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長征6號、長征3號核動力潛艇和長城218號、長城177號常規動力潛艇依次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1958年6月,國防部聶榮臻元帥辦公室。一份外軍情報匯總和幾則外國電訊放在辦公桌上。
聶榮臻元帥認真地讀著。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從1954年初下水,到1957年4月第一次更換燃料棒時為止,總航程達6萬多海裏,其間大部分是潛航,“鸚鵡螺”號僅消耗了幾公斤鈾;而常規潛艇航行同樣的距離,要消耗大約8000噸燃油。運輸這麼多燃料需要217節油罐車,所組成的列車長達3.2公里,要耗費197萬美元。
美國海軍披露,“鸚鵡螺”號在歷次演習中遭受了5000余次攻擊。據推演,若是常規動力潛艇,它將被“擊沉”至少300次以上,而動作迅速的“鸚鵡螺”號僅被“擊中”3次。“鸚鵡螺”號展示了核潛艇的作戰能力以及令人恐懼的隱蔽性和靈活性。
核潛艇擁有絕對的報復力,有了絕對的報復力,國家才有絕對的安全。至少美國人是這麼認為的。
聶帥緩緩地把手中的情報放在桌上,久久不語。
幾天后,這些資料和一份聶帥親自寫的更詳細的《關於開展研製導彈原子潛艇的報告》,送到了中南海菊香書屋。
兩天后,中共中央批准由海軍副司令員羅舜初中將組織領導我國核潛艇研製工作,海軍科學研究部部長于笑虹具體負責。審批速度之快,出人意料。
首批核潛艇研製人員集結了各科專家共29名,這都是全國潛艇和艦船方面的精英。那時,別説核動力潛艇,就是核物理方面的人才也沒幾個。那時的資料非常少,能見到的國外核潛艇資料,只有公開發行的《簡氏防務年鑒》上幾張模糊不清的照片,以及一件我外交人員從國外帶回來的核潛艇兒童玩具。玩具很逼真,聽説這種玩具在市場上很快就不銷售了,因為美國中央情報局認為它泄密。
4月23日,中國海軍核動力潛艇在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對中國海軍建設提供過不少幫助,但在核潛艇研製上,蘇聯軍方始終守口如瓶。
1959年國慶節,赫魯曉夫率團訪華。毛澤東當面向他客氣地提出希望幫助中國研製核潛艇。赫魯曉夫傲慢地説:“核潛艇技術複雜,價格昂貴,你們搞不了!你們也不用搞,蘇聯海軍有這種武器,同樣可以保衛你們。”
這句話深深地傷害了毛澤東的民族自尊心,當初蘇聯向中國提出建立“聯合艦隊”意圖控制中國海軍時,毛澤東就曾憤怒地對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説:“連半個指頭都不行!”他氣呼呼地對這個當時最重要的盟友説:“要是這樣,你們把中國所有海岸線都拿去好了,我們總要有自己的艦隊。”毛澤東沒有再發火,他冷冷地回答了赫魯曉夫:核潛艇研製,我們自己試!
不久,一句名言便傳遍了部隊、院校和全國的相關科研單位——毛澤東事後憤憤地説:“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這是一個響噹噹的誓言,是一個不可摧毀的信念。它代表了那一代人的雄心壯志!也符合開國第一代領導人的性格特徵和思維方式,對他們來説,無論任何時候,民族尊嚴永遠是第一位的,在跪著生和站著死之間,中國共産黨只會選擇後者。
然而,研製核潛艇的道路上佈滿荊棘。1960年初,二機部組建反應堆研究室,開始核動力研究;海軍和一機部共同組建核潛艇總體研究室,負責總體設計、研製和任務的安排落實。
老軍工專家武傑回憶:我被分配到修造部“造船技術研究室”工作,負責核潛艇總體設計,由修造部薛宗華副部長兼任主任。這在當時海軍裏是“天字第一號”的絕密工程,連海司直屬機關的負責人也不知道。有位負責人在海直機關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談工作時,無意中講出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的代號,其實僅僅是個代號,其他的什麼也沒講,但這也捅了大婁子,立刻被免職。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