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挪假”“拼假” 多少疲憊多少無奈?
“‘五一’想休息嗎?先上夠7天班!”有人調侃:果然是“勞動節”,不多勞動就不讓你過節!這種“挪假”方式,讓上班成了一種漫長的煎熬:元旦之後,連上8天班;春節之後,連上7天班;清明節之後,連上6天班……網友大呼“傷不起”。與此同時,大量的“拼假”攻略充斥網絡,如何休假?如何休出高質量的假?考驗著上班族的“智慧”,也表達出大家的“休假饑渴”。
疲憊的“挪假” 無奈的“拼假”
“又上7天班!”“慘!又上7天學!”這樣的煎熬讓很多人無心好好上班上學。在杭州基層法院工作的沈吉丹讀書時是“驢友”,可工作了之後,只能無奈地看著放假安排嘆氣。“不是玩完了回來連上8天班,就是玩之前先上7天班,無形的壓力在那兒放著,哪兒還有玩的心情?而且,上班到最後,只有疲憊的身心了。”沈吉丹覺得,這樣“挪”來“挪”去的假期,甚至不如正常雙休日來得舒心。
在陜西延安工作的劉雪覺得,3天假期太短又太集中,並不適合出門旅行。“就這麼幾天,全國人民都放假,肯定哪兒都是人,吃不好、玩不好,還不如在家看看書、逛逛街來得自在。”
也有一些上班族打算通過巧妙“拼假”,將原有的3天假期延長至7天。“5月2日、3日請假,加上5月4日、5日週末兩天,原本3天的假期便可延長為7天。”在江西南昌從事教育諮詢工作的萬穎告訴記者,她已經請好2天假,打算去四川甘孜稻城亞丁風景區,開啟一段“小清新”的旅程。
還有不少上班族對如何過小長假拿不定主意。“這樣可長可短卻又不長不短的尷尬假期,讓像我這樣的職場新人很無奈。”在廣州一家媒體工作的梅雪卿説,若是請假“拼假”,怕給領導留下懶怠的壞印象;但若不請假,時間又不夠去旅行。
小長假 “拼”不出休假質量
對上班族來説,“小長假”往往是旅遊消費的高峰和集中出行的首選,但由於放假時間集中、假期時長死板等原因,使不少人不得不“拼假”,也給景點、交通的承載力帶來考驗。
多次小長假出行的不良體驗,讓在上海從事外貿生意的周曉蕓對今年“五一”出遊信心不足。“有一年去西湖,為了避開人潮我特地起了個大早,可剛逛到一半,黑壓壓的人群一股腦全進來了。”周曉蕓説,“吃不好、玩不足、走不動、看不到”幾乎是她對小長假出行的全部記憶。
在北京經營公司的薛鵬輝告訴記者,每逢“小長假”,公司一些員工就會“蠢蠢欲動”,對公司正常工作有一定影響。
自1999年“十一”黃金周政策實施以來,大大小小的假期繁榮了假日經濟、刺激了需求、活躍了市場。國家旅遊局4月12日發佈的一季度旅遊經濟數據表明,今年第一季度,預計國內旅遊收入76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
與此同時,較為死板的休假制度和相對集中的假期安排,也給景區、交通等方面帶來壓力。據統計,清明節小長假期間,每天抵達武漢的高鐵旅遊團隊多達幾十個;連續3天,位於武漢市內的湖北省博物館前每天排起500米長隊,為了一睹“鎮館之寶”編鐘的風采。
在旅行社工作多年的盧波認為,老百姓這樣“扎堆放假”必然導致“扎堆出遊”,如此休假,質量難以保證。“網上很多人調侃‘長假去景區會被擠成照片,馬路、高速都變成了停車場’,發泄對休假質量的不滿。”盧波説,長此以往,可能傷害大家對整個旅遊業的信任和信心。
科學“挪假” 還大家一個輕鬆假期
“挪假”,本為給大家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好好休閒,卻事與願違地頻頻被吐槽。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副教授許峰坦言,“即便是‘挪假’也要‘挪’得科學。”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安排假期時,可以適當考慮提前或延後,以便於假期與週末相連,“這樣不至於讓上班族們對假期前後的過長工作時間感到身心俱疲。”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何種度假方式,都表達了老百姓對今後更多休假時間、更高休假質量的期待。專家建議,當前應仔細分析需求,做好供給,優化現有假期資源,提升休假質量;未來應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使法定節假日以外的假期得到有效利用。
“不休不甘心,休了又太累,這是很多上班族的心聲。”許峰建議,通過“軟調整”來“削峰辟穀”,提升休假質量。“例如推廣景區網上預約、通過媒體實時通告景點運載情況,來幫助大家理性地制訂出行計劃。”
南京大學城市旅遊文化開發研究所所長胡小武認為,應該在保證假期總數基本不變的前提下,使具體日期安排更人性化。比如,可以嘗試讓一些單位擁有一定自主權,合理安排放假時間,滿足人們不同的假期需求。
社會學者艾君認為,諸如清明節、端午節等一些法定節日放假的本意並非單純休息,而應該圍繞假日參加一些紀念活動。為了消費、旅遊而“拼假”,失去了節日原有的文化內涵。“從這個角度上來説,希望大家回歸節日本身的意義,讓身心得到充分休息。” 記者 葉婧 潘林青 艾姍姍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