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郭樹清: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發佈時間: 2012年05月16日 20: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證監會網站

  5月16日,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際證監會組織第37屆年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演講,就資本市場開放路徑、可兌換實現程度評估、開放路徑利弊,以及前景展望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郭樹清指出,30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走過了一條特殊的道路,其主要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始終把引進外商直接投資放在最主要的地位;引進外資有效支持國有企業改組改造;香港等地區成為資本雙向流動的橋梁和屏障;證券市場通過漸進迂迴方式實現了高度開放,等等。這條開放路徑在總體上適應了國際經濟的發展潮流,符合中國國情,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郭樹清説,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具有高度重視“綠地投資”、堅持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有效建立“防火墻”機制、從涉外經濟部門開始、先易後難逐步擴大等優點,使得中國經濟金融保持了健康平穩發展的態勢。但是,我們的不足之處在於資本和金融市場體系發展不平衡,市場運行效率和金融監管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如何兼顧安全性與便利性、穩定性與靈活性,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必須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郭樹清説,多年來,中國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工具可兌換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從事實出發進行考察,初步評估結果是:中國資本項目中事實上可兌換的有16個子項,基本可兌換的有17個子項,部分可兌換的有7個子項,沒有完全不可兌換的項目,資本項目開放水平大大高於IMF等相關機構的評估結果。

  郭樹清強調,資本項目可兌換沒有絕對的、一成不變的標準,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必鬚根據各自對外資開放的具體路徑和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應當十分審慎地對待所謂“完全自由可兌換”,這個概念所描述的狀態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在任何國家,資本項目可兌換都不意味著完全放棄管控措施。特別是當國家經濟和金融部門受到跨境資本流動衝擊、發生嚴重的國際收支失衡時,也確需採取必要的臨時性管制措施。這一點,在此次金融危機後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國際金融體系的重構必須將此作為重要的基本原則,同時及早修正過去的錯誤理念。

  郭樹清指出,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對於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産業結構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階段各方面的條件也非常有利。要按照准確定位、權衡利弊、控制風險、抓住重點、注重實質的思路,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以此推動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在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目前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兩項,一是按照名實相符的原則,開正門,“暗翻明”,清理有關的法律文件;二是向國際社會澄清相關原則的適用差異,説明中國大陸與港澳臺的特殊緊密聯絡,逐項評估資本帳戶真實情況,儘快達成新的共識。人民幣成為完全可兌換貨幣,不僅有利於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勢必會為國際金融體系重建和世界經濟秩序改善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