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2年上半年,中國外貿走勢令人揪心。海關數據顯示,前5個月中國外貿增速整體呈下滑趨勢,其中1~4月份進出口數據呈現超預期下滑態勢。儘管5月份下滑趨勢略有扭轉,進出口規模雙雙創出歷史新高,增速重回兩位數,但這是真正的扭轉還是曇花一現?畢竟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撲朔迷離,新公佈的6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較5月回落0.2個百分點,創7個月來低點,其中反映需求的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更雙雙表現疲弱,尤其是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幅度最大,達2.9個百分點。在此背景下,下半年中國外貿究竟走勢如何?年初的“保10”目標實現是否吃力?在穩增長的大前提下,又該在出口政策上如何作為?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多位專家。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
增強企業競爭力保全年外貿增長
“目前來看,全年外貿實現10%的目標還是有可能的。”霍建國表示。但他同時認為,考慮到國際市場的負面影響,如美國依然有反復,歐洲經濟嚴重低迷,巴西等新興市場也開始走弱,出口企業的競爭力才是影響外貿增速的最重要因素,政府應該在增強企業競爭力方面有所作為。
具體而言,霍建國認為,應該致力於給外貿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增長環境。比如首先應在原材料、人工成本等方面給予關注,尤其在通關、質檢、出口退稅以及信貸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必要時採取措施,以保證企業的穩定增長;其次,在國外紛紛呼籲外資、製造業回歸的背景下,我國也應該加快動作,適當給企業“鬆綁”,積極提供貿易便利化。制定符合世貿規則的支持政策;最後,人民幣對出口壓力進一步加大,政府在如何讓匯率更加穩定、更加貼近市場方面也應該有所作為。
另外,霍建國透露,目前深加工、機械産品、紡織服裝等部分産業已開始好轉,在高度重視外貿回落、積極採取措施刺激經濟發展、保證外貿企業的有利成長環境下,相信未來增長將不會弱于預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院長趙忠秀:
質量比增長率更重要
趙忠秀對6月外貿走勢持謹慎樂觀態度。他分析稱,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一般6、7月份的外貿形勢會呈向好發展,低谷期一般出現在2月份。由此來看,6月的進出口數據會偏向樂觀。不過,趙忠秀也提醒,目前外部市場相對疲弱,尤其是歐盟成員國經濟態勢較不樂觀,加之我國今年年初以來經濟增速趨緩明顯,因此也不應對6月的進出口數據過分樂觀。
至於6月PMI回落,趙忠秀直言,與外貿走勢疲軟有很大關聯,不過,也要注意到PMI是較為超前的,而貿易指標的反應則相對滯後,這兩個監測數據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因此,若要客觀地結合PMI指數來看6月的外貿形勢的話,還要參考4月的PMI指數來綜合判斷。
而就很多分析中提到的中國經濟或將觸底回升,趙忠秀認為今年第三季度的經濟數據應會出現回升,但不必太在意這種增長率本身,而要看其背後的質量效益。我國目前已開始對經濟增長模式進行調整,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投資、改善民生的穩增長政策,這是我國經濟側重於發展質量的表現,這比單純重視發展速度更重要。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副會長蔡家祥:
外需不振外貿回暖言之過早
蔡家祥判斷,根據企業目前的訂單出貨情況,7、8月外貿數據仍可能回落,而在外需不振、市場面臨消化庫存壓力的影響下,全年實現10%的目標不樂觀。
蔡家祥進一步分析稱,歐美經濟不景氣,國內原材料、人工以及運輸等成本上漲,在利潤銳減的情況下,很多企業面臨有單不敢接的尷尬局面。“不少企業反映,在經濟危機影響下,原本期待運輸費用會下調,但實際情況是很多運輸公司在貨運減少的情況下,採取壓縮運力、集中定價的方式,導致運價反而比往年上漲了1~2倍。”蔡家祥表示。
此外,蔡家祥還認為,在2008年、2009年的次貸危機之後,2010年我國外貿出現前所未有的大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庫存也需要市場消化,在外需不振的情況下,今年形勢依然難言樂觀,明年是否會出現轉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社科院財貿研究所國際貿易與投資研究室主任馮雷:
數據示好下半年“穩”字當頭
“度過了3、4月份由於季節性原因帶來的訂單低谷,5月份數據回暖,6月應該依然好轉,再加上下半年國際市場聖誕節打折季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響,下半年應該保持較穩定的增長態勢,預計全年10%的目標可以實現。”馮雷表示。
馮雷進一步指出,儘管歐債危機、美國經濟低迷等外需市場不振的影響依然存在,但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經濟已經開始朝著相對穩定的態勢發展,部分歐洲國家的局勢也不像之前那麼不明了,再加上歐美市場的聖誕打折季等刺激,下半年對我國的低端出口産品需求會增多。相信下半年的外貿增長應該以“穩”為主,不會出現大的增長,但也不會出現明顯回落。
對於PMI指數持續回落的情況,馮雷表示,這釋放了一個不利信號,即對國內國際市場預期不樂觀,需要引起注意,但長遠來看,這只是局部受影響的可能性大,況且10%的目標在外貿增長中屬於較低的門檻,即使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依然可以實現。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
國際市場變化牽動中國外貿走向
趙玉敏表示,中國外貿及宏觀經濟的走勢受國際市場變化影響很大,因為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較大,外貿發展如何主要取決於外部需求的狀況,這是我國經濟模式與日本、韓國不同的一點。因此,6月的外貿形勢以及中國經濟會不會呈現觸底回升的“U”形走勢,都要看國際市場的情況。
趙玉敏指出,從目前來看,國際市場呈現出溫和恢復的態勢,狀況最糟糕的時間段已經過去,因此6月我國外貿數據應比5月趨好,如不出現較大的意外,今後的大趨勢也是越來越好的。
趙玉敏認為,雖然6月的PMI指數有所回落,且這一數據同外貿走勢有一定的關聯,但鋻於歐洲對歐債危機已形成較為明確的解決方案,提振了市場信心,所以國際市場的總體趨勢還是會逐漸趨於穩定的。因此,中國經濟可能會在短期內出現下行,但這只是經濟復蘇的過程,總體趨勢還是比較樂觀的。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先海:
經濟低迷外貿形勢嚴峻依然
“目前世界整體經濟發展低迷,且這種局勢短期內不會改變,儘管5、6月經濟數據回暖,跟以往相比較樂觀,但實現大的增長的可能性不大。總體而言,外貿嚴峻的形勢短期難改變。”黃先海表示。
黃先海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歐美需求依然不振,新興國家市場也並未顯示出強勁增長的態勢,而據國內如浙江一些製造業企業依然反映生存困難、形勢嚴峻,整體實現10%的全年外貿目標可能性較大,但很難實現大的增長。
另外對於一些觀點認為中國的整體經濟形勢包括外貿在內目前已經見底,此後將迎來大增長的説法,黃先海表示並不認同。他認為目前經濟發展還遠遠沒有達到拐點的程度,外貿嚴峻的形勢短期內也很難改變。黃先海強調,總體而言,“保持穩定”是下半年外貿走勢的關鍵詞。
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戰略研究部副主任張莉:
借機調整實現較大增長依然可期
“5月外貿顯示東部增速企穩,中西部增長動能也很強勁,所以中國外貿潛力還是很大的。如果後期外需穩定,相信外貿保持穩定增長還是有可能的。”張莉表示。
張莉預計,中國外貿全年10%的增速目標基本可以實現,後期若世界經濟調整適當,在此基礎上再實現進一步增長亦有可能。而針對PMI指數連續下滑的現象,張莉認為,儘管有所下滑,但目前仍位於50左右,屬於適中狀態,並沒有明顯衰退,這符合當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和外貿結構的內在發展規律,屬於理性數值。
另外,張莉認為現階段是國內政府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大好時機,一方面政府要增強服務意識,加強對企業的指導,幫企業渡過難關;另一方面企業自身則應儘快提升競爭力,在産品質量、知識産權等方面提高認識,以適應未來新形勢下的國際新需求。
最後張莉表示,目前世界經濟不景氣,處於大調整時期,一些外貿數據出現下滑也是正常的,企業和政府都不必過度擔心,借這個機會適當調整,相信經濟復蘇後,中國外貿的大幅增長依然可期。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5月回暖態勢或將難以為繼
“5月份我國進出口規模增長數據雙雙達到兩位數,6月繼續維持這種回暖態勢不大可能。”魯政委判斷,6月我國進出口數據會有所回落,其中,出口增長約為8.7%,進口增長約為9.1%,貿易順差可能在200億美元左右。
魯政委進一步指出,從PMI指數來看,其回落狀況也是不樂觀的。但今年官方發佈的PMI指數對於其所反映的監測對象的變化幾乎沒有反應,至少是有所出入的。魯政委認為這一指數的變現大失水準,存在一定的不準確度。今年中國經濟在年內或將觸底回升,但明年的走向如何,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