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愛西柚推薦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視頻專輯熱播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華北敵後戰場是侵華日軍用兵的重點,據日本軍方透露,至1940年,日軍有9個師團和12個旅團的強大兵力被釘死在華北。這樣就大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國力,牽制了日本的兵力,從而導致整個戰局陷入完全被動的局面。

  研究華北敵後戰場,不僅要研讀我方的論著,還應研讀日方的戰史。由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以下簡稱日軍戰史)就是一部日軍在華北的作戰史。此書編寫的立場、觀點當然是站在敵對的方面,所採用的資料自然帶有侵略者的偏見,其真實程度,特別是書中所列舉的“戰況”及“戰果”都有很大的水分;儘管如此,此書還是得出了“中共是致命的禍患”、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結論。因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此書仍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讀讀此書,對更深刻地了解和認識敵後戰場的地位與作用,了解和認識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和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不無益處。

  “討伐的重點,必須全面指向共軍”

  日本侵華面對的是由國共兩黨分別領導的性質完全不同的兩支軍隊。究竟應該以誰作為作戰的主要對象,日軍也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在戰爭初期,他們全力以赴進攻國民黨正規軍,並沒有把共産黨的八路軍放在眼裏。隨著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開闢與發展,敵後遊擊戰爭的廣泛展開,華北日軍開始重視中共的武裝。

  據日軍戰史記載,1938年9月15日,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在報告中指出:“皇軍威力未曾達到的山西北部及連結太行山脈的山嶽地帶,乃共軍巢穴,其影響至今及于華北全區。因此必須徹底掃除,以絕後患。”

  1938年11月18日,日本華北方面軍編寫的情報記錄寫道:“可以斷定,今後華北治安的對像是共軍。”這是日軍第一次明確在華北佔領區以共産黨軍隊為主要作戰目標。日軍戰史還特別強調:“這種認識,在方面軍內部雖未達到廣泛深入的程度,但情報工作人員能注意及此,應該重視。”

  1939年12月,日本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笠原幸雄進一步指出:“華北治安戰的致命禍患就是共軍。只有打破這個立足於軍、政、黨、民的有機結合的抗戰組織,才是現階段治安肅正的根本。”(該書中的所謂“治安肅正”、“肅正作戰”、“肅正建設”等,其中“肅正”一詞,不僅是日本侵略者對我國的軍事侵略,同時也包括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侵略行動。)基於這種認識,日本華北方面軍制定的1940年“肅正工作計劃”規定:“中共勢力迅速壯大,不容忽視。如不及早採取對策,華北將成為中共天下。為此,方面軍討伐的重點,必須全面指向共軍。”

  

  1940年8月開始的百團大戰,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日軍戰史記載:“此次襲擊,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需要長時期和鉅款方能恢復。”“日軍從未想到中共勢力竟能擴大到如此程度。”

  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敵人,也震驚了敵人,使日本侵略者重新認識中共:“共軍乘其勢力的顯著增強,突然發動的百團大戰,給了華北方面軍以極大的打擊,因而促使方面軍、特別是情報工作負責人作了深刻的反省。”此後,日軍迅速抽調大量兵力回師華北,連續對我根據地進行“掃蕩”,並實行更為殘酷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與此同時,從1941年春到1942年秋,日軍在華北實行了五次“治安強化運動”,其規模一次比一次擴大,手段一次比一次野蠻、毒辣。華北敵後根據地進入極為困難的時期。

  應該指出,日本華北方面軍雖然明確應該將共軍作為主要的作戰目標,但在戰場上,這種認識並沒有始終如一地加以實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認識與實際的不統一?日軍戰史寫道:按照戰爭的目的,對於互有矛盾的重慶和中共兩方,究竟以哪一方為真正的敵人模糊不清,難以確定。在戰場第一線應該以誰為打擊目標,就更難判斷了。尤其是中共勢力,它和日軍在長期訓練中作為目標所描繪的敵人,或者是迄今為止我們所接觸過的敵人,無論在形式和本質上都是完全不同。該書還寫道:當逐漸認識到滲透佔領區的中共勢力,乃是治安的主要癥結時,方考慮到要以對中共措施作為治安戰的重點。然而,這種認識的轉變,實際上為時已晚,而且很不徹底。究其原因,固然由於中國派遣軍及中央的基本佈局,一貫以重慶勢力為主要敵人,粉碎其繼續作戰企圖為目標,致使作戰觀念不能統一。但是,歸根到底,不可忽視的一點,卻是多年來存在與整個陸軍的“殲滅野戰軍”的戰略教條所起的作用。

  

“採取適當的謀略工作,促使國民黨軍主動去撲滅共軍”

  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發展與鞏固,不僅成了日本侵略軍的心腹大患,也使國民黨頑固派感到極度的憂慮和不安。戰略相持階段到來之後,日本侵略者看到“速戰速決”滅亡中國是不可能的,遂改變了戰略:對國民黨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以軍事進攻為輔的策略;而將進攻中心移向後方,集中重兵圍攻八路軍、新四軍和各抗日根據地。在這種新形勢下,國民黨頑固派對日、對共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覺得主要敵人似乎不再是日本帝國主義,而是共産黨和八路軍、新四軍了。1939年1月,國民黨五中全會之後,他們先後制定了一系列專門限制和迫害共産黨的政策措施,甚至明目張膽地規定可以用軍事進攻對付八路軍。抗戰之初,國民黨禦敵不力,讓日本人佔領了半壁江山;等到各抗日根據地巍然挺立在敵後,八路軍、新四軍和人民用鮮血和生命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抗日局面之後,他們又忌恨叢生,紛紛派軍北上,要從共産黨和八路軍手裏“收復失地”。這樣,國民黨頑固派與共産黨之間的摩擦與反摩擦的鬥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華北日軍始終密切關注著國共之間的矛盾與鬥爭,隨時作出分析與判斷,其基本認識可以概括為兩點:

  1.雖然國共之間存在著尖銳、激烈的矛盾,但國共合作將維持下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將維持下去。

  2.“反共”是日本與國民黨共同利益所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與國共兩黨也處於空前對立之中。但是,日本華北方面軍仍然認為:“日本與重慶之間暫時處於戰爭狀態,卻有能夠共存的性質。但是,日本與共産黨勢力之間則是不容共存的。”

  基於這種認識,華北日軍制定的基本策略是:利用國共合作中的矛盾,儘量採用宣傳、謀略等各種手段,煽動兩黨之間的摩擦,破壞兩者的合作,以導致“抗日救國統一戰線”的崩潰。另外,採取適當的謀略工作,促使國民黨軍主動去撲滅共軍。據此,日本華北方面軍制定的1940年度“肅正計劃”規定:“討伐的重點在於剿滅共軍。為此,要善於利用國共的相互傾軋,在皇軍勢力暫時不能控制的地區,應默許那些不主動求戰的雜牌軍的存在。必要時,甚至可以引導他們佔據真空地帶以防止共軍的侵入。”對於這個計劃,日本華北方面軍參謀副長平田作了如下説明:“根據過去的經驗,由於我軍的討伐,在雜牌軍被消滅後,結果,其地盤往往反被共軍佔據。有鋻於此,今後的討伐肅正的重點必須集中指向共軍。全力以赴,務期將其全殲。如果在討伐後,不能立即採取恢復治安措施的地區,而且該地區的匪團對皇軍又無求戰行動,為防止共軍趁虛而入,寧可不對其討伐,暫時默認該匪團的存在,反而對我有利。”

視頻集>>

熱詞:

大片放映廳|電影庫|高清美圖|熱辣資訊|新片速遞|精品欄目|電影滾播電影臺推薦

channelId 1 1 日本記載的華北敵後戰場:中共的進攻讓日軍恐怖(圖) 1 華北敵後戰場是侵華日軍用兵的重點,據日本軍方透露,至1940年,日軍有9個師團和12個旅團的強大兵力被釘死在華北。這樣就大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國力,牽制了日本的兵力,從而導致整個戰局陷入完全被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