇舞臺。

  梅蘭芳一生留下了很多在舞臺的影片資料,這是1930年2月在紐約拍攝的《刺虎》一場戲的片斷。這部戲在今天的京劇舞臺上已無人會演,當年正是這部《刺虎》贏得了不少美國觀眾的喜愛和稱讚。中國京劇的轟動使美國派拉蒙公司紐約分部想約請梅蘭芳拍一部京劇電影,但梅蘭芳在紐約的日程已排滿,沒有時間,可梅蘭芳還是答應在他演完戲後,隨便在劇場裏拍一點,於是這隨便的一拍,成為梅蘭芳最早的一部有聲影片資料。那時有聲電影剛剛興起,在整個訪美過程中,梅蘭芳在舞臺上的影片資料就只留下來這麼短短的一分多鐘。這是今天的梅派藝術傳人再現當年梅蘭芳在百老匯舞臺上表演過的幾個片斷。當這樣的裝扮、這樣的動作展現在美國觀眾面前時,一位美國藝術評論家説了這樣一句話:“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這對孿生子從未相遇過,但現在他們相遇了,這一情況體現在梅蘭芳身上。”這種相遇使1930年2月的紐約各大媒本掀起一股中國京劇熱,即使一向對戲劇評論常保持沉默的《紐約時報》也給予很好的評價。一份報紙乾脆就做出了這樣的評論:在美國,每幾年裏必定有一個奪冠軍的人,無論包括政界、工商界、學術界限在內,這是一個最引人注目的人,這一次奪冠軍的這個人一定就是梅蘭芳無疑。諸多評論家們也紛紛亮出自己的觀點:這種藝術具有它獨特的風格和規範,猶如青山一般古老。這是我在劇院度過的一個最奇妙而激動人心的夜晚,它使我為我們的舞臺和一般西方舞臺上的表演感到惶恐歉卑。

  這是一種令人迷惑而臻于完美、古老正規的藝術,相比之下,我們的表演似乎沒有傳統,根本沒有舊有的根基。對我來説,梅蘭芳首先是一個舞蹈家,我在看到他劍舞時,冷靜的思考到他的舞蹈已達到一種最高的境界。梅蘭芳在舞臺上出現三分鐘,你就會承認他是你所見到的一位最傑出的演員,像這樣的藝術過去在紐約壓根就沒有看見過。梅蘭芳的藝術無疑超越了東西方之間所存在的障礙。

  梅蘭芳在美國的每場演出結束後,謝幕常常要多達十幾次,有一次觀眾提出要上臺和梅蘭芳握握手,梅蘭芳答應了,可幾十分鐘過去後,還有很多人擁擠等在後面,後來劇團裏的人仔細一看,才發現許多握完手的人又重新上來再接著握手,搞得當時在場的許多人不禁啞然失笑。在美國,無論梅蘭芳走到哪座城市,他都成為那裏社交界追逐的焦點。梅蘭芳在紐約前,兩位紐約社交界的頭面人物便各自約請了一批名流,要在同一時間為梅蘭芳接風。這下梅蘭芳可犯難了,去哪都免不了要得罪另一邊。最後還是當時的中國駐紐約總領事出面調停,這場爭執才算平息。

  而從這之後,梅蘭芳幾乎每天都要出席各式各樣的社交場所。這是梅蘭芳當時出席各種宴會時的照片。從這些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人對梅蘭芳的熱情和隆重。當梅蘭芳轟動紐約的消息傳到華盛頓後,美國的政界人士紛紛打電話給中國駐美公使,一致要求要看梅蘭芳的戲。盛情之下梅蘭芳抽空在華盛各部門加演了一場。不過有一位美國人沒能一飽眼福,他就是胡佛總統。演出的當天,胡佛恰好在外地。事後胡佛特地打電話邀請梅蘭芳再來華盛頓。由於下一站演出的日程已安排,門票已售出,一向很守信用的梅蘭芳只能謝絕了胡佛的好意。為此,梅蘭芳和胡佛都遺憾了好長段時間。

    就在梅蘭芳將要離開紐約的最後一場演出結束後,紐約新聞界給他開了一個盛大的招待會。這張照片是當時的舊金山火車站,當年梅蘭芳一行人到達這裡時,站臺和四週的房頂全都站滿了人,爭睹梅蘭芳風采的舊金山市民把這裡擠得水泄不通。前來迎接梅蘭芳的舊金山市市長讓巡警維持秩序,梅蘭芳這才坐上市長的汽車,在由火車站去往歡迎會場的道路兩旁,梅蘭芳從車窗向外望去,只見萬頭攢動,白色的是人群揮舞的手絹,黑色的是人們拋向空中的帽子,歡迎會在舊金山的中華劇場舉行,赴會的人把劇場擠得沒有一點空兒,劇場的窗戶外面也站滿了人,爭著扒著往裏看。

  第二天,舊金山的婦女協會代表在探望梅蘭芳時説:“這幾天舊金山的裁縫太忙了。”梅蘭芳忙問為什麼。她們回答説:“聽説梅先生要來我們這裡,有許多婦女都要特製新衣服,所以裁縫特別忙。”梅蘭芳聽了哈哈直樂,隨後他帶幾位同事到市政府答謝前一天對他的歡迎。

  正在召開市政會議的舊金山市市長聽到梅蘭芳到訪,於是宣佈把會議內容改為政府人員對梅蘭芳的歡迎會,並當場請梅蘭芳做一次演講。梅蘭芳在美國的訪問歷史達半年之久。在他訪問的每座城市,都成儀市長為首組成的贊助會盛情接待,在美國人看來,梅蘭芳不僅僅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中國人派去的文化大使。洛杉磯市是梅蘭芳訪美的最後一站,梅蘭芳一到這裡,舊連續有十四家電影公司邀請他去參觀訪問,有幾家還提出想邀請他拍一部電影,其實包括早在紐約就約好的派拉蒙公司,但遺憾的事,梅蘭芳的日程安排太滿,或許當時劇團的

  許多人也沒能意識到這件事對今天有多麼重要,使我們無緣看到70年前梅蘭芳京戲的全貌。

  梅蘭芳來到好萊塢立刻就成為了明星中的明星,這中國京劇使電影明星們大開眼界。這些鏡頭是他參觀好萊塢時拍下的。在影片中教梅蘭芳打高爾夫的叫范朋克,當時梅蘭芳被邀請在他家住了十幾天。現在的人知道范朋克的已經很少了,他塑造的俠客形像是美國電影默片時代的銀幕代表,奧斯卡影帝,而他的妻子璧克馥則是當時“美國的大眾情人”,兩人的家“范馥別墅”,在當時被稱為排在白宮之後的美國第二建築。

  沒想到一年之後范朋克拍攝《環遊世界八十分鐘》來到北京梅蘭芳的家中,梅蘭芳在家中為他舉行了歡迎會。梅蘭芳把范朋克裝扮成京劇中武松的形象,告訴范朋克他是第一位扮演中國武生的洋武生。並拍攝了一段影片。這位唱歌的小孩是梅蘭芳的第三個兒子,在9歲時不幸夭折。而那個女孩後來經我們調查,她是梅蘭芳一位朋友的女兒,當時範朋克錯把她當成梅蘭芳的女兒了。梅蘭芳一生共有11個孩子,其中梅葆玖、梅葆月是今天仍活躍在舞臺上的京劇名家。

  這是卓別林與梅蘭芳的合影照片。當卓別林見到梅蘭芳時説道:“我早就聽説過你的名字,想不到你這麼年輕就名氣這樣大,真算得上世界上第一個讓人羨慕的人了。梅蘭芳告訴卓別林,他塑造的流浪漢形象讓他記憶很深。幾年後,梅蘭芳在北京的家中招待了來訪中國的卓別林。”

  就在梅蘭芳在洛杉磯的演出快要結束時,美國知名度很高的波摩那學院派人找到梅蘭芳,問他是否願意接受該院的文學博士榮譽學位。面對突如其來的榮譽,梅蘭芳一時有些猶豫。他對校方代表説:“貴校的美意,我感激不盡,但是我實不敢當。”一些梅蘭芳身邊人也勸他不要接受這項學位。校方代表言辭懇切地告訴梅蘭芳:“梅先生來美國演戲,宣傳東方藝術、聯絡中美感情、溝通世界文化,這樣偉大的功業,幾十年還沒有過,把這個榮譽贈予梅先生,梅先生不敢當,誰敢當呢?”一席話説得梅蘭芳無法推辭。

  典禮的當天,梅蘭芳在齊如山等人的陪同下來到波摩那學院。院長致開幕詞後,高年級學生在樂曲聲中唱起了慶賀歌,接著一位教授代表講演:“現在從中國來了一位青年,讓我們可大大的向他學習,這個青年是誰呢?他就是梅蘭芳。”梅蘭芳上臺演講到:“蘭芳今日獲得所授予的榮譽,非常感謝諸位,蘭芳不過是微未的個人,遊歷于貴邦是想吸收新文化,隨便表演了一點自己的藝術,是想讓貴國批評指正,從廣大意義上講,我們此次來美,也是要盡我們微小的力量,促進人類文明,最懇切希望和平,要達到這個目的,須要大家從藝術和科學上具體的研究,要了解彼此的習慣,歷史背景,以及彼此的問題和困難。蘭芳所表演的中國古代戲劇個人藝術很不完備,此舉不是獎勵蘭芳個人的藝術,而是對中國文化中國國民的友誼。”

  在波摩那學院之後,著名的南加州大學也在學校成立五十週年的紀念日,授予梅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從那以後,人們就開始用梅博士來稱呼梅蘭芳。在梅蘭芳出國前,他和身邊的智囊們就將這次訪問定位為文化交流,不是一次純商業的演出活動。除了很多大學外,許多博物館也請他去參觀訪問。當梅蘭芳來到芝加哥博物館時,館長告訴梅蘭芳:“博物館都是為溝通各地文化而設的,所以對各國的文化藝術品都盡力尋求,尤其是對東方文化,但是我們費了二十幾年,用了幾千萬鉅款,産生的效果還不及梅先生演兩個星期的戲影響大。”

  如今梅蘭芳的雕像陳列在這個博物館內。這個雕像也是在訪美中一位美國雕塑家特地為梅蘭枋雕刻的。梅蘭芳美國之行快要結束了,當地的媒體上出現了這樣一段話:“最後一週啦!——梅蘭芳在下星期六將作最後一場演出。你如果還沒有看過他的表演,遲早會後悔的。”曾任美國駐華使節的裘林阿諾德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讚揚梅蘭芳,首先由於他那卓越的表演天才,其次由於他在提高中國戲劇和演員在社會上的地位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貢獻,第三由於他是一個渴望改進中國戲劇而富有獨創精神的學士,使戲劇可以更加真實的反映中國人民的文化和藝術。”這段話正代表了美國文化界對梅蘭芳的評價。 1930年6月,梅蘭芳回國了。在回國的途中,他在美國獲得兩個榮譽博士學位的消息,受到的種種讚譽,早已被北京、上海兩地的一些大報炒的眾人皆知。不過大蕭條的美國讓梅蘭芳帶走的除了鮮花、榮譽外,還有八萬多元的債務。這是梅蘭芳乘坐的郵輪即將停靠上海碼頭的情景。這天大概是京劇界裏一個讓人十分快樂的日子,梅蘭芳昔日的搭檔和好友都來迎接他,這裡面有楊小樓、程硯秋、尚小雲、周信芳、馬連良,梅蘭芳看起來顯得十分輕鬆、高興。但幾天后人們才知道梅蘭芳為了還清訪美中所欠的八萬元債務,不得不在上海連唱了一個多月的戲,錄了一些唱片才把債務還清。

  從美國回來以後,梅蘭芳有了一些新打算,他除了繼續排演新戲外,還決心要為京劇做一些事情。但這時的梅蘭芳或許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遠行他已經創造出了一段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話。如今這段佳話已經成為歷史,但他所取得的成功讓今天的藝術家們也很難超越。從美國回來一年後,梅蘭芳擔任會長的北平國劇學會成立了,這是中國最早的從現代戲劇理論的高度去研究京劇的民間組織,它奠定了中國戲劇研究的第一塊基石。梅蘭芳還和余叔岩等人一起辦起了國劇傳習所。親自為學生們上課。在上課的第一天,梅蘭芳對著他的後輩們説了一番話:“同學們,中國戲劇有幾千年的歷史,不過中途經過好些變遷,遺失的太多,現在就我知道的這麼一點貢獻給大家,將來能把中國戲劇在世界藝術中佔有一個優勝的位置是我最盼望的。”

  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在他六十七歲時逝世于北京,這是他生前在家中小院舞劍時留下的一段影片,遺憾的是他終身未能實現使中國戲劇優勝在世界之中這一願望。這個當年梅蘭芳經常舞劍的小院,現在成了梅蘭芳紀念館,這位拉胡琴的老人30多年前曾經在這個四合院裏生活了好多年,他叫梅葆琛,是梅蘭芳的第四個兒子,他現在想把他的孫子梅瑋培養成一名京劇旦角演員,而這位還在上中學的少年,在一篇文章中敘述了自己學習京劇的種种經歷,他説:“九歲時,是他繼承祖業邁開的第一步,剛開始他並不喜歡京劇,但日子一長,才慢慢覺出京劇的味道,漸漸喜歡上了京劇。”今天已是17歲的梅瑋給他的這篇文章取了一個題目叫做《前面的路還很遙遠》。從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先生進入京劇界算起,梅家和京劇的聯絡至今已延續了146年。

 

 

視頻集>>

熱詞:

大片放映廳|電影庫|高清美圖|熱辣資訊|新片速遞|精品欄目|電影滾播電影臺推薦

channelId 1 1 《梅蘭芳》之《梅蘭芳19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