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乞討排行榜,傷害城市的人文風景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0日 1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軌公總隊徐家匯站治安派出所官方微博“軌交警花”發佈一個乞討排行榜。據軌交警方統計,自2008年以來,在進綜合執法工作站次數的排行榜上,22歲的何某以309次位居第一。他來自遼寧,暫住在火車站附近,文盲,腳上有殘疾。88歲、來自安徽鳳陽的陳老太以302次暫列第二。排名第三的是甘肅定西人包某,1987年出生的他與老婆張某一個吹笛一個賣唱,共同乞討。

  發動乘客微信舉報乞丐,發佈乞討排行榜,這是一個頗有“創意”的治乞術,無異於將乞丐“五花大綁”地示眾,讓所謂的文明人盡情噴吐道德口水,或者形成聯防之勢,圍堵乞丐,使乞丐無法在地鐵上出現。這是對乞丐的雙重羞辱,一個是精神層面,一個是行動層面。

  每個人都有尊嚴,乞丐也不例外,不能因為他們在地鐵上乞討,就對其示眾,如此行為缺乏執法理性和人文關懷。當然,執法部門有責任維護公共安全和保障公共秩序,但不等於就有權傷害弱勢群體。我們看到,位列乞討排行榜前三位的既有傷殘人士也有年至耄耋的老人,他們需要關懷,需要尊重,甚至還需要制度救濟,乞討也許是他們維持生存的不得已手段,即便他們所寄居的城市不向他們伸出援手,也不應該把他們踹開或推出去。

  無論賣藝還是乞討,都是公民的權利,哪怕繁華如美國華盛頓、紐約這樣的城市,也有乞討賣藝人員。一個人選擇乞討或賣藝,必有苦衷,當他們讓渡尊嚴換得生存時,何需對他們再步步逼迫?中國人歷來有扶危濟困的良善傳統,作為執法人員,更應該體恤弱者,通過體恤弱者激發人們一起關注和幫助弱者。而號召人們舉報乞丐並對乞丐示眾,就容易激活人們內心的惡,如果羞辱式執法氾濫,客觀上會抑制市民的寬容度,會對普通民眾産生惡劣的暗示,城市的溫情就會大大降低,這樣的城市就不是一座開放的、自信的和健康的城市。

  判斷一個城市的文明指數、寬容指數和善良指數,可以找到許多載體,比如對待乞討賣藝人員的態度。誠然,一座城市再美倫美奐,如果沒有乞丐的生存空間,也不值得尊敬;一座城市再發達,如果缺乏基本的人情味兒與包容度,也會顯得侏儒。對待乞丐、流浪漢這些邊緣化群體,往往更能看出一座城市的品質。

  當然,面對乞丐群體中對社會秩序確實造成危害的現象,也不能束手無策、放任不管,只是任何措施都必須以遵守國家法律、符合公平原則、尊重管理對象的權利為前提。首先,重點打擊組織、唆使流浪乞討的“幕後人”,依法嚴懲詐騙、脅迫兒童乞討者。這樣的重點選擇無疑是恰當的策略。針對具體人的具體違法行為,通過具體的司法過程進行打擊,符合法治原則,也能夠對遏制惡乞等不良現象有一定作用。其次,以政府名義發出對市民的公開信,鼓勵市民不向健全、壯年乞丐施捨,以斷“乞討致富”者的財路,也鼓勵真正需要救助者走進救助站。這種號召雖然有違于我們一向鼓勵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但在治理、減少乞丐的各種辦法中,應該算是比較合理的一種。第三,通過政策將確實沒有勞動能力的乞丐保護起來,保障個人生活,充分體現社會的溫暖與人文關懷。對他們要給予及時有效的幫助和照顧,不讓他們無端承受來自社會上部分人的歧視。

  一言以蔽之,一個文明而自信的城市不會拒絕乞丐,一個溫情而有人情味兒的執法者不會羞辱乞丐,一個有著基本是非標準而善良的人不會敵視乞丐。如何心懷溫情、以人為本地治理乞丐問題,是社會發展面臨的一道重要考題。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
  • 乞討
  • 乞丐
  • 城管
  • 人文風景
  •