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元買了件外貿毛衣,沒想到穿出一身紅斑,難不成我買的是洋垃圾服裝?”近日,高二女生小李向本報反映,她在經七路西首的金凱商城買了件外貿毛衣,卻穿出了麻煩。同時有讀者爆料,在經十路世購3樓外貿尾貨市場,有人批發幾元1件的“洋垃圾”……“洋垃圾”衣服流入了濟南市場?平常夜市地攤上擺的廉價服裝,有哪些是“洋垃圾”?對此,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記者先後多次暗訪了經十路世購服裝批發市場、經七路西首的金凱商城等處。
衣服幾元1件滿地堆放隨便挑
探訪地點:世購服裝批發市場3樓67號
9月21日至10月10日,記者多次來到世購服裝批發市場,之前就有市民爆料這裡有賣“洋垃圾”的。3樓67號的一家店舖玻璃窗上貼著手寫廣告:“韓版針織衫6元”。墻上挂了幾件外套,其餘衣服都分成3堆堆放在地板上,這些貨物雜亂地放在一起,就像一座座小山。
記者進店發現,有幾位中年女子坐在馬扎上,正敏捷地一件一件翻看地上堆積的衣服,每人身後都有個大塑料袋子,裏面是她們挑出來的“戰利品”。“7元一件隨便挑。她們都是挑去擺攤的。”店員介紹説。
之前這裡批發的一批夏裝是每件5元,現在是針織衫要價7元。記者隨手挑出幾件,發現上面有不少污漬,並且都沒有吊牌,也很少有水洗標。有幾件衣服的扣子口看起來都已經撐大了,拉鏈看上去也已經磨損。“這些都是商場裏上架的樣品,所以比較臟。”一位店員解釋。“這是外貿服裝,在倉庫裏壓時間長了,所以有些臟和異味。這些衣服你拿回去挂幾天,洗洗更好,7元批發,拿到夜市上賣二三十元。除了擺攤的,開網店的和實體店的都從我這裡拿貨。”
出門結賬時,一位自稱某高校老師的中年女士提著滿滿兩大袋子圍巾和衣服。她告訴記者:“這些衣服很可能是舊的,但質量很好還便宜。拿回去好好洗洗就行了,包括我今天穿著的這身衣服,回去也要好好洗洗。”
“你買這麼多是要賣嗎?”記者問。“我不賣,就是洗乾淨了能自己穿的自己穿,不能穿的老家來人了送送。”這位女士回答説。“看你像個大學生,你批發去學校賣肯定掙錢。”
店裏霉味刺鼻,圍巾嵌著頭髮絲
探訪地點:世購服裝批發市場3樓39號等處
在世購服裝批發市場3樓39號店,記者看到,裏面堆滿了各式帽子和圍巾。一進門,記者就聞到一股霉味。
店中一個鐵架子上堆滿了帽子,記者翻了翻發現,裏面不乏耐克、阿迪達斯等名牌。“都是外貿日韓版的,5元一個,隨便挑。”老闆熱情地招呼著。記者拿出一個白色男式帽子,看上去有些發黃。“這個帽子為什麼這麼舊?”記者問。“有些是在倉庫裏壓了好幾年,有些是在店裏擺時間久了,都是處理的,不然會這麼便宜?”老闆解釋。
記者發現,這兩家賣的帽子和外套都沒有吊牌,偶爾幾件裏面會有布標和水洗標,但都有些泛黃,而且皺皺巴巴。布標上印著“MADEINKOREA”(韓國製造)字樣。而記者了解到,正常的外貿尾貨是出口剩下的貨物,布標應為“MADEINCHINA”(中國製造)。
記者注意到,店裏的服裝都是一個款式一件,並且一些淺色的衣服上基本都可以發現污漬。在一件針織的圍巾上,記者發現其中嵌著一根黃色的長頭髮絲。
世購尾貨市場3樓39號店主稱,他們和67號是一家的,總部在義烏。店方提供的名片上印著:“環球盛世國際庫存貿易有限公司”字樣,地址為:“浙江義烏梅湖庫存專業街88號”。
9月21日,記者又來到濼口服裝城北面幾家批發外貿尾貨的店面,其中一家主要出售毛衫。不大的店面裏堆積了各種衣物,進門也能聞到一股霉味。
記者稱要批發服裝擺攤,老闆熱情地把記者讓進裏屋,裏面放著兩大包毛衫。“100件以內25元,可以挑選。整包拿更便宜,到夜市賣四五十沒問題。”
經十路世購尾貨市場39號店的老闆説,帽子和圍巾都是5元,一套批發下來才10元,到大學城夜市上賣三四十沒問題。“一整包700件,都是雜款,要是都要的話給你算3元。”
店外噴著“舊裝有害”,店內照常銷售
探訪地點:金凱綜合批發商城
位於經七路西口的金凱綜合批發商城,曾因售賣“洋垃圾”服裝被多次查處。目前,這裡情況如何呢?
10月12日,記者來到金凱綜合批發商城,在最東側一個通道裏,兩邊有三四十家門頭房,開門的有二十五六家,其餘的卷簾門都關著,賣的都是外貿服裝。在這個通道的兩端各挂著一個條幅,寫著“舊裝屬固體污染物請勿購買”、“堅決取締有害的舊裝經營”等標語,每個店的門口也用紅油漆噴著“取締舊衣,更換新衣”、“舊裝有害,請勿購買”等提醒。看到有陌生人來,店主們會上下打量。
記者走進幾家店裏,進門就聞到一股刺鼻的霉味,店裏的服裝顯得都比較暗,看上去款式都比較時尚。“這衣服味怎麼這麼大?是新衣服嗎?”記者問通道南頭一家店的女老闆。“賣的就是舊衣服。”這位女老闆毫無避諱。
而記者又走進其他幾家店,店老闆都不承認是舊衣服,堅持説是外貿尾貨。“門口這些舊衣服的提示標語都是誰寫的?是市場的人嗎?”記者問。
“那些人有病!”幾位店主沒好氣地説。
記者指著店裏一件阿迪達斯運動服問多少錢,店主回答説:“120元,這衣服在專賣店要五六百。”另外一家店的要價則便宜很多,看上去差不多的衣服,挂了一排,標價:“每件10元”。
“附近有幾個學校,來這裡的基本都是學生。也有很多擺地攤的來這裡拿貨。最近查得比較緊,那些條幅就是市場給挂上的。”旁邊一位小吃攤的老闆説。
另外一條通道賣服裝的老闆説:“我這裡的都是新的。那邊賣的是外貿服裝,都是從南方進的貨。聽説是廣東碣石鎮,那裏是‘洋垃圾’服裝的集散地,央視不都曝光過嗎?”對於更多情況,這位店主不願多説。
歐美日韓等國家的居民淘汰的舊衣服,有的甚至來自垃圾場和太平間,由於銷毀成本很高,往往運到相對落後的國家清理。
走私服裝從歐美日韓等國家運回國內
四面八方的服裝批發商來到碣石取貨,再散發到全國各地。上遊服裝批發商把貨物以2元左右價格賣給碣石當地居民。洋垃圾經轉手流向外貿店甚至大商場以及網絡商鋪賣價大漲。
這些成堆的“洋垃圾”衣服從何而來?在多次本地探訪後,根據相關從業人員提供的地址,記者日前一路追蹤到義烏,前往自稱為“全球庫存商品採購中心”的“梅湖庫存專業街”探個究竟。經過一番努力,記者在知情者的幫助下,基本摸清“洋垃圾”服裝銷售整個利益鏈條。那些被國外淘汰,甚至來自垃圾場和太平間的舊衣物,在幾經轉手後身價暴漲,被銷往國內的地攤、實體門店和網絡商鋪。
初探難覓蹤影———
庫存服裝專業街,“洋垃圾”難尋
10月13日,記者南下義烏。剛到汽車站,就看到周圍停著不少寫有“收購庫存”字樣的麵包車和三輪摩的。得知記者去梅湖村,“的哥”楊師傅迎了上來。
交談中,楊師傅坦言他並非以開摩的為生,他在梅湖村有自己的庫存店,以前倒賣過“洋垃圾”,現在跟朋友合開了一家衣服加工廠。記者了解到,像他一樣的“的哥”不在少數,開“摩的”只是幌子,尋“商機”才是實質,一旦“瞅準”能做自家生意的客人,到手利潤可觀。
儘管地處縣級市郊區,但梅湖村馬路上跑著不少豪車,勞斯萊斯、法拉利、藍博基尼等頂級豪車也不在少數。膚色各異的外國人穿插在人群中,傳出形形色色的交談聲,一派商業繁榮景象。立在街頭的“梅湖庫存專業街”指示牌提醒,記者即將進入義烏第一條庫存專業街。指示牌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全球庫存商品採購中心”。
10月14日8:00左右,伴著哐哐作響的卷簾門掀起聲,庫存專業街開始營業。記者發現,貼在牌匾上、店門上、門框上的“stock”大多指向庫存,近20幢樓房在經營庫存産品,樓房1層是店面,1層以上像是住宅。180余家庫存服裝店鱗次櫛比,加上臨近的五愛路一條街,這裡的服裝庫存業頗具規模。
從上衣到牛仔褲,從裙子到羽絨服,從絲巾到帽子,各種服飾可謂應有盡有,一件不過幾元錢。記者走訪多家庫存店發現,庫存衣服多是按包批發,一包至少上百件,由店老闆打包,發至物流送貨。
“還有四百件,都拿走每件5元。”一家庫存牛仔店裏的上衣款式新穎,老闆陳先生極力勸説:“我這都是質量上乘的庫存,壓貨沒有幾年,你從我這裡批發回去,一件少説賣50元,樣式好的上百元不成問題。”“有沒有更便宜的?”記者問。“再便宜的就是舊衣服了,我這裡沒有,後面有四五家,你自己去找吧。”陳先生説。
奇怪的是,尋遍百餘家庫存店,記者沒有找到“洋垃圾”存在的痕跡。拿出名片,記者試圖找到“浙江義烏梅湖庫存專業街88號”,尋遍庫存街也沒見到這個編號。撥打了114,被告知整個金華地區沒有這家“環球盛世國際庫存貿易有限公司”。
峰迴路轉———
知情者稱多是熟客交易
“洋垃圾”究竟藏匿何處?就在一籌莫展時,記者遇上了湖北人楊萍(化名)。她在武漢開了幾家外貿店,老公經營著一家襪業廠。做了十幾年外貿生意,楊萍積累了不少人脈,深知外貿“門道”。
提起“洋垃圾”,楊萍直搖頭,“現在沒多少人賣舊衣服了,別人一看是舊衣服躲都來不及,賺不到錢的。”據她了解,“洋垃圾”服裝是歐美日韓等國家的居民淘汰了的舊衣服,有的甚至來自垃圾場和太平間。由於國外的服裝垃圾産生後,銷毀成本很高,因而往往是出錢運到相對落後的國家清理。遇到前去收購的,自然樂得“送出去”。從國外走私入境的“洋垃圾”數以噸計,除了少量運輸費用,幾乎沒有生産成本。雖然不合法,質量、衛生等有問題,還是吸引著不良商家趨之若鶩,簡單處理後謀取暴利。“我認識不少做洋垃圾生意的,都是從廣東一個地方進貨。不客氣地説,從那裏出去的服裝,全國各地無所不在,質量好的進城賣,不好的拿到農村賣,高檔點的處理一下還能進商場。不過那是兩三年前了,現在形勢不好,查處力度大,被處罰一次就是厲害的,大部分人不幹了。”她説,洋垃圾不可能擺在店裏賣,一般是1萬件起批,客戶也都是固定的。一到貨,老闆會馬上聯絡老客戶,在倉庫裏頂多放置一兩天,達成一致迅速轉手,不可能長期放在倉庫裏等著查處,很難在店面裏找到痕跡。
“你去找的時候,要問‘有沒有雜款的處理貨’。”楊萍提醒記者。
再探別有洞天———
店家稱濟南客戶多,教記者翻新、貼牌
庫存街11幢,一家庫存店裝修精美,挂著琳瑯滿目的連衣裙和款式各異的男士休閒服。“有沒有雜款的處理貨?”按照楊萍的提醒,記者開門見山。老闆娘將記者上下打量一番,“走,去我倉庫看看吧。”轉了幾條街,老闆娘在一幢樓前停下。上了二樓,她掏出鑰匙擰開鐵門,説倉庫到了。
大捆衣物雜亂無章地堆放著,倉庫裏氣味刺鼻,一中年女子坐在馬扎上,隨手撿起破損的衣服,時而操作縫紉機,時而拿起熨斗,在倉庫裏進行翻新。“8塊錢一件批給你,回家熨一下,轉手三五十賣得很好,跟一些品牌衣服混在一起,誰也看不出來。”老闆娘説。一番挑選,記者發現不少衣服污跡斑斑且無商簽。看見記者遲疑,忙於縫紉的女子開口説話:“穿過的衣服有污漬正常,買些去污劑,用刷子刷掉就行。真想要標回去貼牌就行,自己印也行。”
挑選期間,縫紉女子直言不諱地傳授“選貨、翻新、貼牌”。就是這些幾元一件的舊衣服,經一番縫補熨燙“重見天日”,被貼上商標拿進店面挂上衣架,身價暴漲到幾十元上百元,有些甚至堂而皇之地進入市場或大商場。
一家廣東外貿庫存店門口擺著幾個紙箱,塞滿了破舊的圍巾和氈帽。店老闆一口地道粵語,反復詢問記者是哪人,批發“洋垃圾”作何用以及具體店址。
打消疑慮後,他稱在濟南有不少客戶,也有些濟南客戶直接去廣東拿。“我這裡都是廣東貨,從這裡拿省了你跑那麼遠。”
繞轉幾個短巷,打開一樓鐵門,臺階深延到地下,近200平方米的倉庫裏吊著一個白熾燈泡,光線非常暗。“全部2元一件,你自己挑吧。”看到記者不太滿意,老闆很是乾脆:“你能等嗎?馬上就要到一批秋冬款處理貨,每件不超過5元錢。要買留下電話,四天左右能到貨,那批貨絕對好,到了我通知你。”記者留下了電話,向店主反復索要名片和電話,他堅決不同意。
黑心鏈條———
成本約2元,終端銷售價格翻幾十倍
數額巨大的洋垃圾會被怎麼處理?批發商拿走這些垃圾服裝後又是怎樣銷售?
記者暗訪時,偶遇在此拿貨的海西(化名)。海西是新疆人,娶了個俄羅斯太太,幾天前,他剛從廣東碣石購置了6000件舊衣服發往新疆。海西説,他還有一個身份,是俄羅斯一家公司在中國的採購,負責採購他們需要的一切用品。
得知記者剛入行想批發舊衣服,海西説,來南方批發衣服沒錯,最好去廣東碣石,當地人幾乎都做舊衣服生意,那是走私外貿服裝的大型集散地。“從國外走私服裝進來的利潤是相當驚人的,舊衣服零成本,講究的是薄利多銷。”他説,他購置的6000件衣服每件2元,轉到新疆也只是每件賣5元,快速賣出去是關鍵。
據他了解,嚴打形勢下,“洋垃圾”交易卻一直沒有斷過。這些走私服裝從歐美日韓等國家運回國內,經過多個交易環節流向市場終端。
他還建議記者開家網店出貨,“挑一些款式新潮的,就説是外貿尾貨,價格那麼低,年輕人會喜歡,會覺得很潮。又不用當面驗貨,相當容易成交。”
【相關鏈結】
怎樣辨別洋垃圾服裝
一、查看服裝紐扣、拉鏈是否失去光澤或鍍層脫落;二、查看服裝腋下、袖口、領口有沒有磨光、起毛或者有汗漬;三、查看服裝商標和規格是否模糊不清;四、查看整件服裝是否有處理過的細小痕跡。尤其要警惕標有“外貿”、“僅此一件”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