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一季度土地“零出讓”珠海“雙限令”欲松又綁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16日 08: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在樓市調控處於異常微妙的時刻,珠海市最終還是自娛自樂了一把。

  珠海市住建局決定鬆綁調控之後,僅僅幾個小時又急忙改口否認,這與不久前佛山和河南的樓市鬆綁政策“一日遊”相比,更具戲劇性。

  地方政府試探調控底線近來屢屢發生,尤其對於珠海這樣一個嚴重依賴土地財政的城市,賣地生財顯然才是最主要的。

  珠海市有關官員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坦言,珠海房價自2月以來出現“五連降”,一季度GDP增速在廣東倒數第二,稅收收入遭遇負增長,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度落後於計劃進度,這是珠海希望鬆綁樓市調控的主要原因。

  微調又現“短命”

  據當地媒體報道,珠海市于7月13日下午開會決定全市取消樓市限價,同時取消部分地區限購。但在當日晚間,珠海市住建局主要負責人對媒體則表示:“珠海樓市雙限政策維持原狀不變。”

  珠海市住建局副局長兼新聞發言人謝義維向本報表示,珠海市有關方面確實曾開過這樣一個會議,但僅僅是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並未形成政策性結論。

  有媒體援引珠海市住建局的消息稱,當天下午的會議主要是分析當前珠海市的樓市情況,認為去年以來的樓市調控措施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鋻於這一結論,該會議決定,珠海市限價已經達到效果,限價不作為調控的主要手段。同時,決定將限購範圍由此前的香洲主城區調整為東起梅花路與情侶路交界處,北到中珠交界線,西到前山河,南到海岸線。這意味著限購範圍進一步縮小。

  但是還不到一個晚上,14日淩晨珠海市的樓市鬆綁令被連夜叫停。珠海市住建局第二天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研究房地産市場監管問題屬於日常工作。從去年以來,雙限令發揮了一定效果,但是對具體的細則,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局作為主管部門,也是希望能夠不斷完善,對措施進行進一步的精細化實施。”

  此前從2011年11月1日起,珠海對香洲區實行限購政策,同時在全市實行限價政策,這也是全國首個實行樓市雙限政策的城市。

  儘管限購區域只是香洲區,但在每平方米11285元的最高限價約束之下,曾經火爆的珠海樓市隨即陷入冰封狀態。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2012年6月珠海一手房均價為10357元/平方米,這也是珠海房價從2月份開始連續五個月出現下降。

  接受本報採訪的官員表示,上半年珠海房價總體上低於11285元/平方米的限價標準,這是該市決定鬆綁樓市的直接原因。

  一季度土地“零”出讓

  但上述官員稱,真正讓珠海感到巨大壓力的不是房價,而是地方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長壓力,尤其是土地出讓金一直是珠海的重要財政支柱。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302.47億元,同比增長4.1%,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次低增速。

  這一經濟增速同比放緩6.7個百分點,增幅在廣東全省21個地市中排名倒數第二,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珠海市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主體稅種增幅大幅回落,稅收收入負增長1.1%,其中房地産市場“主戰場”的高新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為-10.3%,“主要受房地産市場不景氣影響,來源於房地産業稅收同比減收所致。”

  房地産一直是珠海稅收的重要來源,根據珠海市財政局披露,2011年上半年房地産業稅收對珠海市稅收增收貢獻度達到63.8%,超過六成。

  但隨著樓市宏觀調控的持續,作為該市增收支柱的房地産行業稅收必將遭受較大衝擊,不僅影響到該市的稅收增長,更直接關係到土地出讓金的落實。

  來自珠海第一季度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珠海全市沒有土地出讓,全年42.19億元的土地出讓收入沒有落實。

  此前的5月28日,編號為珠國土儲2012-02號地塊在珠海市土地交易中心正式掛牌出讓,這是珠海去年11月雙限令以來放出的第一宗純住宅用地,但最終卻因無人報價而流拍。此前自雙限以來,珠海土地市場已連續五個多月沒有商住用地成交。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