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資本密集,樓價高企的溫州,強烈感應到了樓市調控的陣痛,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讓帶來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6月14日,本報記者從溫州市國土資源局獲悉,6月過半,溫州市區土地依舊沒有成交,據本報記者統計,這已是溫州市區連續7個半月市區土地零成交。
這就意味著溫州市區近7個月的財政等各類收入中沒有一分錢來自土地出讓金,事實上,土地市場的冷淡的背後是當地房地産市場的萎靡。
據溫州市房地産信息網信息公佈:5月份溫州全市商品房住宅僅成交3.84萬平方米,同比4月份商品房住宅成交6.13萬平方米減少比例高達63%。
不僅是溫州,土地市場的不濟已在浙江全省蔓延,杭州網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浙江全省土地出讓成交總額為139.235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達83.56%。
土地財政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之一,然而,地方政府卻情緒“穩定”,“儘管開放商希望土地出讓價降低一些,但地方政府卻有自己規律,不願意降低底價,雙方也在拉鋸。” 浙江工業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虞曉芬對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隨著6月份各地房地産有回暖的跡象,如果回暖的勢頭能保持,土地市場或有望轉勢,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或有所回升。
溫州半年土地出讓金不及2010年一塊土地收入
誰也沒有想到,富甲一方的溫州人竟然對本地的炙手可熱的土地出讓無動於衷。
據本報調查發現,溫州市區從2011年11月開始,其土地交易市場便無一宗土地成交,在之後的12月,2012年的1月、2月、3月、4月、5月,直至6月14日仍然沒有一宗土地成交。
這就意味著連續7個半月,溫州市區居然無一處土地出讓成功,即使縱觀溫州全市,即便在已經成交的土地,價格亦上不去。
溫州泰和房産的數據顯示,2012年1-4月份,溫州全市土地成交情況為,1月份全市土地成交額14294萬元,溢價率僅為0.08%;2月份全市土地成交額為53758萬元,溢價率為14%;3月份全市土地成交額為56551萬元,溢價率為1.7%;4月份全市土地成交額為1078萬元,溢價率為0。
本報記者計算出1-4月份溫州累計土地出讓最終成交面積為180375平方米,成交金額為11億,然
而,這個近半年帶來的11億元收入似乎不及2010年一塊地的價格。
2010年11月29日,溫州原溫州師範學院操場地塊拍出了一幅地王,彼時,該塊土地起拍價就達到19.5億元,開發商們每輪超過1億元的報價,讓現場的人驚詫,成為全國新“地王”,總價達到37.02億。
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出讓收入降低的同時是當地財政收入的降低。
5月24日溫州工商聯和溫州銀行界一場協議簽署會上,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表示,今年溫州財政收入呈現負增長。
溫州官方的數據顯示,1-4月,溫州財政收入分別完成67.7億元、50.7億元、29.0億元、37.3億元。1月同比增長3.7%、二月收窄至0.5%、進入3月4月直接負增長為:-3.7%、-2.2%。
事實上,在過去,若溫州當地實業相對艱難,擅長民間資本運作的溫州人自然把錢調轉到股市、樓市,而如今卻不敢投入樓市,再有錢的溫州人也止步樓市調控政策之前。
不僅是溫州:地方政府仍暫不願意降低地塊出讓價格?
國家統計局5月18日發佈的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與4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3個,其中,溫州降幅達12.3%,降幅最大。浙江的金華、寧波、杭州共計四個城市入跌幅榜。而杭州和寧波則排在全國跌幅榜的第2、3位。
這或顯示,溫州的遭遇不是獨例,相比去年一季度,杭州、寧波和溫州三座城市,土地成交金額分別下降了74.03%、83.97%、79.63%。
縱觀浙江全省,杭州網統計了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浙江省11個地市的土地市場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一季度,浙江省共出讓土地321宗,面積589.245萬平米,折合成可建面積1205萬方,比去年同期下降超過60%。
而土地成交總額為139.235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達83.56%,亦呈現了大幅度下降現狀。
與此同時,除了台州、衢州之外,浙江其他9個地市的流拍率均高於去年同期,且出讓的大部分地塊是以底價成交,其中杭州、湖州底價成交率超過了90%,寧波超過80%。
即使在北京,根據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統計,2012年5月份北京市土地市場中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均為零成交。
然而,即使面對如此大量的流拍,地方政府似乎也暫不願意將土地出讓底價降低。本報記者統計發現,1到6月份的住宅用地的土地出讓底價基本維持同一水準。
虞曉芬表示:“土地市場目前低迷,跟政府出讓底價下不來,開發商預期價格匹配不上也有因素,例如杭州的住宅用地,開發商希望更便宜一點,政府則怕影響已經出讓的土地,所以雙方也在拉鋸。”
顯然,面對如此慘澹的土地出讓市場,溫州、杭州等浙江當地政府似乎在焦慮和“堅持”中徘徊,而最近房地産市場似乎在復蘇讓不少地方政府看到了“希望”。
虞曉芬亦認為,地方政府心理,應該來講是急於想啟動土地市場,城市建設大量資金主要依賴於土地收益。
或許,對於地方政府而言,正在等待合適的時機,這一切似乎也取決於未來的房産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