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藝術品金融化道路陷入困境

發佈時間: 2012年06月28日 1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經濟週刊

  當“齊白石”進了交易所

  藝術品該如何金融化?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趙磊︱上海、寧波報道

  抽象的藝術品與理性的金融該如何結合併長遠發展,是一個誰也説不清楚的話題。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金融化在過熱之後無疑正深陷困境。

  除了文交所的“大躍進”外,從去年開始,藝術品基金急速擴張,國內一些金融機構、私人銀行、基金管理公司紛紛推出藝術品基金。

  上海證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沈其斌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去年藝術基金的規模比前年增加600%,預計發行70隻,結果發行255隻。實際資金到位超過50億,這麼多資金進入市場會起到拔苗助長的效果。”“藝術基金的設計必須符合藝術品價值增長的內在規律,不能總想一夜暴富,不能以炒股票的心態來投資藝術品,藝術品投資是一個中長線投資,低於5年封閉期的藝術基金都是存在很大隱憂的。”

  文交所“咎由自取”

  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副會長李新華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當前文交所暴露出來的最大問題是交易價格虛高,與真實價值嚴重脫節。”主要原因是“投資者預期將會有人花更高的價錢接盤,這就是資本市場中經典的‘博傻理論’。而且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盤子小,很容易拉高炒作,是鉅額遊資衝擊獲利的目標,牛市趨之若鶩,熊市拋之大吉。大起大落的交易動蕩,使得那些嚮往高收益神話的普通投資者損失慘痛,也使得文交所交易市場不可能持續穩定健康地維持和發展。”

  在5月上旬寧波舉辦的關於藝術品金融化的論壇上,文化部文化産業司原副司長李小磊表示,國家此次出臺的兩個文件,旨在規範藝術品市場,使其更好地繁榮發展下去,並不是反對藝術品份額化,反對的只是證券化這種形式,反對的是藝術品投機行為和一切破壞文化市場正常發展的行為。

  他毫不客氣地指出,目前文交所的亂像是“咎由自取”,“走慢點不要緊,別引起社會的混亂,別搞得和‘文化大躍進’似的。目前國內在文化産權交易證券化方面還沒有做好準備,在政策法律、市場交易、信用擔保等方面仍存在風險,需要規範。”

  文交所先要産權化

  沈其斌表示:“許多文交所的從業人員是一種短期投機心態,參與者也是一夜暴富的心理,所以文交所亂像是必然的。”他認為,文交所必須有嚴格的監管機制、完善的價值評估體系、嚴格的準入制度、科學系統的規範操作,這樣才有可能健康持續發展。

  國家版權交易中心總裁、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産業院院長彭中天,作為“文交所”概念的提出者,他認為,“文交所的合理路徑應該是第一步是産權化;第二步是資産化,只要承認了資産化就可以跟銀行抵押貸款,就可以金融化;第三步才是證券化。證券化更遙遠,但它將是未來的方向。”

  “文交所今後的發展方向應是把握理性投資和安全交易,著眼于策劃中長期盈利模式,拓展多種投資盈利渠道。”李新華認為,今後文交所核心功能仍然是藝術品交易平臺,“這可以起到加速藝術品市場流通的作用,比如,可以將徵集藝術品出租,以用於展覽、陳列、會議裝飾、專項收藏交流等,從而獲得收益,並返還給投資者。再比如,與民間收藏家合作,將優質高端的藝術品進行法定認證後集合成小型資産包,由私(公)募基金整體打包再上市,由藝術品收藏機構集資認購或單位合作認購。當資産包中的藝術品實質流通後,所獲得的資金在賦稅後連本帶利地返還給投資者。”

  鑒定和估值是最大的瓶頸

  在藝術品金融化過程中,鑒定和估值是最大的瓶頸,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藝術品金融化無論是用藝術銀行、藝術基金與信託投資,還是用藝術品按揭與抵押等方式,形成金融産品後,要在全社會流通,作為金融衍生産品,其品質的鑒定和評估就不能像拍賣行那樣,藝術品的真偽完全由買方自負,它也有別於黃金的鑒定、成色評估,因為黃金已有準確的科學測試標準。因此,具有公信力的權威鑒定和公正價值評估是最重要的配套基礎,這個配套基礎亟待完善。”李新華説。

  “要讓一個沒有規制的抽象概念(藝術品)融合一個標準和精確的概念(金融),首先要找到它們融合的平臺,或許文交所就是一個平臺,但是不論是銀行、評估機構還是基金等等角色單位參與,這裡面始終繞不過一個核心問題就是——真假甄別和價值認定。”孫雲龍説,“尤其是古董,這在中國千百年來交易的潛規則就是‘周瑜打黃蓋’,你認為是真的就是真的、你認為值就是值!因此兩者徹底的融合是比較難的。”

  沈其斌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目前中國藝術品價值評估主要體現在傳統書畫和古董古玩,而現當代藝術價值評估是空白的,但即使在傳統方面也極其混亂,評估機構和個人的誠信問題受到很大的挑戰和質疑。要突破這些關鍵在於機制設計和相關監管上把利益輸送和利益界限劃清,同時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價值評估體系。

  正戎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孫雲龍認為,在鑒定和估值方面只有國家層面可能有公信力,“所以真正規範首先是國家要制定法律,而不是著眼眼前利益,其後再是穩步逐漸擴展和操作。”

  業內已經開始嘗試。目前,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正在做藝術品價值評估系統。此外,去年底,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也在上海啟動了“文化藝術品評估體系——質押合作試點”課題項目,這是國家針對藝術品評估融資的首個試點,也是收藏藝術品質押融資在國內的首個嘗試。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文化産業研究所所長陳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希望通過試點,形成銀行、企業和評估機構三方相互依託、符合中國特色的文化藝術品評估模式,給藝術品評估體系制定一套相對科學的標準。陳將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概括為“引導、監督和推動”。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