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楊志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2013年中國財政預算赤字達1.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如果排除掉1000億元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因素的影響,那麼2013年年度預算赤字為1.3萬億元。如此龐大的赤字規模事出有因。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之前,積極財政政策仍有實施的必要性。約為20%的超高水平的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理應有較大的降低餘地。但是,多年來貨幣超發所積累起來的物價上漲壓力,使得貨幣政策空間選擇受限。貨幣政策回歸中性的道路充滿荊棘。這樣,積極財政政策只能繼續實施。
2013年中央財政赤字實際上只是在2012年的基礎之上保持大致穩定,並未作大幅擴張。當然,鉅額財政赤字也是事實。
財政支出剛性,特別是民生支出壓力較大。這決定了可支配財力增加的必要性。但是,2013年“營改增”試點繼續加快,試點地區和行業需進一步擴大,這意味著減稅規模還會持續擴大。現今經濟增速低位運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勢頭已很難再現。這樣,保持一定的財政赤字規模,是財政正常運行需要,更是公共服務保障的需要。
2013年中央國債餘額限額為91208.35億元。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中國財政相對健全。無論是財政赤字率(低於3%),還是國債負擔率(低於60%)都處於安全範圍內。這是中國在2013年繼續保持較大財政赤字規模的重要基礎。
當然,財政支出也有限度。未來更應該注意控制財政支出規模,而通過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來緩解財政支出壓力。上世紀90年代中期,北歐福利國家瑞典、挪威、芬蘭和丹麥四國為了應對當時的金融危機,對政府功能作了重新定位。自那以後,四國的財政支出佔GDP比例急速下降。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四國之所以能較好應對,與此不無關係。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社會福利的歷史欠賬需要償還,但還應注意建立有效率的社會福利制度,而非超越發展水平作不可持續的高福利承諾。
中國政府債務風險不在公共預算赤字,而在地方政府性債務上。2012年,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增加較多。國家審計署董大勝副審計長披露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約為15萬億到18萬億元。這意味著其中的5萬~8萬億元地方政府性債務是在2012年一年中積累起來的。較快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增長速度不能不引起警惕。當然,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都會轉化為地方政府的直接債務。但是,2012年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下降10.5%,很可能大大增加地方政府的支付壓力。一旦地方政府出現支付危機,最後債務只會往中央政府轉嫁。因此,管理並疏導地方政府性債務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