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歸根結底,各地鬧血荒的根源就在於“制度性貧血”。當無償獻血制度遭遇具有公益性特徵卻又充滿營利性衝動的採供血制度,整個機制陷入運轉不靈幾乎是不難預見的結果。
近日,媒體集中報道昆明遭遇十年來最嚴重血荒的問題,使這一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再度引起公眾關注。
在我看來,無論是昆明還是其他地方,鬧血荒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血慌”。目前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臨床使用的血漿供應基本依賴於老百姓無償獻血。但正如調查顯示,那些不想獻血的人最擔心的是傳染疾病。這雖屬無稽之談,卻具有深厚的大眾心理基礎。血液固然可能傳播疾病,然而通過正規渠道獻血卻不必有這種擔心。
鬧血荒還源自人們對現行採供血制度的困惑。這邊是無償獻血,那邊患者卻是有償使用,這難免讓人心理不平衡。從現實情況來看,人們住院用血並不免費——即便具有無償使用條件者,也需花費不少精力辦理相關手續。儘管當地血液中心工作人員稱,用血本身其實是免費的,醫院收取的只是生産過程中耗費的成本。姑且不論這一説法是否成立,這至少證明相關部門在這上面的宣傳做得非常不夠。更何況,由於有醫保或其他醫療保障,許多人不用獻血,臨床一樣可以免費用血,這也讓無償獻血者感到頗不公平。
此外,受現行採供血制度所限,一般情況下醫療機構無權自採供血,其臨床用血必須由指定血站供應。這就是説,電視上經常出現的病人情況危急、親屬挽起手腕獻血的這一幕,在現實中其實是很難發生的。幾年前,就在昆明市東川區第一人民醫院,婦産科醫生盧新華為挽救危重病人生命進行了緊急獻血,這一義舉卻讓醫院因非法採供血而受到嚴厲處罰。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響和爭論。相關報道也提到,由於昆明鬧血荒,有位等待做手術的病患的親戚朋友只好就近到獻血車獻血,然後經血液中心調撥到醫院。
由於實行屬地管理,一個地方要從另一地方調劑血漿,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採供血制度的運作和管理手段缺乏靈活性,讓各醫療機構面對血荒時更加捉襟見肘。
歸根結底,各地鬧血荒的根源就在於“制度性貧血”。病患缺血做不了手術,制度造血功能不足也會令採血運作乏力,呈現疲態。當無償獻血制度遭遇具有公益性特徵卻又充滿營利性衝動的採供血制度,整個機制陷入運轉不靈幾乎是不難預見的結果。當初國家為了確保血液安全,在各地設立了具有排他性的公益性衛生機構——血站及相關運作機制。倘若不嚴加監管,有些血站在利益的誘惑下,恐怕會搖身變成具有排他性的營利機構。
應對血荒不僅要加大無償獻血宣傳,更重要的是對症下藥,恢復和提高相關制度的造血功能。在這問題上,恐怕要在無償獻血、公益性採供血以及是否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等問題上作出思考與選擇。據了解,在實行自願無償獻血制度的國家和地區,幾乎都面臨血荒困擾,一些國家採取補償獻血者、規定官員&&獻血等對策,相對較好地解決了供血問題。因此,參考那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們在採供血制度的改進完善上是有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