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今年物價形勢分析與預測

發佈時間: 2013年06月08日 08: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經濟日報

  我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期向平穩增長期過渡,從經濟轉型和市場競爭加劇這些趨勢性變化看,有利於物價穩定。但另一方面,我們仍然面對貨幣存量規模偏大、地方政府投資衝動、食品漲價壓力較大、輸入性通貨膨脹風險較大等諸多挑戰,物價形勢仍比較嚴峻。應多策並舉,做好穩定物價的工作。

  經濟轉型有利於物價平穩

  隨著國內外市場環境趨緊、要素價格提高,持續多年以粗放、低水平數量擴張為主要特徵的經濟發展方式開始向集約和質量效益的方向轉變,我國經濟進入了重大轉型期。這一變化給物價形勢帶來兩方面影響。

  一方面,市場需求降溫為物價穩定提供了有利條件。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需求降溫、市場由供不應求轉向供大於求,總體上會促進物價穩定。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國際市場需求水平明顯下降。2001年至2007年,世界貨物貿易進口額年均增長14.1%,2008年至2011年降低到3.8%。受城鎮承載能力的瓶頸制約,國內汽車、住房市場也明顯降溫。具體表現為現有城鎮空間難以承受汽車總量的快速增長,一線城市支持住房建設的土地、基礎設施潛力不斷下降。這些因素越來越明顯地制約了汽車、房地産市場的發展速度。比如,2002年至2010年汽車銷量年均增長24%,但2011年降低為2.45%,2012年為4.3%。外貿出口和以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活動,是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兩個主要引擎,也是決定市場需求水平的兩個關鍵因素。受國際市場降溫影響,外貿出口增速由2003年至2008年的29.2%,降低到2008年至2012年的9.4%;汽車和房地産市場需求增速降低,則引起了重化工原材料、裝備製造、能源、交通等多個産業市場需求水平下降。這些導致市場需求水平全面下降,既是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原因,也成為促進物價穩定的重要條件。在需求不足、競爭加劇的約束下,預計各類漲價行為總體趨於減少。

  另一方面,要素價格提高使成本推動的漲價壓力加大。勞動工資、土地、水等資源價格、原材料價格是決定企業生産成本的主要因素。這些價格不斷提高,必然會不斷抬高生産成本,加大漲價壓力。2002年至2011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貨幣工資由每年12373元增加到每年41799元,增長了237%;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指數上漲了70%,建築安裝工程價格指數上漲了52%,固定資産投資價格指數上漲了35.8%。要素價格上漲、生産成本提高,既是推動粗放型發展方式向集約型轉變的重要原因,也加大了物價上漲壓力。

  綜合來看,經濟轉型使市場供不應求引起的漲價現象普遍減少了,但成本推動的漲價壓力加大了,影響物價的主要因素轉到成本方面。由成本上升到價格上漲的傳導過程大體是:成本提高——企業利潤降低——生産數量減少——價格提高。現實經濟活動中,面對利潤下降,企業主要有三種選擇:第一,無視利潤下降甚至虧損,繼續維持生産;第二,加強技術創新、加強成本管理;第三,轉向其他産品生産。在市場需求水平總體下降時,轉向其他産品生産以避免利潤下降的空間有限,因此企業主要會做前兩種選擇。這些選擇都不會減少生産的數量,不會引起價格上漲;做出第二種選擇的企業還會通過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消化成本上升因素。這一分析表明,與市場需求降溫同時發生的生産成本提高,主要會表現為産能過剩矛盾突出,技術進步加快和成本管理加強。因此,由粗放、低水平數量擴張為主要特徵的經濟高增長期進入經濟轉型期後,物價漲幅總體將趨於平穩。

  物價上漲壓力仍不容低估

  2013年,我國經濟運行仍處於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平穩增長階段的過渡期,既存在很多影響經濟增長穩定的因素,也存在較多影響物價穩定的因素,對物價上漲壓力必須要有足夠估計。

  一是貨幣存量明顯偏大,社會融資增長較快。2012年末,廣義貨幣餘額97萬多億元,是2012年名義GDP的1.88倍,較2008年的1.58倍擴大了19%。表明2009年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後,儘管進行了持續調整,但累積的貨幣存量仍然明顯偏大。2012年在貨幣政策預調微調背景下,貨幣供給量特別是社會融資總量增長又開始加快,貨幣存量進一步膨脹。儘管受經濟增速回調影響,市場預期不斷下降,對貨幣的需求不斷降溫,但如果出現刺激預期和需求的因素,因貨幣過多而推高價格的風險仍然較大。

  二是食品價格上漲壓力仍然較大。作為十幾億人口的大國,由吃飯産生的剛性食品需求規模巨大;中國農業生産能力儘管不斷穩固和提高,但“靠天吃飯”的特徵並未完全改變。在人口大規模由農村轉移到城鎮的過程中,食品需求的城鄉佈局、區域佈局特點很快發生變化,而相應的農産品、食品生産供給格局並未跟進調整,食品流通體系、市場建設相對滯後。這些都決定了食品供求總體還處於緊平衡狀態。另一方面,受土地生産能力的制約,農業勞動生産率提高速度相對較慢,務農收入提高導致的工資成本增加,大部分會剛性地傳導為食品價格上漲。食品漲價的這些壓力,還會因為市場秩序不規範、價格監管不嚴格,演變為流通環節加價行為,進一步推動食品價格上漲。

  三是輸入性通脹風險較大。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陸續推出了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元、歐元、日元發行量持續擴大,世界貨幣存量持續較快擴大。目前美國經濟出現溫和向好趨勢,實體經濟開始恢復,對礦産資源等初級産品的需求有可能增加。這些真實需求變化與貨幣存量巨大的現狀結合,可能推動大宗商品現貨、期貨價格出現較快上漲,進而提高我國進口商品價格。

  四是地方政府的投資擴張衝動仍然比較強烈。近年來關於區域經濟發展的專項規劃批復較多,利用規劃賦予的“先行先試”條件,強調省情、市情、縣情不同,不顧財力、不顧市場需求前景而加快項目建設、加快發展步伐的現象時有發生。近來圍繞加快城鎮化建設,又出現了一些缺少科學規劃、長遠佈局考慮的造城運動。這些都表明由制度性因素支持的地方投資衝動很強烈,如果調控引導不當,就會與貨幣數量偏多的潛在風險結合起來,推高價格。

  此外,房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也是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綜合來看,在經濟由高增長期轉入中速增長期的過程中,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的風險不容低估。

  穩定物價的幾個政策建議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定物價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按照穩健原則把握好貨幣政策力度。兼顧穩增長與穩物價雙重目標,調節好貨幣供給量的增長速度。根據商業銀行資金風險約束現狀,特別要防控好信託等表外業務過快擴張帶來的金融風險和通脹壓力。

  二是落實好穩定農業生産的各項政策措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穩定增長。特別要穩定發展農業生産,強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提高農産品流通效率,統籌規劃農産品市場流通網絡佈局,加快推進以城市標準化菜市場、生鮮超市、城鄉集貿市場為主體的農産品零售市場建設。

  三是堅持房地産市場調控不放鬆。各級政府要嚴格執行商品住房限購措施,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要加快房産稅試點步伐,擴大試點範圍,儘快發揮制度因素對投機、投資性購房活動的約束作用;積極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應,加快保障房建設,完善保障房的相關制度。

  四是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中央財政應加大對社會公共事業、基本社會保障的統籌安排力度。根據科學發展和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加快改進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突出社會公共事業、社會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相關指標。從制度建設上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

  五是抓緊完善和加強食品、藥品等重大生活必需品的安全和價格監管。堅決打擊各類不合理的漲價行為,將食品、藥品價格變化與生産成本變化建立內在聯絡,從加強管理上穩定這些産品漲價的幅度。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