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2007年末,央視推出了《森林之歌》,一部可以媲美國外同類作品的紀錄片,為中國寂靜的原始森林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旋律。而《森林之歌》總導演陳曉卿則為我們解釋了這類“商業紀錄片”的創作奧秘,使我們對紀錄片的“真實性”有了新的理解。
紀錄片《森林之歌》:中國第一部系統記錄森林版圖的自然類紀錄片,填補了我國生態紀錄片領域的空白。共11集,每集50分鐘。攝製組從2003年開始,進入西藏、新疆、華北、秦嶺、雲貴高原、東北、海南、福建等人跡罕至的林區,探訪中國僅存的原始森林,拍攝了大量第一手資料,並用優美的鏡頭語言講述了一個個寂寞或燦爛的生命故事,闡述了森林與人類文明、中華文明的關係,展現了人、動物、森林共生的世界。
《森林之歌》跟我的紀錄片理想衝突太大,肯定不是我最喜歡的東西。但是,用國外的商業紀錄片模式來操作,比較容易控制。
記者:《森林之歌》作為“中國首部自然類紀錄片”,收視如何?
陳曉卿:收視率是同一時段這四個月以來的最高點。以前在同一時段也播過紀錄片,像《同一個世界》。我們比它收視高三倍,花的錢一樣。
記者:投資一千萬元人民幣對於做這種紀錄片來説是個什麼狀態?
陳曉卿:懂行的人都知道是不多的。但一般的觀眾有説:“花國家那麼多錢!”(笑)
記者:那像《遷徙的鳥》投資如何?
陳曉卿:《遷徙的鳥》,3500萬歐元。最初的預算是兩千萬歐元,雅克 貝漢的一個“發小兒”是巴黎國民銀行的行長,銀行直接投資,這種情況非常少。但是法國人太懶散,管理上做得也不是十分細緻,就嚴重超支,到了3000萬。後來推廣又花了500萬。我們這片子推廣費?一毛錢都沒有吧。
記者:為什麼選“商業紀錄片”模式來操作?紀錄片人不是最不喜歡沾“商業”倆字兒?
陳曉卿:最吸引觀眾呀,而且我的錢只夠這麼做。
商業紀錄片的特點,首先它是針對觀眾的,不是針對投資方的。它考慮的首先是觀眾能不能接受。説老實話,現在的紀錄片確實變簡單了:三分鐘一個懸念,五分鐘一個高潮,十分鐘一個戲劇化的轉折……據説只有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才能實現紀錄片的規模化生産。尤其是商業紀錄片,像Discovery和國家地理,他們總結了很多的經驗,規定了甚至每一個鏡頭的長度,何時起始、何時推進、何時高潮、何時回落,盡在編導的掌握之中。如果這種商業紀錄片也做得像人文紀錄片一樣悶,那麼投資人再也不會給你一分錢。從我接手《森林之歌》一開始便告訴大家這是個活計,一定要把它做得吸引人,千萬不要把它做成自己的作品,否則就會有這樣的結局———“當觀眾已經謝幕,熱情而激動的紀錄片還久久不願離去”,這是我一個朋友的話。
記者:可這麼著對麼?紀錄片難道不應該是“它是什麼我就拍什麼”?好像大多數人印象裏紀錄片也都是這樣子吧。
陳曉卿:一開始我也完全不能接受,跟我的紀錄片理想衝突太大。到現在它也肯定不是我最喜歡的東西。但是,用國外的商業紀錄片模式來操作,它比較容易控制。咱們國家以前拍過這種動植物紀錄片,像我們臺就拍過《丹頂鶴》,新疆臺拍過野馬,《回家的路有多遠》。那種拍法是你先拍到了,然後獲得一點臺裏的資金支持,然後你就拍下去,拍到實在沒錢了,回來剪。它的戰線拉得非常長。最主要的,我們這次要做一個很多集的片子,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操作規範,如果説我信任你我把錢給你你就去拍,我敢保證,單集可能有的比現在的好。但它可能就出兩集,有兩集播出了,其他人還在山裏邊拍呢。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