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吳睿鶇
“水價要提高到30元到40元一噸才行,我堅決支持水價上漲。”4月12日,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柯在2013年第十一屆水業戰略論壇上如是表示。中國水務是由水利部參與建設的央企。資料顯示,公司2012年實現水務主營收入26億元,旗下擁有上市公司錢江水利。(《財經網》4月15日)
近年來,民生漲價藉口五花八門,儼然不漲價,資源就會浪費,公民的節約意識就無法培養。電價上漲,是為了節約能源,天然氣漲價,是為了讓公眾節能環保……具體到水價,在央企巨頭王文珂看來,通過較高的水價收費,能夠有效遏制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産中的水資源浪費的情況。但詭異的是,這些部門和企業,總是有意無意回避最重要的一點,即沒有把成本公布於眾。
在筆者看來,倘若水價真想大幅度提高,必須先清算成本。據業內人士透支,水價的構成包括原水成本、運營成本和稅費成本。當前的情況是,原水成本大概佔水價的20%,運營成本大概佔70%,稅費成本大概佔10%。如此高的運營成本都流向了哪?廣州市水務局也許給運營成本做了很好的注腳。全局總共有職工700人,去年人員支出大約是1億元,今年增加到1.3億元,人均支出高達180萬元(見《廣州日報》2009年6月2日)
而根據國家發改委2011年1月開始實施的《城市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規定,第十四條明確規定:最高不得超過統計部門公佈的當地市政公用行業職工平均工資。城市供水經營者的職工人數原則上據實核定,但最高不得超過城市供水企業人員上限標準。試問,這些供水企業有沒有曬曬其工資和人員編制?
另據報道,由於供水企業管理不善,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系統管網漏損率在20%以上,城市供水每年損失至少在100億立方米。這一組組鮮活的數據,讓人感到震驚與憤怒。龐大的人員成本開支,以及供水企業的管理“管涌”,這些成本又怎麼讓消費者買單呢?
儘管飲用水,是商品,但它更是民生用品,具有公共屬性,涉及公共利益。正因為如此,我國《價格法》明確規定:對於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關係重大的極少數商品價格;資源稀缺的少數商品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重要的公用事業價格;重要的公益性服務價格等五類商品和服務,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當然,水價也屬於政府定價範疇,在這種情形下,水價提高不能不顧及民生,恣意提價。
我覺得,水務部門當務之急是,一方面壓縮成本開支,與此同時,提高飲用水品質。數據顯示,內地尚無一個城市實現直飲水,全國縣以上4000多家自來水廠中,98%仍使用傳統水處理工藝;城市供水管網質量普遍低劣,不符合灰口鑄鐵管佔50.80%的國標標準;老舊管網漏水嚴重,經常爆管,二次污染嚴重。城市水廠都是如此,那上萬座供應鄉鎮的小自來水廠,就更無安全保證。顯然,面對現實,水務部門當然沒有漲價的任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