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2003年3月18日,《中國廣播影視報》頭版“本報獨家披露”,“中國最早期電影”突然發現。這批影片已經整理的有80部之多,全部拍攝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為什麼中國現行權威電影史上沒有關於這些影片的記錄?是誰拍攝了這麼大量的影片?這些影片是怎麼發現的?
這件事發生在中國電影百年慶典到來之際格外意味深長:顯然,目前電影史的記憶是不完備的,它遺忘甚至忽略了一些本屬於歷史的章節。
一、孫明經與金陵大學教育電影
這批意外發現的影片大多標有“金陵”或“金陵大學”字樣,16毫米,片盒規格一致。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專家王天競在整理無名老膠片時發現了這些作品,卻無法判斷作者,因為沒有職員表。直到2002年的一天,他見到北京電影學院教師孫建三,二人在談話中破獲了這一謎團:這批影片的製作單位是金陵大學教育電影部,其中多數影片出自孫明經之手,當年出版的《電影與播音》月刊登載了影片目錄與相關資料。
孫明經何許人也?
孫明經(1911—1992 ),祖籍山東,生於南京,1927年入金陵大學理學院,1934年畢業留校,協助院長魏學仁博士拍攝電影。1936年任金陵大學理學院剛剛成立的教育電影部副主任(後為主任) ,1938年創建電化教育專修科,後改為影音部——中國高等院校第一個電影專業。1942年,創辦《電影與播音月刊》——中國高等電影教育史上第一個學術期刊。1934——1948年間,主持拍攝教育電影百餘部,翻譯外國電影66部,其中由孫明經個人獨立編、攝完成的作品50余部。孫明經曾經于1937、1939、1940、1943年四次進行科學考察,並拍攝了影片。1952年,孫明經帶領金陵大學影音部師生和設備併入北京中央電影學校——後來的北京電影學院,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8年改正,一直任教于北京電影學院,直到退休。1992年病逝于北京。
孫明經的電影活動集中于1934年到1948年。當時,他畢業留在金陵大學專門從事電影工作。
金陵大學與電影的關係可以追溯到1922年,當時農學院為了指導不識字的農民種棉花曾經啟用了電影。據孫明經自述,中學時期他就去金陵大學禮堂看過教育電影,1927年他進入金陵大學理學院學習,化學課上曾經放映美國柯達公司拍攝的教育電影。
不過,金陵大學拍攝教育電影卻要等到1934年才正式開始,這一年,孫明經畢業留校,在校長陳裕光與理學院院長魏學仁支持下開始拍攝教育電影。第一部作品是《蘇州名勝》,掌機人是魏學仁,孫明經作為製片和編輯參與這部影片。其後,作為院長,魏學仁無瑕專顧,拍攝主要是孫明經負責,雖然魏學仁也還參與一些影片的攝製,但實際主持工作的是孫明經,拍攝影片最多的也是孫明經。
孫明經在經受科學熏陶的過程中也形成自己的電影觀:“電影是記錄和傳播文化的媒介,電影是教育和建設的利器,電影是促進國際和平的橋梁,電影是促進世界大同的媒介。” 電影最重要的功能是傳播與教育。後來他進一步提出使用電影這一新媒介的重要性,“我們不能用釘錘敲破原子,我們不能用舊工具來研究新問題。” 而電影代表了當時最為現代的媒介,在孫明經的傳播觀念裏,結繩記事是手推車,文字是馬車,印刷是汽車,白話文是火車,而電影和廣播則是飛機。
正是依據這樣的觀念,當時,孫明經自稱拍攝的是教育電影,他把影片分為工業常識、地理風光、自然科學、國防常識、農事、公民等類型,分類依據是拍攝內容。從電影功能與屬性看,這些電影可以歸入科學教育電影和紀錄電影二個類型。
一、科學教育電影
列入科學教育電影名錄下的主要是工業常識影片和部分國防教育影片。當時拍攝這些影片的目的是普及國民的科學知識,倡議人是蔡元培先生。金陵大學拍攝的教育電影影片數量最多,主要記錄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教育國民現代科學知識和生活知識。有些電影是在抗戰時期拍攝的,也有宣傳抗日、鼓舞士氣的作用。如《自貢井鹽》是在日本封鎖中國海道、海鹽奇缺的情況下拍攝的,讓國民知道即使沒有海鹽,自貢的井鹽照樣可以保證供給,鼓舞士氣。
科學教育電影又可分為兩類,一是記錄中國20世紀30年代現代化建設的影片,共有10部:
《淮北海鹽》、《開採煤礦》、《鄉村建設》、《交通工具的進展》、《自貢鹽井》、《井鹽工業》、《長壽水力發電》、《電機製造》、《印刷》、《燈泡製造》。其中《淮北海鹽》、《開採煤礦》是作者隨西北科學考察團考察時拍攝的,時間為1937年6月9日到蘆溝橋事變後,見證了中國在這特殊歷史關頭的社會景觀。《長壽水力發電》記錄了在抗戰的背景下,發電廠遷入雲南山洞的特殊場景。
從這些影片可以看出,一個現代化的中國正在啟動:代表當時中國最高科技成果的錢塘江大橋、水利工程、現代化煤礦、工業製造,而且社會變革已經延伸到政治領域——《鄉村建設》中記錄的河北省定縣農民1937年已經開始用選票推舉他們的領導人。《開採煤礦》中記錄的場面與蘇聯導演維爾托夫在《熱情--頓巴斯交響曲》中的採煤場面完全是同一技術層面,而《燈泡製造》與伊文思在《菲力浦工廠》裏拍攝的燈泡製造場景也基本一致。當時中國社會現代化工程已經全面啟動,遺憾的是這一進程不幸因為日本入侵而徹底中斷。
《交通工具的進展》是一部具有特殊思想價值與藝術特色的影片,它記錄了當時中國各種交通工具,從剛剛完成的、代表中國科技水平的錢塘江大橋,到飛機、火車、汽車、驢車、駱駝、輪渡、輪船、牦牛、鐵索橋、雞公車和三輪車等,這些人類發展過程中歷時出現的交通工具在中國共時存在,這正是當時中國社會的真實記錄。有些場景剪輯精妙,如升降橋堪與伊文思的《橋》、火車鏡頭堪與維爾托夫的《帶攝影機的人》的某些段落媲美。更為重要的是,這部作品寄託了孫明經對社會發展動力的思考,交通工具的進展正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具體呈現,孫明經採用電影這一當時最先進的大眾傳播媒介記錄交通工具的進展,體現了他觀察社會的科學目光。如果與伊文思的《橋》作一對比就會發現,伊文斯著重表現的是鋼鐵運動與節奏的美感,而孫明經力求探討社會發展的推動力。
另一類影片記錄當時中國手工藝狀況,介紹中國的一些特産,普及生活知識,共26部。這些影片屬於科教片,可分為四類,一是記錄中國民間工藝品的製造過程,細節豐富,過程週詳,對於手工藝學研究具有重大價值。二是介紹中國特産,三是普及科學生活常識,四是記錄科學考察的成果。
第一類記錄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影片數量較大,主要有《竹器》、《漆器》、《陶瓷》、《紫砂器》、《湘繡與紙傘》、《搪瓷》、《象牙器》、《景德鎮》等,這些影片詳細記錄了這些傳統手工藝的流程,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
第二類介紹中國特産的有《中國柑桔》、《北平鴨》、《中國桐油》、《中國羊毛》等,旨在介紹中國的特産。
第三類介紹科學生活常識的影片為《醬油》、《調味品》、《牛肉》、《水泥》、《動物肥料》等。
第四類是科學考察記錄,其中《日食》是非常有價值的傑作。1936年日食之際,中國成立了以蔡元培為會長的日食觀測委員會,金陵大學理學院魏學仁院長赴日本北海道拍攝了《日食》,使用的是1935年剛剛發明的彩色柯達膠片,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記錄日食的彩色電影,這也應該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而1941年的日食觀測則採用了航空拍攝,掌機的是在金陵大學電化教育專修科畢業留校的區永祥。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