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證監會:正探討長期資金入市稅收減免措施

發佈時間: 2012年06月22日 08: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證監會網站

  今日晚間,證監會網站解答近期投資者關注的問題。稱為使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將積極培育包括養老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目前,證監會正在與有關部門探討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稅收減免等方面的措施。以下為證監會解答50問全文:

  1、資本市場如何在推動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發揮作用,會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答:資本市場作為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對於引導社會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資本市場在推動國家經濟轉型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過程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過去30年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新興産業——計算機、通訊、互聯網和生物制藥,都是通過資本市場發現和推動成長起來的,未來中國經濟轉型成功需要有一個強大資本市場的支撐和推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也使我國資本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我國經濟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市場化都處於快速推進時期。這既為資本市場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對證券期貨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資本市場非常年輕,存在著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同時也充滿旺盛生機,擁有著最廣闊的前景。

  同時,中國的股市在反映實體經濟方面確實存在許多脫節現象,但是從中長期過程來看,二者的走勢基本一致,否則不能解釋為什麼我們在20年時間裏,能夠建立起規模名列世界前茅的股票、債券和期貨市場。

  作為一個後發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國的資本市場不夠完善。最突出的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市場波動劇烈,過去幾年尤為突出,以上證指數年末收盤價為例,2006年上漲130%,2007年上漲97%,2008年下跌65%,2009年反彈約80%,最近兩年市場又明顯下跌;二是市場結構不能體現優質優價,許多時候恰恰相反,這意味著資源配置效率被嚴重損害,國家、社會和投資者利益都受到不利影響。這些問題將通過資本市場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去解決,使得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互動更為健康順暢。

  2、如何看待政府調低經濟增長的目標值至7%?

  答:“十二五”規劃確定年均增速7%,降低了政策預期目標,為的是能夠統籌兼顧更多方面。國際上絕大多數經濟學家都不會懷疑,中國仍將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體之一。

  過去三十多年,我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但速度不等於一切,結構、效益、環保、安全也同樣重要。從全局來看,我國存在加快産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經濟適度減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實施宏觀調控的結果,有利於持續健康發展。

  3、有人説中國經濟發展對外依存度偏高,外向型經濟體受到外圍市場需求影響大,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答:一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通常用進出口貿易總額/GDP和經常貿易差額/GDP來衡量,2011年進出口貿易總額/GDP(按12個月均匯率計算)為50%,經常項目差額/GDP為2.8%,分別比2006年65%和2007年10.1%峰值有所下降。匯率和GDP核算方面的差異導致了所謂的對外依存度數值較高,達50%以上,實際上中國不會比美國和日本更依賴外部經濟。

  總體來看,我國經濟是典型的大國經濟,有著巨大的內需市場,國際環境的影響其實不如想像的那麼大。儘管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使得國內很多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凸顯出來,但都可以通過發展來逐步解決。

  4、如何正確看待上證指數“十年股指歸零”的説法?

  答:2011年底上證綜指數值確實和十年前一樣了,大致在2200點左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十年無收益。理由在於:

  第一,股指是時點數也即存量,收益是區間數也即流量,不具可比性。上證綜指從1991年創立以來,大幅波動,如果選擇在最高點,就增長了612倍,這並不意味著對應時段裏買了股票的人收益達到那麼多倍。

  第二,上證指數的成分和權重期間有很大調整。如採用絕對可比口徑計算,過去十年股指累計漲幅為28%,年均漲幅為25%;加上分紅等因素,指數投資收益率為40%,年化投資收益率為34%。

  第三,由於指數的不可比性,相同指數水平反映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完全不同。2001年6月平均市盈率接近60倍,而2011年12月只有約13倍。至於現金分紅收益,那就更無法相比,現在的總量比十年前增加12倍。

  5、我國證券市場近些年的改革發展成績巨大,國際上都得到了普遍認可,但是國內投資者卻沒有得到很滿意的回報,問題的根本性原因何在?

  答:我國股市近幾年的波動幅度確實很大,大漲之後又大落,就最近兩年來看,由於持續下跌,投資者虧損面較大,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普遍沒有賺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複雜,最根本性的原因是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結構還不夠合理,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市場約束機制不強,市場運行的體制和機制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目前市場各方密切關注的發行體制改革、上市公司分紅和退市制度的完善,以及建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等都非常關鍵。市場存在的“新股熱”、新股發行“三高”、“惡炒小盤股”等現象都與上述制度安排和監管操作方面的問題有關,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對此,監管部門高度重視,正在積極研究解決辦法。

  6、中國作為一個高儲蓄率國家,為什麼企業覺得融資難,居民又覺得投資機會少呢?

  答:作為高儲蓄率國家,我國總體上並不存在資金短缺,但存在嚴重的結構不匹配、不適應的現象。

  一方面,居民、機構和企業都覺得欠缺滿意的金融投資渠道,銀行存款超過80萬億元,很少有能夠跑贏通脹的理財産品。

  另一方面,許多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研發項目、創新型企業和創業者個人得不到及時充足的資金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大型績優公司股票價格比平均水平低了約40%。

  這説明,目前的融資結構不夠平衡,資本市場機制還很不健全,資金需求方和供給方還沒有找到有效的對接機制和渠道,這也是下一步資本市場改革要逐步解決的問題。

  7、中國金融體系結構失衡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直接融資內部結構失衡表現在哪些方面?金融體系結構失衡有何危害?

  答:中國金融體系結構的失衡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直接融資比例遠低於間接融資,金融機構資産規模銀行業為92%,保險業和證券基金業只佔8%左右,金融風險過度集中于銀行體系;直接融資中企業信用債券市場發展遠滯後於股票市場發展,未對企業形成預算硬約束;股票市場一級市場估值高於二級市場,藍籌股估值遠低於績差股,“優質不優價”。上述情況一直未得到顯著改觀,制約了金融體系化解金融風險和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功能的發揮。

  就直接融資自身而言,結構也很不合理。股票債券比例失調,公司類信用債的餘額不到股票市值的四分之一。債券市場仍以國債、金融債等利率産品為主,公司類信用債券佔全部債券存量的五分之一。在公司類信用債券中,交易所市場嚴重滯後,銀行間市場託管規模佔比為97%,兩個市場尚未完全實現互聯互通。

  金融結構失衡的危害主要體現在:過度依賴信貸的金融體系存在內部脆弱性,一定環境下會形成系統性風險;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必然不足,對“三農”、科技創新型企業、文化創意企業的金融服務遠遠不足,民間資金多投資難而中小企業多融資難的矛盾非常突出,這從一個側面説明經濟生活中存在比較嚴重的金融壓抑現象。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1—2012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的綜合競爭力排名第26位,金融市場發展水平排名第48位,金融服務便利程度居第60位。

  金融體系的結構失衡是潛在的風險因素,也是我國金融市場不成熟的表現,造成了資源配置低效,制約了金融體系的功能發揮,妨礙了市場的穩健運行,應當引起社會各方的重視。

  8、直接融資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答:直接融資是以股票和債券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種融資機制。實體經濟是基礎,是根本,“百業興,金融興;百業穩,金融穩”。同時,資本市場作為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對於引導社會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歷經20多年風雨,我國已建立起一個市值排名全球第三的股票市場,一個餘額居世界第五的債券市場,還有一個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貨市場。直接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有力推動著發展方式轉變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但是我國直接融資仍嚴重滯後於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間接融資佔比還是太高,銀行在全部金融機構的資産佔比超過了90%,集中了過多風險于銀行。很多企業,特別是創新創業型企業,早期條件很難從銀行獲得資金支持。因此,需要不斷提高直接融資的規模和比重,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為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國務院不久前作出決定,要支持小微企業上市融資,創業板、場外市場和私募債券都需要加快步伐。

  9、中國股市如何培育和吸引一些有較好成長前景的企業?

  答:資本市場因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特點,比較容易組織動員資源從事創新創業活動,天然具有推動高科技和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優勢。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資本市場在推動國家經濟轉型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過程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過去30年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新興産業——計算機、通訊、互聯網和生物制藥,都是通過資本市場發現和推動成長起來的。美國資本市場與高科技的緊密結合,支撐了其科技持續領先。國際上諸多有識之士認為,歐洲高科技産業落後於美國,並非由於歐洲科技發明的落後,而是由於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的落後。

  在下一步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中,場外市場、櫃臺交易、私募股權等市場的架構設計,要重點考慮知識和技術創新型企業、現代農業企業、小型微型企業的特徵,做出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切實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彈性和包容能力,使不同特點的創新型企業都能得到資本市場的支持,以更好地推動科技潛力轉化為現實生産力。這是中國未來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