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

保代制已走到盡頭?分析稱向員工制轉變仍有困難

發佈時間: 2012年08月14日 10: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廣州日報

  分析稱向員工制轉變仍有困難

  保險代理人制度是如今國內保險市場從業人員的主流形式,也因其弊端飽受爭議。種種跡象顯示,保險公司銷售人員代理人制度本身正在醞釀改革。

  7月底,保監會批復了中國平安設立平安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有消息顯示,中國人壽也已經向保監會申請成立一家保險銷售公司,“産銷分離”之路看起來漸行漸近。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代理人制度的弊端影響了整個保險行業形象,“人海戰術”讓消費者“聞保險色變”,但是從代理人制度向員工制轉變也有困難。

  保代渠道貢獻六成保費

  由於保險代理人與保險公司簽訂的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這意味著代理人不屬於保險公司的正式員工,保險公司沒有給代理人繳納基本的醫療、失業、養老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該體制自友邦保險公司1992年引入國內後,就成為壽險最主要的銷售渠道。數據顯示,該渠道對保費的貢獻最高達六成以上。

  保監會在今年4月份下發的《關於堅定不移推進保險營銷體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營銷員用工方式不符合《保險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工商登記管理規定,不利於保障保險營銷員作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明確提出初期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保監會此番改革的營銷員體制,即為保險代理人體制。

  事實上,2004年,由新華人壽控股的雲南新華保險代理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新華保險代理有限責任公司先後宣告成立,將原先新華人壽重慶分公司和雲南分公司個人營銷隊伍中的逾千名保險代理人納為正式員工,同公司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並有固定的底薪,享有相關的社會福利,不過這次試點卻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粗放模式難以為繼

  保監會相關人士認為,目前保險行業粗放的掠奪式的營銷策略嚴重破壞行業生態環境,難以為繼。泛華集團CEO汪春林在“第四屆中國保險仲介發展論壇”中指出,需要大量銷售人力的仲介行業因為人工成本增加導致企業經營成本迅速升高。依靠人力增長的驅動方式,已遇到難以克服的瓶頸。

  記者了解到,實施代理人制度的保險公司在行業內佔據七成以上,也有本來實施員工制的保險公司因成本壓力過大,轉而開始做一部分員工制、一部分代理人制度。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制度缺陷,保險營銷員游離于基本保障之外,賣一張保單才能獲得相應的報酬,為了生存,難免會有急功近利的心理,銷售誤導也在所難免。”保險業內人士指出,“在實施産銷分離,設立專門的銷售公司後,雖然銷售公司的大股東或許依然是保險公司,但是其本身跟保險公司關係更遠,而且是事後支付手續費,被消費者所詬病的銷售誤導或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記者周慧)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