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2010安利(中國)愛心評選頒獎典禮專題報道 >

150名貧困中小學生的世博體驗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7日 11: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7月8日,安利“愛心手牽手”世博會青少年體驗營裏來自全國26個省、市、區的150位中小學生結束了為期4天的上海世博之旅。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第一次走出家鄉、第一次坐上飛機。在上海,在世博園,他們留下的是串串笑聲,帶走的則是美好回憶。離別時,大家依依不捨,也許從此天各一方,大家再無相逢的可能。但無論歡笑或淚水,150份充滿童真的希望卻在短短四天內被放飛,夢想被點燃。甘肅榆中南陽小學五年級的張棟説:“看完世博,我真正意識到中國的偉大,回去後我要告訴同學們,做中國人真驕傲。”

  一次難得的體驗

  世博會青少年體驗營裏的150名小營員大部分屬於農村留守兒童和隨農民工父母進城的流動兒童,均為過去幾年裏“安利愛心手牽手”關愛兒童大行動的受助孩子。他們之中有來自“陽光計劃”幫助的全國24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有來自研究生西部支教項目“彩虹計劃”的兒童,有安利希望小學的代表,甚至有青海玉樹災區的藏族孩子。對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如果沒有這次體驗營活動,那麼上海世博會只能是夢中的一個名詞。來自青海省玉樹縣直門達小學的卓瑪求措説:“聽説我要來上海,同學們可羨慕了。出門前,奶奶叮囑我要好好珍惜這次機會。”

  7月4日晚的開營儀式別開生面,趣味盎然。來自活動主辦方的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鄧小冬、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秘書長助理郭曉,以及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副總裁黃聖文等嘉賓出席了儀式。鄧小冬在歡迎辭中表示,希望各位小朋友能夠通過4天精彩紛呈的活動開拓視野、汲取知識,結識朋友、締結友誼,通過園區慰問活動和志願者結對觀博活動,體會志願精神、學會感恩社會,從活動中收穫快樂,感悟美好。黃聖文表示,希望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夏令營,讓這些青少年城市新移民,以及從未見過大城市的農村孩子、災區孩子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城市生活。

  美國館裏被雷聲嚇得大叫

  來自江蘇宿遷市的朱海濤是安利江蘇分公司在江蘇各地舉辦的“留守兒童快樂家園”活動中選拔出來的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朱海濤是這150個小營員中,為數不多曾來過上海的。朱海濤的父母都在上海德州路賣菜,他則在老家與爺爺奶奶生活。今年5月,奶奶去世,只剩下80多歲的爺爺。問起13歲的小海濤,將來怎麼辦?他説:“我能照顧好自己和爺爺。”

  在朱海濤兩次在上海生活的經歷中,一次是五六歲的時候在上海生活了半年左右,另一次則是去年春節在上海過了寒假。父母每天都要忙於生計,所以他對上海的印象更多是關於弄堂裏的那一小塊天地。走進世博園,他非常驚訝于居然如此之大。他説,這和我印象裏的上海完全是兩回事。

  一路上,朱海濤都在用他那個數碼相機拍照。他告訴記者,相機是堂哥借給他的,回家後他要按照相片給親戚、同學們做次上海世博園的小導遊。“我是我們學校第一個來參觀上海世博會的,大家都很羨慕我,都等著我回去給他們講故事呢。”

  不過,朱海濤最後悔的是在美國館裏的照片拍少了。“我們在美國館裏看電影,可逼真了,據工作人員講,這種電影叫4D電影。”正在懊惱無法用相機記錄如此效果逼真的電影時,突然電影中出現電閃雷鳴、傾盆大雨的鏡頭,讓小海濤頓時大叫起來。“我當時真的以為是打雷了,可把我嚇到了。”

  四天的世博夏令營結束,朱海濤説:“光靠那個相機,回家後很難向同學們講解清楚。各個場館裏有很多高科技的東西,必須親身體驗才會明白其中的奇妙。”

  帶傷坐輪椅也要圓世博夢

  13歲新疆女孩哈尼夏,是哈薩克族,從她美麗的笑容中,根本看不出,她是名腦偏癱患者。在她小的時候,父母為了給她治病,花光了所有積蓄,哈尼夏的生命被保住了,但留下嚴重的後遺症,身體協調性差,左半身不聽使喚,左手幾乎不能用,走路都經常會摔得鼻青臉腫。但哈尼夏堅強勇敢地和病痛鬥爭,如今能歌善舞的她還曾多次被評為“文藝之星”、“優秀主持人”、“學習明星”。

  成為“安利愛心手牽手世博會青少年體驗營”的成員,並來上海看世博會,這讓哈尼夏十分興奮。她想穿上哈薩克族的民族服裝來上海,在世博園裏留下漂亮的照片。在和爸爸去城裏借服裝的路上,卻不小心把腿給燙傷了。因為主辦方建議,如果營員身體有傷的話,並不建議前往世博園。為了一圓自己的世博夢,哈尼夏對帶隊老師隱瞞了傷情,隨團隊一起來到上海。不過,旅途的勞累,加上對氣候的不適應,導致她的傷情更加嚴重,傷口感染化膿,不得不連夜去瑞金醫院挂急診。從新疆陪同她來到上海的安利志願者杜鵑岐陪伴著她,始終不離左右。“為了幫助她圓世博夢,志願者們借了輪椅,又多派了人手,一直陪著她。”

  “今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世博會裏有太多有趣的東西了。”哈尼夏告訴記者。在育樂灣,她體驗了一把當雜誌主編的感覺,穿上小西裝,坐在電腦前,選自己喜歡的圖片和文字,做成一本“畫報”。哈尼夏曾在作文裏寫下自己的理想———“長大了當一名合格的教師”,所以她略帶遺憾地告訴記者:“可惜這裡沒有老師的職業體驗。”

  學會感恩受助者助人

  劉洋是唯一來自大連的小營員,目前就讀辛寨子中心小學五年級二班,是該班的班長,也是安利公司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合作的關注城市農民工子弟“陽光計劃”的受益者。在劉洋和弟弟很小的時候,就隨父母一起來到大連打工,一家人租住在一個小平房裏面。生活的重擔讓小劉洋知道了自己的職責:做一名優秀的學生,用成績來回報辛勞的父母。

  “我是班裏第一個看世博的人。”小班長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劉洋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去大連以外的地方,第一次坐飛機,一切都感到特別新鮮。“多虧上海的叔叔阿姨,要不然以我家的境況根本看不到令人渴望的世博園。”

  世博園裏很多場館的高科技展示讓劉洋大開眼界,“在這裡,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夢想。”劉洋説,“現在有那麼多好心人來幫助我開闊眼界、樹立夢想,等將來我長大了,學業有成了,一定也要幫助那時的貧困小朋友。”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社會和好心人給予的每一次幫助發自內心地感謝。在體驗營中受到教益的並不僅是劉洋,而是150名全體小營員。

  為了讓這些沐浴在社會關愛中的孩子將他們所承載的愛傳遞下去,為了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栽下一顆志願服務的種子,活動主辦方還在這個體驗營中設計了一個特別的環節:7月5日中午,全體營員分成近10支隊伍,向所遇到的園區“小白菜”(世博會志願者的昵稱)贈送防暑“三寶”:仁丹、清涼油、風油精。

  記者跟隨古麗蘇尼?阿布力孜和她的新疆小夥伴們尋找著園區裏的“小白菜”。這位來自遙遠的新疆烏恰縣的柯爾克孜族小姑娘除了帶上防暑“三寶”外,還準備了很多彩色絲帶,並在絲帶上寫滿了祝福的話語。每次在路上看到志願者,古麗蘇尼就送上防暑三寶並將絲帶係在志願者的手腕上,表達她對志願者辛苦服務的感謝。長期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幫助的孩子們,也欣喜地體會了志願者精神的延續以及施與受的轉化。

  支教師生成世博姐妹

  在世博園裏,上海世博志願者趙蕓和來自雲南的小營員馬入梅抱在一起,馬入梅一口一個姐姐,叫得好不親熱,趙蕓抽空向身邊的其他志願者“抱怨”:“一年前,我是她的老師,現在卻成了姐妹,輩分亂了。”

  趙蕓和馬入梅的情誼緣於安利公司長期支持的“上海青年志願者赴滇扶貧接力計劃”。原來,2009年8月,有著第十二批赴滇志願者與2010上海世博會赴滇宣講志願者雙重身份的趙蕓踏上了志願服務的征程。在雲南紅河州開遠第三中學,她成了169班馬入梅的老師。

  2009年9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及2010上海世博會倒計時,身為紅河分隊隊長,趙蕓率領隊友組織各類有意義的活動。以支教隊服務的學校開遠第三中學為陣營,組織新入校的7年級學生代表“學跳海寶舞、學唱世博志願者歌曲”。趙蕓和馬入梅的師生友誼在活動中迅速升溫。

  馬入梅家境非常貧困,性格也很內向。趙蕓在“學跳海寶舞、學唱世博志願者歌曲”的過程中,教她如何表現出“海寶”的自信、快樂,馬入梅最終通過對“海寶舞”的詮釋,變得開朗、樂觀。記得一次排練過程中,馬入梅見志願者老師汗流滿面,主動遞上了一張紙巾,紙巾雖很薄,但情誼卻很濃厚。

  “聽老師們説,我就覺得,世博會真神奇啊,那時候就想,要是能來上海看看世博會到底是什麼樣的就好了。”但在馬入梅看來,這只是做做夢而已。自己家每月收入不超過1500元,光是供兩姐妹讀書就很吃力,更別提讓家人破費讓她來上海了。不過,馬入梅對世博會的關心卻從來沒有淡漠過。今年4月30日,已經回到上海的趙蕓突然接到馬入梅發來的手機訊息:姐姐是否在世博現場?有沒有去世博開幕式?當時,“安利愛心手牽手世博會青少年體驗營”正在全國各地通過各種方式遴選品學兼優的孩子,趙蕓將這個對世博會魂牽夢縈的孩子的信息向團市委彙報後,很快得到團市委的支持,馬入梅幸運地成為世博會體驗營的一員。趙蕓也為她感到興奮、高興。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