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中石油首度引入民營企業資本 放行誠意遭質疑

發佈時間: 2012年06月01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對於民營資本而言,如同銅墻鐵壁版的石油壟斷産業看似迎來了一縷光亮,但這縷光亮能否稱為曙光似乎還尚難定論。

  5月30日,資産規模堪比國際石油大鱷的中石油宣佈,由其主導的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項目將引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全國社保基金”)、城市基礎設施産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産業基金”)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鋼集團”)為項目股東。

  根據合作框架協議,西氣東輸三線工程總投資1160億元,各參與方將成立合資公司,註冊資本625億元。其中,中石油擬出資325億元,持股比例52%,全國社保基金、産業基金、寶鋼集團各出資100億元,持股比例均為16%。

  而除此以外,中石油還稱將把國內外涉及上中下游的國內外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成品油銷售等逾100個項目向民營企業開放。

  但與中石油的“好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活躍在國內石油化工領域的民營企業並未表現出與之對稱的反應。對於絕大多數依靠國有石油巨頭“邊角料”存活至今的民營石油企業來説,通往壟斷堅冰背後的陽關大道仍遙遠。

  “中石油這個舉動的本質並不是真要破除對市場的壟斷,而是應景之作。”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對記者説。

  民間資本遭“圍剿”

  對於把持著國內絕大部分資源和市場的中石油而言,選擇將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作為對民營資本放行的突破口似乎並未能喚起民營企業的熱情。

  而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在中石油為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招募的三大股東中,其資本屬性與結構以及投資動機似乎也同樣饒有意味。

  中石油新聞稿中指出,“代表全民資本的全國社保基金和代表民間資本的産業基金是享受同等條件、同等待遇的,各民間資本均可通過産業基金的平臺進入中石油等能源基礎設施領域。”

  對於全國社保基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部長馮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負責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戰略儲備,該基金的資本屬性則並不能代表全民資本。

  “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主要還是出於對資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考慮。”馮飛説。

  事實上,除全國社保基金外,被稱之為“代表民間資本”的産業基金幕後也同樣存有國資主導的影子。

  本報記者了解到,産業基金於今年3月12日正式啟動,其發起者則是挂靠于中華全國商業聯合會旗下的城市基礎設施商會。該基金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將重點關注石油燃氣管網等能源領域的投資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首期認繳的25億元中,中石油作為出資人的身份則位列其中。

  “工程投資超千億的金額本來就大,即便表面上拿出來招商,但中石油作為主導者的控制地位仍然十分明顯,參與的民企還是只能吃"邊角料"。”一名民企負責人説。

  而對於該工程的另一大招募股東,寶鋼集團參與中石油的千億項目則無疑更具國資聯手的代表性。

  “寶鋼作為中國最大的鋼鐵公司,它與中石油達成戰略同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寶鋼是中石油管道用鋼的主要提供商。”上述人士説。

  “整體來説,這個千億工程中民企到底能分得多少利益現在還很難説,利益大頭仍然掌控在國資手中。”上述人士説,“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進步。”

  放行誠意遭質疑

  民間資本參與鐵路、能源、金融等關鍵領域時,中石油表示,除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引進民企參與後還將把國內外涉及上中下游環節的超過100個項目向民營企業開放。

  但對於中石油這一計劃的含金量,望眼欲穿的民營企業至今仍未尋獲方向,而對於中石油對外宣稱的超過100個開放項目的具體詳情至今似乎也未有成文。

  中石油思想政治部新聞宣傳處的李生儒坦承,事實上,在中石油2011年的會議中就已經提出將有100多個項目對民企開放,但對於項

  中石油首度引入民間資本備受關注,但對於長期與其進行資源、市場雙重博弈的民營企業來説,中石油對民營資本的接納仍然僅停留于紙面。

  在各大部委相繼推進鼓勵引導

  目的具體名稱及詳細情況,李生儒則未能提供。

  本報記者先後聯絡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及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兩大國內民營油企商會組織,也未獲得中石油與民企就項目合作展開前期接觸以及談判的信息。

  “在石油商會剛成立時有一次合作的談判,後來再沒有過進行項目合作的接觸。”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副秘書長林淩對本報記者説。

  事實上,除了100多個項目至今仍停留于紙面之餘,壟斷巨頭中石油對民間資本放行的誠意則同樣遭到民企的質疑。

  “中石油拿出來的項目都是動輒百億、千億的大工程,民營企業的規模不足以參與這種大項目,中石油如果真有誠意放開市場,就應從放開原油和汽柴油的進口權開始。”趙友山對本報記者説。

  本報記者獲悉,目前,商務部正在考慮有限度地放開民企進口成品油的資質門檻,選擇一批滿足條件的民營企業,允許其進口適量的汽柴油,使其獲得與國有石油公司同等的市場地位。

  但這一原本有望在6月出臺的政策卻正陷博弈之中,“一直都還沒批,中石油和中石化對國家石油政策的影響太大了。”

責任編輯:高士佳

熱詞: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