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對國際市場變化反應更加靈敏,調整時機更加公開透明,有效抑制市場投機行為。
石油安全問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如何科學有效地利用石油資源關係到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進一步深化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是完善我國石油市場體系的重要途徑之一。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以實現成品油價格完全市場化為目標。1998年以前,成品油價格完全實行國家計劃管理,從出廠、批發到零售環節基本實行政府定價。1998年,伴隨兩大石油集團公司的改革和重組,國家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成品油零售價實行政府指導價,按國際成品油市場(初期為新加坡,後期調整為新加坡、紐約和倫敦3地)進口到岸完稅成本為基礎加國內合理流通費用制定各地零售中準價,企業在此基礎上在一定浮動的幅度內確定具體零售價格。2006年,實施了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方案,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間接接軌的機制。2008年,國家出臺《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之間實行聯動,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變化超過4%,國內成品油價格可以進行調整,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加速。
《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公佈4年多來,價格機制運行順暢,取得的成效十分顯著,為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石油資源,保證國內石油市場安全供應,促進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規範市場經營,抑制不合理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辦法執行和機制運行中也存在調價邊界條件較高、調價週期較長,價格信號難以靈敏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容易産生投機套利行為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
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出臺了對原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的完善方案,在調價週期、調價挂靠油種和調價程序等方面進行改革。此次價格政策調整就是在原有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完善和修訂,使得我國成品油價格改革往市場化方向上又向前邁了一大步,顯示出新一屆政府在建立市場經濟體系和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的堅強決心。可以預料,未來我國成品油價格將最終實現完全市場化,企業將根據市場供需狀況和經營狀況自主確定價格。
此次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突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成品油調價週期縮短。由現行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使國內價格調整更加符合國際市場的實際變化趨勢;並將原來的連續22個工作日國際挂鉤原油移動平均價格,改為10個工作日的平均價格,使國內價格水平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程度進一步加強;二是改革調價條件。取消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波動4%才能調價的幅度限制,使國內價格調整更加靈活,對國際石油市場變化的反應更加及時靈敏;三是調整挂鉤原油品種。根據國內原油進口來源和進口結構變化,對原來的挂靠原油品種進行了適當調整,進而使國內外價格挂鉤聯動關係更加符合我國原油進口的實際。此外,新機制還明確了特殊情形下的臨時調控措施,為國內成品油價格設置了“安全閥”,防範國際市場油價上漲過高時對國內油價的衝擊,保護消費者利益。
國家發展改革委選擇在當前國內CPI相對平穩和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的時刻推出成品油價格形成新機制,時機把握得好,有利於社會各方面接受。同時,這與當前國內經濟發展水平、能源稟賦結構、市場競爭結構也是基本適應的。新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實施後,預計國內成品油調價週期將明顯縮短,調價頻率加快,這將有利於抑制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市場投機行為,儘量避免或減少經營商事實上存在的無風險套利行為,進而讓市場更加規範和健康發展。另外,在價格調整時間上更加增強了公開透明度,在調價時間節點上基本可以做到完全透明,便於接受社會監督,避免社會上的過分炒作和誤解,減少長期以來形成的漲快跌慢或漲多跌少的誤區。總之,此次價格政策調整,可以基本上做到“該降就降,該漲就漲”,讓價格漲跌變化逐漸形成常態化。
當然,成品油價格改革還要持續下去,市場化的方向是大勢所趨。改革沒有回頭路,今後應按照統籌兼顧、逐漸完善的原則,循序推進,不可停滯不前或一蹴而就。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密切監測新機制運行情況,及時協調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形勢發展不斷完善,充分發揮市場在石油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在市場主體多元化逐漸加強和市場充分競爭的基礎上,最終走向價格完全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