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賴少芬、鄭天虹、趙葉蘋、周慧敏、荊晶、張崇防發自廣州、海口、內羅畢 自漢代以來,從中國出發,向西航行前往印度洋和中東地區;或向東航行到達朝鮮半島和日本,形成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海上貿易、交通路線“海上絲綢之路”。如今,沿途的古沉船和沉船上的貨物成為重現這段歷史的最佳證據,中國海洋考古工作者正在“沿海索驥”。
絲路起始:打撈“南海Ⅰ號”
隨著巨型沉井在5月17日緩緩下潛,沉沒于廣東省陽江海域的南宋商船“南海Ⅰ號”整體打撈也拉開序幕。截至記者發稿,沉井已經下沉到淤泥下5米,整艘沉船有望於今年7月浮出水面。
“南海Ⅰ號”長30.4米,寬9.8米,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船艙內保存文物總數為6萬~8萬件。據“南海Ⅰ號”整體打撈項目總指揮吳建成介紹,“南海Ⅰ號”沉沒海底800多年,船體已非常脆弱。專家對其打撈進行了多次研究和論證後,最終確定了“整體打撈”的方案。
按照這個方案,巨型沉井被壓入海底後,將整體罩住沉船及其周圍淤泥,再從沉井底部兩側穿引36根鋼梁,形成一個密封的“鋼箱”,之後具有至少4000噸起吊能力的“華天龍”起重工程船會把“南海Ⅰ號”連同海水和周圍泥沙整體打撈出水。
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一直以來大多是依據文獻資料,“南海Ⅰ號”文物將為之提供豐富的實物依據。在“南海Ⅰ號”前期探摸工作中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國與外國間的貿易貨品,其中以瓷器為主,還有金飾、漆器、石制、木質、金屬製品。專家由此判斷,當時這艘古船正赴西亞或者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這也應該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西向航線上。
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偉宗向《國際先驅導報》表示,與近代中國的兩次文化史上的重大發現“甲骨”、“敦煌”帶來甲骨學、敦煌學的産生一樣,未來可能持續十年的“南海Ⅰ號”考古挖掘,也有可能帶來“海上絲綢之路學”的興起。
絲路中途:發掘“華光礁Ⅰ號”
南宋中期的一天,一艘從福建地區駛出的貨船在西沙群島附近借著北風向東南亞行駛,突然海面上狂風大作,這艘排水量在60噸以上的木制帆船,飄至華光礁北邊擱淺後慢慢沉入海底。
800多年過去了,1998年,中國考古隊員在漁民的帶領下發現了這條沉船,並給它命名“華光礁Ⅰ號”。這艘古船船體殘長20米,寬約6米,舷深3~4米。
“‘華光礁Ⅰ號’沉船是我們第一次在中國遠海發現的海上絲路的‘珍珠’,有了它,海上絲路中國段才算完整。”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張威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2007年3月開始,中國考古工作者開始對該船進行搶救性挖掘。據張威説,以前由於技術和資金方面的限制,中國對水下文物考古限于近海,“華光礁Ⅰ號”沉船遺址探秘,將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考古工作由近海推向遠海。
經歷55天的艱難探索後,中國這次在西沙群島海域的首次大規模遠海考古在5月8日結束。此次出水文物近萬件,絕大部分為福建和江西景德鎮産的陶、瓷器。考古人員由此確定,這艘沉船是一艘古代遠洋貿易商船,它所運載的貨物全是銷往海外的民間生活用瓷。
張威説,“華光礁Ⅰ號”出水文物,證明了南宋時期中國海上絲路貿易的繁盛。當時的中國商船主要從廣州、泉州、寧波、揚州等地出發,到達波斯灣、紅海,乃至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國家。所以,西沙海域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在華光礁沉船遺址發掘工作期間,西沙考古隊還分別對華光礁、玉琢礁、北礁等10處新發現西沙沉船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了宋青白瓷、明青花瓷等珍貴文物。
絲路終段:肯尼亞搜索沉船
幾百年前,一艘中國商船在肯尼亞東南海岸的拉穆附近觸礁沉沒,船員們為了求生,爬上了拉穆群島中的帕泰島。至今,帕泰島上還生活著可能是中國人後裔的非洲人。隨著當地越來越多的中國瓷器碎片、甚至完整的精美瓷器被漁民們無意間打撈出水,這個傳説似乎也漸漸變得真實起來。
經過專家鑒定,在這些瓷器中有一部分的確為鄭和船隊年代航海遺留的文物,也就是説,中國沉船在肯尼亞海域的確有存在的可能!這也揭開了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目的地考古的序幕。
於是,中國國家文物局與肯尼亞國家遺産部簽署了一份水下考古協議,計劃從2006年至2009年,用三年時間對肯尼亞古代沉船遺址進行確認和全面發掘。這也是中非之間首個考古合作項目。
今年1月31日至2月17日,中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對拉穆島海域進行了第一次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受到設備和人力所限,此次初步調查並沒有發現中國瓷器或沉船,雖然有些令人失望,但為今後的進一步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據本報記者獲悉,今年秋天中國水下考古工作人員將再度赴肯。
那艘可能已在印度洋中沉睡了數百年的中國商船,正等待著被人們喚醒,正等待著用自己的故事,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寫下新的篇章。
考古與商業打撈的“生死較量”
由中國國家出資支持的考古性打撈與國際商業打撈正進行著一場無形競賽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韓軒、宋媛發自北京 “我感興趣的是‘南海Ⅰ號’挖掘工作結束的那一天,在甲板上會有些什麼寶藏?”瑞典海洋考古專家斯滕·舍斯特蘭德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他早再四五個月前已聽説中國要打撈“南海Ⅰ號”,這位專家曾在南海打撈過多艘古代沉船,其中包括明代中國沉船“萬曆號”。
一直以來,中國古沉船都是國際打撈界的熱門話題,除了因為考古價值以外,還有就是它所能帶來的財富。
商業打撈留下道道傷痕
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驅使下,國際上活躍著一大批專門對水下文物進行商業打撈的所謂“尋寶者”,南海是他們的“樂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裡有大量的中國古沉船。據統計,南海古沉船的數量應該超過2000艘。
但對於這些僅僅是衝著財富而來的打撈者來説,他們給這些古沉船本身帶來的不啻為一種災難。
1999年,英國打撈專家邁克爾·哈徹在南中國海打撈清代沉船“泰興號”時,為了便於運輸和抬高價格,竟然敲碎了60多萬件成色普通的瓷器,將剩下的35.6萬件運往歐洲拍賣。
“他們把船上能夠賣錢的寶藏都拿走了,將他們認為不重要的東西留在了船上。這種行為本身破壞了我們獲得信息的完整性,並且使得整個考古過程不再完整。”舍斯特蘭德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中國打撈“國家隊”上場
在商業打撈的瘋狂“圍剿”下,中國水下考古産生了。這裡不得不再次提到邁克爾·哈徹一個所有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都會記住的名字。1986年4月,哈徹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拍賣從中國南海沉船所獲的15萬件青花瓷器和125塊金錠, 總價值約合2000萬美元。
“消息傳到國內,中國文物界都震動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張威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從那時開始,中國政府開始重視水下考古工作這是與贏利性的商業打撈截然不同的非贏利性打撈。
1987年3月,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成立, 同年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1989~1990年,中國誕生了第一批具備國際水下聯合會二星級潛水員證書的海洋考古學者。從此,這場圍繞中國古沉船及海撈文物的贏利性與非贏利性打撈的無形競賽,不再是民間的事情,而是出現了一支中國“國家隊”引領著非贏利性打撈。
如今,20年過去了,西沙沉船考古和“南海Ⅰ號”打撈成為這場無形“競賽”的最新延續。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一些人甚至採取野蠻手段用炸藥炸開沉船表面,非法打撈出大批瓷器,對沉船遺址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張威看來,此次的發掘是搶救性的。
據張威透露,與商業打撈力量相比,中國國家打撈隊伍在技術上並不遜色,包括找船、定位、潛水的辦法,都在一個水平線上。
“不過在效率上競爭不過商業打撈。”張威坦率地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中國海軍保護沉船打撈
由於考古性打撈週期長,避免這些人類共同文化遺産在打撈過程中因某些人私欲再遭破壞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政府應該加強海上艦隊的力量,來保護中國海域的文物權益。”舍斯特蘭德建議説。
5月13日,英國《泰晤士報》以《中國海軍為了黃金舊物潛水》的醒目標題,報道了中國動用海南省公安邊防總隊以及南海艦隊為西沙沉船考古保駕護航的消息。
事實證明,軍事支援是必要的。據統計,僅從2005年以來,進入“南海Ⅰ號”警戒海域的可疑船隻就達85艘,境外海盜也曾試圖接近“南海Ⅰ號”。但二十年來,武警陽江邊防支隊和南海艦隊、當地海洋漁政構成的防線使得“國寶”安全無虞。
隨著打撈的正式開始,“南海Ⅰ號”沉船地點已經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為了確保安全,對於“南海Ⅰ號”作業及周邊海域,邊防武警通過雷達進行24小時監控,並駕乘高速摩托艇,對該片海域進行每日數次的武裝巡航。甚至在未來“南海Ⅰ號”打撈出水、移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過程中,邊防官兵也將出動巡邏艇,持械一路保護,直到寶船進館。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