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採訪嘉賓:趙錫軍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
孫立堅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劉勝軍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今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曾撰文稱,推進利率市場化條件基本具備。
6月8日,央行三年多來首度降息,同時作出重要決定:雙向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並首次對存款利率浮動“開了口子”,允許其可上浮10%。此舉被業界普遍認為是利率市場化的破冰。
既已破冰,下一步該怎麼走?本週即將開幕的陸家嘴論壇將聚焦利率市場化這一熱點話題。本報記者昨天提前採訪業內專家學者,就此熱點各抒己見。
利率市場化不等於簡單開放利率
“如果利率沒有市場化,那麼金融體系就不能真正實現市場化。”劉勝軍認為,利率本身是一個價格杠桿,而市場經濟的核心是讓價格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放開利率定價,實現利率市場化是必須的。合理的利率波動,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而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的利率非市場化措施,是為保護銀行體系,使銀行機構能夠依靠息差獲取相對穩定的利潤。時至今日,我國銀行業早已成為利潤最豐厚的行業之一,繼續堅持利率固定,不利於金融改革。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時機已成熟,適時放開利率已是必然。
但利率市場化不等於簡單放開利率。目前央行允許利率區間浮動,改變固定利率機制,引入一定的競爭機制,僅僅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開始。
孫立堅指出,利率市場化中的利率,並不限于銀行的存貸款利率。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坐標利率應是債券市場利率,一個足夠大的、完善的債券市場,可以真實反映市場的資金供需情況,而通過債券市場形成利率價格,才是真正合理的市場化的利率水平。成熟債券市場是實現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和條件。從目前來看,我國債券市場還遠未成熟。“所以,從目前的利率浮動到真正利率市場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利率市場化將加劇銀行業競爭
“以前銀行間有競爭,但不是靠利率,而是靠別的一些手段。今後利率市場化,競爭就會更直接更激烈,因為各家銀行機構都可以在一定範圍內上下浮動利率了。”趙錫軍坦言,利率市場化將加劇銀行業競爭,考驗銀行競爭能力。
當前存款利率邁開市場化腳步,只是考驗的一個方面,銀行還要面對貸款、運用資金能力等多方面的競爭,最後考驗的是銀行綜合存貸管理能力和競爭能力。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各家銀行的能力差別也會越來越大,接下來銀行破産不可避免會發生。這在美國等成熟市場比較常見。有關資料顯示,僅2009年美國就有200多家銀行破産。
對企業的考驗,同樣來自市場競爭的加劇。趙錫軍指出,市場經濟的原則是優勝劣汰,優質企業會得到更多資源,弱勢企業則被淘汰出局。因此,在利率市場化後,做得好的企業將會更受銀行業支持,弱勢企業會排在較後的位置,銀行會自動選擇給自身帶來更多回報的企業。國企民企的界限,在利率市場化下也會變得模糊,最終只有優質和不優質企業之分。
孫立堅也認同這一觀點,對好企業來講,可能會享受到更低的貸款利率。銀行是專業化的投資團隊,長期跟企業打交道,知道企業的業務有無競爭力。對於那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或業務不成熟的企業,銀行可以通過利率市場化的杠桿來控制風險,倒逼企業完善經營。
配套制度的完善須跟進
金融市場任何一項機制改革,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是趨勢,但也不是單純的利率機制改革,很多配套制度的完善都必須跟上腳步。
趙錫軍指出,利率市場化實行以後,銀行業的競爭將更為激烈,無序競爭、惡性競爭都有可能發生,監管的難度將加大。而市場條件下,如何規範價格完全浮動的市場主體的行為,對監管部門來説是一個較大挑戰。關於配套改革,趙錫軍認為,一方面為避免惡性競爭,相應監管制度要跟上,努力維持一個良好的市場秩序,儘量避免企業客戶、消費者與銀行發生糾紛;另一方面,對廣大弱勢企業、居民而言,要有一個相對完善的金融服務安排。
完善監管是其一,更重要的配套改革是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孫立堅特別強調,利率市場化後的利率高低,不能由銀行説了算,要由成熟的債券市場來確定。但目前我國的債券市場規模太小,而且還處於一個割裂的狀態,銀行間債市、交易所債市尚未統一。與此同時,在行政審批上,不同種類債券也有不同歸屬,市場被人為割裂。而市場不統一,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債券市場做大規模,也就無法通過資金市場的供需和對風險的判斷,提供一個相對合理的利率水平。
對於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議,劉勝軍認為,當前由於五大商業銀行佔有的市場份額過高,銀行差異化服務太少。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同時,還需要通過鼓勵金融創新,一定程度放鬆管制等,促使銀行間競爭的更加公平。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更加健康的金融行業的生態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