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心手相牽 快樂成長——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者服務行動 >

將志願服務進行到底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3日 16: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優秀志願者徐本禹

       我願做一滴水
       我知道我很微小
       當愛的陽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時候
       我願毫不保留地反射給別人
                                                                                                                                      ------徐本禹

       徐本禹,男,漢族,1982年04月生,山東聊城人,中共黨員,十七大代表。現為共青團湖北省委學校部副部長兼湖北省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副主任。

       徐本禹出生於山東聊城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1999年,徐本禹考入華中農業大學。在大學裏,徐本禹是一個被許多好心人關心和幫助的一個人,別人幫助他的時候,他沒有忘記那些好心人們,沒有忘記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大學四年,徐本禹利用自己的獎學金和生活補助一共資助了5名學生。

       2001年12月份的一個星期六,徐本禹象往常一樣去漢口做家教。在做家教的過程中,徐本禹在《中國少年報》上看到《當陽光灑進山洞……》這篇文章時,被深深地打動了。2002年暑假,徐本禹帶著華中農業大學的4名大學生志願者來到了報紙所述的狗吊岩岩洞小學。到達狗吊岩的當天晚上,行李還沒有整理好,徐本禹就去了岩洞小學。當徐本禹走進岩洞時,他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岩洞裏的教室僅僅是用兩堵一人多高的墻隔開的,中間是過道,南邊是一四年級複式班,北邊是六年級,一四年級的黑板是用兩根棍子搭在岩洞上,然後在棍子上搭了一塊木板作黑板。由於岩洞的上方沒有隔開,在一邊上課,在另一邊可以很清楚地聽到。學校條件如此,學生的狀況更不容樂觀,他們不會唱國歌,也聽不懂普通話,學習成績更是很差。

       結束暑期支教返回母校後,當地的學生和老師經常給徐本禹寫信,讓徐本禹的心再次飛到那邊。有一位叫郭加勇的學生寫道:“徐大哥,我真的太想你啦!我每夜都夢見你。在夢裏,你在教我們解答難題,帶我們爬山玩水,教我們唱歌、做遊戲,但每次剛夢到好玩的時候就醒了,點燈一看卻不見你,只有我一個人坐在床上,這時我流下了眼淚。”

       正是有了暑假23天的支教經歷,徐本禹決定畢業後要再次來到狗吊岩,去幫助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用知識來回報社會上的好心人們!

       2003年7月,帶著對大學生活的眷戀和不捨,徐本禹放棄讀公費研究生的機會,隻身一人自費來到岩洞小學當了一名支教老師。在狗吊岩,生活是十分艱苦的,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由於天天要吃玉米飯、酸湯和辣椒,徐本禹很不適應當地的生活,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胃病,身體也漸漸消瘦下來。由於一直在蠟燭、煤油燈下面看書,徐本禹原來450度的眼睛比以前更近視了,看東西更加模糊了。由於孤獨寂寞,徐本禹曾兩次睡夢中醒來,淚水已經打濕了枕巾。
       在狗吊岩,徐本禹一週要上六天課,一天上課時間達到了8個小時。徐本禹負責五年級一個班,除了教語文、數學外還要教英語、體育、音樂等。由於信息閉塞,學生不了解外面的任何東西,學生寫一篇200多字的文章有20幾個錯別字是很正常的現象。

       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徐本禹用募捐來的3000多冊圖書建立了一個圖書館,讓學生借書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徐本禹總是中午匆匆忙忙吃點飯就來到教室給學生上課,有時候忙的時候就不回去吃飯。餓的時候就到學校不遠處的小賣部買當地“最高檔”的餅乾,一元錢一袋,一袋就撐一個下午。晚上為了批改作業,徐本禹常常忙到深夜12點多,而早晨5、6點鐘又要起床。

       2004年7月,徐本禹來到了條件更加艱苦的大方縣大水鄉大石小學支教。由於大石小學處在大山之間,很閉塞。徐本禹支教的故事被媒體報道以後,很多好心人要求資助貧困學生並捐款、捐物。平時除了給學生上課以外,為了整理貧困學生資料和好心人捐助的善款和物品,徐本禹幾乎天天行走在大石小學到大水鄉的山間小路上,一天要走上一個來回,有28里路。當徐本禹感到特別累的時候,他就想如果能讓他不走這30里的山路,而讓他好好地睡一覺就是一種享受了。
看到大水鄉很多家庭貧困的學生都得到了資助,徐本禹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2005年9月,徐本禹結束貴州支教返回華中農業大學讀研究生。在讀研期間,徐本禹一直從事著他所鍾愛的助學事業,並和志同道合的大學生一起成立了紅杜鵑愛心社。從2003年至今,徐本禹和紅杜鵑愛心社先後為貴州近20所中小學建立了圖書室,為貴州培訓了90余名鄉村教師;先後接受社會好心人士捐款100多萬元,接受學習用品、衣物等物資捐贈折合人民幣500余萬元。通過徐本禹的牽線搭橋,共有8所希望小學(校舍)得到了修建,共有3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來到大水鄉進行暑期志願服務,有50多人在大水鄉中小學進行長期支教。徐本禹的母校華中農業大學還和當地簽訂了校地友好合作協議,每年都會派專家學者前往貴州進行種植養殖技術、園林規劃等方面的指導

       2007年1月,徐本禹再次踏上了志願服務的征程。這一次,他是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到國外去服務。2006年年底,共青團山東省委招募志願者赴津巴布韋進行志願服務一年。徐本禹報了名,並成為15名志願者當中的一員。

       來到津巴布韋以後,徐本禹和隊友郝東智被安排在管理培訓局進行漢語教學。由於所上的課都是三個星期的短期班,考慮到學生平時都要上班,沒有時間溫習,徐本禹就把需要講授的內容設計成對話的形式,而且對話的內容都是平時經常用到的,比如:換錢,買東西,旅遊,自我介紹,打電話等等。而且在內容設計上,儘量讓學過的單詞重復出現,加深他們的記憶。上課期間,徐本禹還有意識告訴他們一些關於中國的文化,讓他們聽一些中文歌曲。為了便於他們復習,徐本禹還親自把所教的內容做成音頻資料,讓學生課外自學用。有時,徐本禹還設計一些小的主題,讓學生親自來表演。

       漸漸地,知道徐本禹在管理培訓局教授中文的人越來越多。後來,津巴布韋最有名的皇冠酒店、象山酒店和王國酒店把徐本禹和隊友請過去,讓他們為他們酒店的員工進行中文培訓。

       2007年4月,徐本禹在津巴布韋幫一位中國小孩輔導中文。週末,為了便於輔導,徐本禹住在了他的家裏。第二周的星期一,徐本禹從他家裏回到了管理培訓局。剛回來的時候,徐本禹發現身上有不少紅點,而且還有一些癢。當時沒有在意,徐本禹懷疑可能是粉刺或者是被蚊子咬的,用不了幾天紅點就會下去的。過了兩天,身上的紅點不但沒有退去,反而變得更大了,而且開始出現局部面積的紅腫,紅腫的面積有大棗那麼大,而且時不時地會有痛感。

       後來,徐本禹發現是芒果蠅的幼蟲鑽進了皮膚裏,肩膀上、腰上、大腿上都有,徐本禹和隊友一起數了數,一共十六個!當時徐本禹一下子就慌了,因為徐本禹的隊友武冰冰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雖然只有兩個芒果蠅的幼蟲鑽進了皮膚裏,但還是起了巴掌大的包,而且還出現了皮膚壞死的現象。由於津巴布韋的艾滋病發病率比較高,徐本禹擔心醫院的醫療器械不衛生,就不敢去醫院把蟲子從皮膚裏搞出來。於是,徐本禹就讓隊友郝東智一一把蟲子從皮膚裏擠出來。由於很疼,徐本禹受不了的時候就咬著木板,把十六個蟲子擠出來花了四個小時的時間。一直到現在,身上還落著十六個疤痕。

       在津巴布韋,艾滋病發病率高,交通和通信不便,治安和生活條件差,徐本禹克服了這些困難,為當地培訓了100多名學員,獲得了當地的好評。

       2008年,四川發生“5?6?112”特大地震後,徐本禹先後3次來到綿陽,看望那裏的志願者,為他們加油鼓勁。2008年8月,徐本禹成為了一名北京奧運會的志願者。2009年10月,徐本禹將以志願者的身份服務於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 從2009年10月至今,徐本禹擔任(或兼任)湖北省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副主任,成為了一名志願者背後的志願者。

       從開始做志願者到現在已經有10年多時間了,漸漸地,志願服務成了徐本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徐本禹説,他要把志願服務進行到底,一輩子做志願者!

       徐本禹先後被授予湖北省優秀共産黨員、湖北省道德模範、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國十大傑出志願者、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質獎章、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時代人物”、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荊楚人物、“山東省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資訊
  • 志願
  • 志願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