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記者從昨晚在滬舉行的央視紀錄頻道節目推介會上獲悉,從去年元旦開播以來,央視紀錄頻道目前觀眾規模已達6.6億人,國際用戶超過3000萬戶,頻道的電視觀眾滿意度在全國所有科教類頻道中名列第一,網絡觀眾滿意度在央視所有頻道中排名第一。開播以來收視份額提高了200%,有的紀錄片收視率竟然超過同期熱播電視劇的30%……因此,有人把熒屏紅火的紀錄片稱之為“紀錄現象”。
紅火收視成品牌
央視紀錄頻道開播不到一年半,就以“全球視野、世界眼光,中國價值、國際表達”為定位,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紅火收視和社會影響力,並成為目前央視社會影響力和收視傳播力增速最快的電視頻道。最近成為熱門話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央視紀錄頻道團隊創作的《故宮》《再説長江》《圓明園》《大國崛起》等大型紀錄片,近年來都十分紅火。在昨天的推介會上,央視紀錄頻道還高調提出了自己的目標:“讓文化引領時代,讓品質成就品牌”,並宣佈今年將拍攝《超級工程》《絲路》《京劇》《漢》《茶》《園林》《紅酒之路》《與全世界做生意》《黃金》《糧食》等近30部重點紀錄片,其手筆之大,令人驚訝。
各顯其長令人喜
前不久發佈的《2011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把2011年稱之為紀錄頻道年。去年,隨著央視紀錄頻道和北京高清紀實頻道先後開播,目前中國已擁有7家紀錄頻道。如央視紀錄頻道和科教頻道佔據覆蓋全國的播出平臺,已逐漸變成了中國紀錄片領域的“航空母艦”。而另一方面,地面紀錄頻道也各顯其長,併為中國孵育了一批紀錄片迷。開播10年的上海紀實頻道不僅誕生了一批如《大師》《往事》《紀錄片編輯室》等好欄目,還拍攝了一批既有收視又有口碑的紀錄片,並創造了紀錄片頻道同樣可以贏利的奇跡,全年整體創收達1.45億元,走出了一條市場運作的新路。遼寧北方頻道借紀錄片的獨特魅力,貼近當地觀眾,形成了獨特風格。中國教育臺人文教育頻道、重慶電視臺科教頻道、湖南金鷹紀實頻道以及誕生不到一年的北京高清紀實頻道都有新進展,可謂各具特色。
令人可喜的是,國産紀錄片正在迎來新一輪商機。從去年開始,紀錄片大量出現在網絡上,中國網絡電視臺、搜狐、新浪、愛奇藝等網站紛紛開設紀錄片頻道。紀錄片網絡價也水漲船高,從原來的一分鐘30元迅速提升到100元、200元,個別佳作甚至高達1000元。賈樟柯依託網絡傳播策劃《語路》系列紀錄片計劃。崔永元《我的抗戰2》不僅選擇網絡首播,還與企業進行網絡互動。
縮小差距有動作
但應該指出的是,儘管紀錄片發展形勢喜人,但與國際一流頻道、一流大片相比差距還有不少。《2011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中國自製紀錄片總時長近8000個小時,卻無多少適合紀錄片頻道播出的內容,而國産紀錄電影僅收穫200多萬元票房,無一部收回投資。而美國探索頻道每年節目製作量僅800個小時,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每年製作量更低至400個小時。兩相對比,中國紀錄片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尤其是低端製作、賠錢製作還佔了相當比例。
昨晚推介會上,還傳來了中國紀錄片人努力縮短與國際同行差距的一些具體動作。如央視紀錄頻道啟動了8部、26集的國際聯合攝製項目,如和英國BBC合拍《改變地球一代人》、《生命的奇跡》、與日本、新西蘭合拍《生命的力量2》、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合攝製紀錄片《秘境中國天坑》,等等。繼雅克·貝漢受聘紀錄頻道的首席國際顧問後,紀錄片大師伊夫·讓諾、史蒂夫·伯恩斯等8人也受聘成為國際顧問,以幫助央視紀錄片更快走向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