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實體經濟下行:今夏或十年來首次無電荒

發佈時間: 2012年06月20日 11: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企業家

  用電總量低位運行佐證經濟減速預期,速度適度回落有助經濟結構調整

  從2003年開始,一輪輪的“拉閘限電”席捲著全國,但今年局面或將改觀。

  專家指出,作為經濟景氣程度的風向標和晴雨錶,今年用電總量始終低位運行,佐證了經濟減速的預期。“但經濟增長速度適度回落,並不是壞事。”

  電力消費持續低迷

  國家能源局6月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至5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增幅回落6.2個百分點,為2009年12月以來錄得的最低累計增速。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巡視員魯俊嶺表示,用電整體回落主要體現在二産、工業用電增幅回落,體現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電力需求的放緩也致使今年電力缺口明顯減少。魯俊嶺表示,預計今年高峰時段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在1800萬左右,將明顯低於往年。

  從電力協會數據顯示,今年用電量明顯下滑,特別是用電量比較大的冶金、機械等。

  用電量持續低位運行,讓電力企業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寒冷。

  2012年發電企業依舊沒有擺脫虧損的桎梏,“但今年發電廠虧損,跟以往不同。”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高級分析師宋亮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虧損,主要是煤價市場化,而電價政府指導,造成煤炭價格上漲部分無法通過上調電價消化,企業出現虧損。

  “而今年電力虧損,更多是由於下游電力需求不足,電廠不能夠飽和發電,從而出現電力運營成本相對較高的現象。”宋亮分析表示,“今夏不會出現電荒。”

  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看來,今年發電廠虧損較往年要少,原因有三。“首先今年電廠虧損主要還是由於電煤價格過高,但今年的形勢明顯好于往年,今年煤價比往年溫和了許多;其次,2011年國家提高了電價,這對緩解電企虧損起到積極作用;此外,今年的用電量明顯下降,電力消費市場低迷,造成發電量受限。”

  “這三個因素都將有利地避免今年電荒的出現。”林伯強表示,“用電量下降,對防止電荒出現是有利的。”

  重慶松藻電力公司安穩電廠的兩台機組如今只有一台在運行,而這一台的發電量也只是以往的70%左右。電廠工作人員周梅告訴記者,“因為用電量有限,加上今年水力豐富,所以用不著火力發那麼多的電。”

  經濟下行是主因

  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今年一季度GDP同比上漲8.1%。雖然這個數字仍在8%之上,但這個數字略低於各機構、各學者的普遍預測,相比去年第四季度的8.9%低了0.8個百分點,同時更是連續五個季度增幅下降。

  國務院參事姚景源表示,中國經濟連續五個季度在下行,不但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率在下行,在經濟增長當中佔據半壁江山的工業的增長速度也在逐季回落。

  統計顯示,2011年一季度,工業生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比上年三、四季度分別加快0.9個和1.1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只有11.6%。“同時,具體的産品産量也出現了下行。”姚景源表示,宏觀經濟看産品産量,最重要的要看發電量,“因為生産多少産品,就需要耗費多少電,而發電量就是等於用電量。”

  據了解,2011年12月份,全國平均每天日發電量是130億千瓦時,今年1月份、2月份兩個月,降到120億千瓦時。短短的兩三個月時間,日發電量降了10億千瓦時。“這説明經濟增長速度在回落。”姚景源如是説。

  “一些重要的原材料産品,比如鋼鐵,去年出鋼産量在高峰的時候,每天日産是200萬噸,但是到了今年一二月份只有188萬噸。水泥下降的幅度更大,去年12月份的時候,中國水泥的日産量一天565萬噸,今年一二兩個月360萬噸。”姚景源表示。

  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從大的趨勢來看,經濟處在一個下行的週期。這個下行的週期一方面是外在客觀的一些因素,一方面是調結構的結果,“這是必須付出的一個代價。”

  “現在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是在下行,但不是壞事。”姚景源稱,從2005年開始,我國每年定的經濟增長速度的目標都是8%。事實上,這麼多年沒有一年增長速度低於9%,2007年是14%。“實際上這麼多年來,中國經濟還是偏快,甚至偏熱。這種偏快、偏熱就導致我國一再貽誤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時機,顯然增長速度的適度回落有助於我國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