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最近的“毒校服”事件將孩子的新學期攪成了一鍋粥。出於慎重,涉嫌從問題廠商歐霞採購校服的25所浦東學校紛紛讓學生脫下校服送檢。
筆者衷心期盼檢驗機構能夠證明那些已經穿在孩子身上的校服是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是相對安全的,也相信監管部門通過監督抽查發現問題批次産品後,已在其流入市場前予以管控,但這些還不足以消除家長心中的疑慮:抽查畢竟是無法窮盡的監管手段,發現的問題校服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即使把有限的監督抽查所發現的問題放在某些單位面前,對於有四次“案底”的問題供應商,相關單位不僅沒有建立“黑名單”制度,反而“敞開胸懷”,是視而不見?還是覺得無足輕重?其動機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毒校服”作為標誌性的質量事件,讓人警醒。縱觀校服的整個産銷過程,不難發現一個怪圈:即校服的産業鏈雖然涉及上遊的布料生産、中游的服裝加工和下游的學校採購等多個環節,各環節也都有對應的監管部門,但有些問題校服卻還是能夠“暢通無阻”最終穿在孩子身上。
究其原因,在於校服已經成為一種特殊商品:大多服裝廠從周邊省市採購“身份不明”的布料製衣,從而跳過了兩地工商部門的監管;生産出的校服直接進入教育系統的採購體系,而非進入市場銷售,再次讓工商部門“無力可使”;對於校服質量,教育部門沒有技術能力驗證,督促各校建立和完善産品質量的進貨把關機制也流於形式。這就導致校服這個産業鏈如此長的産品實際僅剩本地服裝廠一個監管環節,其他環節基本形同虛設,質監部門的監督抽查頻次又有限,勢必産生“漏網之魚”。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産業鏈的許多環節被分割並散落在各地。像全市食品經營者中,流通環節的商販佔到了總數的三分之二,全市需求量近七成的農産品經這些商販之手,從外地流入本市。因此,一件校服在交給學生之前輾轉數地也不奇怪,但這客觀上造成了監管盲點,一旦某個環節掉以輕心,而其他環節則抱著“責任不在我”的態度不作為,就會形成監管真空,産品的安全風險最終落在了消費者身上。
要打破校服産業的“怪圈”,固然要加強對各個環節的抽檢比例和頻次,同時加快制定更嚴格的質量標準,但筆者以為,只要推卸之風存在,再嚴格的抽檢和標準也只會是一道“馬其諾防線”。現在的關鍵,應抓住校服産業鏈的兩頭,源頭的布料和服裝生産企業必須在頻繁監管的前提下,建立嚴格的清退制度,將企業“劣跡”與相應的法人信息挂鉤,讓違法者不得動彈,末端的採購環節則應在制定合理定價機制的基礎上,鼓勵信譽質量皆優的企業參與校服生産,同時整頓現有採購體系,還校服定制的知情權、選擇權給學生和家長。監管部門更不能“各管一攤”,而是要定期溝通,設立違法企業“黑名單”,發揮公眾的力量,將劣質校服擋在校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